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俗称“倒七戏”,流行在以合肥为中心的皖西至皖东一带,是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剧种。近年,这门独特的地方戏曲艺术可谓是喜事连连:2004年,大型庐剧《李清照》创作演出大获成功;2005年,庐剧《李清照》和《新白蛇传》赴香港演出广受好评;今年,庐剧又以其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跻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辉煌”令人振奋,但现实却又让人深思:庐剧的生存现状怎样?庐剧演员的待遇如何?咱合肥人为何很难在剧场里听一回庐剧呢?
庐剧团仅剩两家
安徽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剧作家侯露女士创作过大量戏曲剧本,对庐剧有着很深的感情。据她介绍,安徽的戏曲文化有过非常繁荣的时期。建国后,安徽省曾拥有27个剧种,可现在,存在的剧种已不到10个了;“文革”前,我省光庐剧团就有34个,分布于滁县、巢湖、芜湖、六安地区等约30多个市县,而如今,除合肥市庐剧院和皖西庐剧团还在努力维持,其他的都已不复存在或名存实亡了。说起庐剧的过去和现在,侯露很是惋惜:“庐剧过去有丁玉兰、武克英、李道周、鲍志远四大名旦,现在有什么?戏曲没有自己的当家花旦,这是一种悲哀。”大型庐剧《李清照》借用黄梅戏演员来担当女主角,是艺术互通?是人才匮乏?
行业呈现人才断层
“建国以来,50多年了,我们院只招过4次生。”合肥市庐剧院院长朱庆栋对笔者说。据悉,该院首批演员是由旧社会戏班的著名艺人和地方文工团的新文艺工作者们组成,新老艺术人才同台献艺,效果非凡,曾演出轰动省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合肥市庐剧院于上世纪60年代初、上世纪70年代初和1993年分别招收了3批新学员,对此,朱院长说:“演员的培养是个艰巨而漫长的工程,新学员必须要学习5年才能毕业,业务上的成熟则要花更多时间去修炼。因此,在我们这个行当,10年才能出一批人才。”目前,该院青年演员相对居多,老演员多已退休,而那些正处于成熟期、本应“挑大梁”的中年演员很多早已改行,人才流失严重。
文化和市场如何挂钩
侯露坦言:“现在我们的戏曲存在着‘三少一弱’的现象,庐剧也是如此。”所谓的“三少一弱”,即青年演员少、男演员少、尖子演员少,整个青年演员队伍素质薄弱。“上世纪80年代末起至今,戏曲演员都是只拿基本工资的60%,剧团要去自己寻找市场、创造效益,有的甚至还学习企业‘减员增效’。这种效仿是不对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或许‘减员’就能‘增效’,可是文化不同,戏曲艺术就是靠人来支撑的,演员少了,文化还如何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戏曲演员为生存不得不另谋他路。对此,朱院长有着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庐剧是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合肥地方文化之一,政府应该在搞好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多给予庐剧一定的扶持,培养好演员、保护好剧目,把这种好的文化发扬光大。
没有一个演戏的地方
“庐剧安身立命的地方在哪里?我们的戏要怎么来演给观众看?”侯露和朱院长都表示,庐剧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演出场地问题。近日,由剧作家侯露创作的介绍合肥名人的4台小戏排演完毕,却因为没有场地而不能公演。朱院长遗憾地说:“我们的经费一直很紧张,租不起外面的剧场,如果能有一个自己的小剧场,就能经常给喜欢庐剧的老百姓献上好看的戏曲了。”(秦鸣)
(摘自 《合肥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