庐剧原名“倒七戏” ,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安徽,庐剧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又称西路)以六安为中心,形成了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带有大别山山区特色的“山腔” 。现年78岁的武克英生长在六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传承人。60余年间,她一直相伴庐剧左右,见证了庐剧在安徽跌宕起伏的发展史。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她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古老的庐剧迎来了重新焕发风采的春天。 ”

一出《妈妈》动京城

武克英15岁进入皖西庐剧团(2010年改制为皖西演艺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专攻文武花旦。凭借出色的艺术表演天赋,她很快便在剧团中站稳了脚跟。1957年,庐剧版《红楼梦》与观众见面,武克英饰林黛玉一角,通过优美婉转的唱腔、精准得当的情绪把握,透过肢体语言、眼力传神,她将林黛玉这一角色塑造得恰到好处。武克英自此名声大振,在剧坛上崭露头角。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皖西庐剧在安徽风靡一时,武克英经历了庐剧的繁盛时刻。她主演《江姐》 《刘胡兰》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现代戏和传统剧,塑造了江姐、刘胡兰、祝英台、白素贞等众多个性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那时候几乎天天演出,剧团在市区的演出总是场场爆满,也曾连续3个多月送戏下乡100多场。 ”武克英回忆说。但“文革”让安徽文艺界陷入瘫痪,剧团被叫停,古装戏服被看做“四旧” ,全部被烧毁,庐剧的发展一度停滞。

安徽文艺界的拨乱反正让庐剧再次迎来春天。1980年,庐剧《红楼梦》再登六安舞台,那时武克英已年近四十。“当时越剧电影《红楼梦》已经是一票难求,我们剧团在演出前还在担心会不会有人来听庐剧版的。 ”武克英当时很忐忑。但随后皖西庐剧团连演40余场,场场座无虚席,这是武克英与剧团都没料想到的。

此时的皖西剧团已经不再仅仅排演传统剧目了,他们积极编排现代戏,深入老区,从百姓中间发掘素材,捕获创作的灵感。庐剧《妈妈》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妈妈》一剧取材于金寨县大别山老区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山区姑娘贺冬兰收养红军将领的遗孤,认其作私生子,不惜放弃爱情婚姻,流浪他乡,并在关键时刻用身体挡住子弹,牺牲生命保护孩子的故事。武克英就在剧中饰演“妈妈”贺冬兰。该剧一经展演便收获了各方好评。据剧团的同事回忆,某次剧团带《妈妈》回金寨“娘家”探亲演出,三场演出的戏票,仅几个小时便售完。每场演出结束后都是掌声雷动,大家涌着泪上台,争着与“妈妈”武克英握手。1982年, 《妈妈》作为党的十二大献礼剧目赴京演出,也让京城观众了解了“妈妈”贺冬兰可歌可泣的故事,体验了庐剧这一剧种的魅力。北京评论家赞扬武克英为“两度《红楼》闻八皖,一出《妈妈》动京城” 。

谈及戏剧表演艺术的要领,武克英认为戏剧表演的外在基本功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对剧中角色情绪的表达。她说:“演贺冬兰这一角色时,我把自己放入那个18岁山区姑娘的位置。当她被恶霸势力欺压时,她向往解放、自由,红军的到来给她带来了希望。想到这些,我就热血奔腾。 ”“演员要有生活的积累,才能努力拉近自己与人物的距离。对这一表演技巧的领悟,我还要感谢谢晋导演的指导! ”武克英激动地说。“演员在台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调子,都要在角色之中,都要有戏,保持在角色的情绪中” ,这是谢晋给武克英的点拨。简单的几句话却给武克英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为她打开了一扇门。

庐剧作为地方剧种,多为方言演唱,且唱腔独特,能从低八度唱到高八度,“我曾经也对怎样才能唱得更准、唱得更美而苦恼,高音区我也不太擅长” ,但是安徽演唱家沈非伊的“方子”医好了武克英这一“病症” 。“庐剧演唱要用到真声、假声和小嗓子,高音可以用假声,真假声结合好很重要。 ”在一位位老师的指点下,武克英在庐剧表演的道路上步步深入。

退休不“退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的升温,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选择更加多样化。客观时代因素的冲击,使得庐剧不似以往那样受人瞩目。

但是,市场的变化并未影响武克英。她退休后,依然活跃在文化站、农村文化乐园、大中小学还有老年大学中。武克英说:“我在农村有教学点,我到文化站去,群众对庐剧非常喜爱。在那里我带着我们庐剧学会的人跟他们在一起唱,教他们唱,给他们排小节目。每年要去很多次,还跟他们在一起组织春节晚会。 ”每当面对喜欢庐剧的人,武克英似乎都有用不完的精力,她曾带领自己的“老年天团”参赛,凭借他们自己编排的剧目斩获奖项。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难将心思集中到庐剧的学习、表演上来。 ”武克英叹息道。皖西演艺传媒集团新招收的一批舞蹈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他们有着优秀的身体素质,但庐剧的演唱还要求演员在唱腔与真假声的变换上能精准把握,学员们在这方面稍显弱势。武克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请缨来培训这批学员。

“戏曲进校园”在安徽省各地市的推进,给青少年一代认识、体验戏剧艺术提供了平台,也让武克英看到了推动庐剧传承的可能。她给学生们讲庐剧的形成与发展史,分析庐剧的生存状况。“让小孩子们了解庐剧历史是次要的,最主要得会唱,那才能代代传承。 ”武克英说。

武克英的心思很简单——把庐剧传承下去。虽年近八十,武克英仍活跃于演出一线,她参演大型庐剧现代戏《信义人家》 《美丽村官》 ,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两个剧目均获得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为了推动庐剧研究的深化,她和一些离退休庐剧艺术家一起组织、推动成立了皖西庐剧艺术研究学会;以往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庐剧发展的需要,她便组织艺术家录音制作磁带,出版剧目的曲谱,供戏迷们学习。这位将一生倾注于庐剧的艺术家,用行动履行着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记者/孟祥宁 实习生/张世瑾)

(摘自 《中国艺术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