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前后,地处黄河下游的博兴县,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农民生活艰难困苦。阎坊、纯化、龙居一带,以艺谋生的人渐增,他们学会了当地流行的杂曲小调和"打坐腔",四处流浪以艺乞食。1880-1890年间,较有影响的艺人张保光、张祥、王道平、张贵兰和刘銮峰兄弟三人,用琴书曲调演唱小节目,在节目的情节和唱词上逐步修改,使之接近戏剧化。当时,这种演唱形式,艺人们称之谓上装扬琴。上妆琴书,(或化妆扬琴)是有琴书演化来的。当初因演带有驴子的戏《王小赶脚》,也被称为驴戏。从形式看,它与当地流行的跑驴跑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是分不开的。驴戏起源于博兴、广饶,后在胶东广为流传。随着吕戏剧目的丰富,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扬琴戏、捋戏、迷戏、蹦蹦戏,都是指的这个剧种。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它很快成为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山东主要地方戏曲之一。当时只有两个吕剧专业团体:山东省吕剧团和济南市吕剧团。省吕剧团是解放后组建的新型专业艺术团体。济南市吕剧团是有鲁声琴剧团改称的。它的前身是解放前长期活动在济南商埠一代的化妆扬琴──艺和班。1952年元旦,在博兴县城举行了全县吕剧大汇演。是年冬,省文化局文化科科长李笃臣率郎咸芬等百余文艺工作者专程到博兴县阎坊一带,历时百余天,挖掘出众多传统剧目。1953年,张明然、张玉升等人组织了"鲁兴吕剧团"。1956年,鲁“兴吕剧团”转为国营职业剧团,更名“博兴吕剧团”。
到五十年代末,山东省已有近三十个吕剧专业团体先后成立。不仅山东省内,就连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南方的江苏省、以及西北的新疆等地,也建起了吕剧专业团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