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执着于吕剧艺术,主演的《李二嫂改嫁》曾风靡大江南北;她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年深入基层一线为军民演出;她曾获荣誉无数,晚年仍躬身示范,经常与青年后生交流心得体会……她叫郎咸芬,吕剧表演艺术家,吕剧事业发展的标杆式人物。6月18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上,郎咸芬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2017年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

艺术脚步从未迟缓

郎咸芬1935年生于山东省潍坊市,1951年考入潍坊市文工团,之后调入山东省吕剧团。1954年举办的“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郎咸芬主演的《李二嫂改嫁》获表演一等奖;1957年《李二嫂改嫁》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获当年全国“百花奖”。凭借剧中质朴无华的表演风格,她蜚声大江南北,赢得了社会声誉和群众的喜爱。迄今为止,吕剧《李二嫂改嫁》已在全国演出超5000场,全国很多地方留下过“李二嫂”的身影。

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郎咸芬从未终止和放慢艺术的脚步。几十年来,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继续对“李二嫂”这个人物形象进行研究、深化与完善,使之日臻完美。同时,她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塑造了众多熠熠生辉、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为拓展吕剧艺术的表现题材,她扮演了形形色色不同类型、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人物形象。她身扎大靠,手舞大刀,演出威风凛凛的《穆桂英》;在改编自郭沫若的剧作《蔡文姬》中,她塑造了一位才华横溢、气质如兰的汉代女诗人形象;在《梨花狱》中她塑造了女皇武则天;在传统戏《逼婚记》中她饰演了富有正义感的皇姨……

多年来,她的艺术才能更多地体现在现代戏的人物塑造方面。在《朝阳沟》中她扮演热情的栓保娘;在《丰收之后》中,她塑造了心胸广阔、高瞻远瞩的书记赵五婶;在《沂河两岸》中,她扮演的沂蒙山区老妇救会长梁向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虚心向生活与群众学习

熟悉郎咸芬的戏曲专业人士评价她:郎咸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深入生活中,继承发扬吕剧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表演质朴无华,注重从生活从人物个性和特定的环境出发,把深切的内心体验与完美准确的程式体现相结合,形成了真实质朴、富有激情的表演风格。她的演唱深沉含蓄、情浓韵醇,充分运用声宏量大、穿透力强的嗓音特点,委婉多变,声情并茂。而她最令人感动与钦佩的是常年坚持向群众学习,通过深入生活体味角色性格。

早在1952年,郎咸芬被调入山东省吕剧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不久,即接到出演《李二嫂改嫁》的任务。对于年仅17岁、从小在城镇长大的郎咸芬来说,这项任务非常具有挑战性。

“当时自己连麦苗韭菜也分不清,什么叫打场、什么叫上鞋,一概不懂。”朗咸芬回忆道,第一次彩排演出后,编剧看了直摇头,说她演得不像农村妇女,更不像个寡妇。郎咸芬在表演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农村生活的经历。于是,组织安排她和剧组到博兴县闫家坊村体验生活,这一待就是3个多月。村干部特地找到村里的一个寡妇刘大嫂和郎咸芬同吃同住同劳动。隆冬腊月里,郎咸芬每天早起帮刘大嫂扫院子、挑水、拉风箱。渐渐地,刘大嫂与郎咸芬亲近起来,给她讲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我这才理解了寡妇受封建思想影响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找到了李二嫂的影子。”

“《李二嫂改嫁》的成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必须深入生活才能贴近人物,体会到人物的心情啊。”郎咸芬说。

培养后备人才不遗余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郎咸芬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吕剧事业接班人上。她躬身示范,亲自辅导,多次为青年演员举办表演讲座,把自己半生实践的表演心得,演唱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人。

郎咸芬说,自己最关心的是吕剧的未来发展和新人的培养。多年来,她始终坚持“人才带动观众,有了人才才会有观众”这一信念,培养了许多优秀中青年演员。如今,郎咸芬的很多徒弟已经成为全省各剧院团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很好地继承了吕剧历来演出的优秀剧目,还陆续排演了《石龙湾》《画龙点睛》《补天》等在国内广受赞誉的新戏,多位演员也因成绩优秀而先后荣获梅花奖、白玉兰奖、文华表演奖等荣誉。

郎咸芬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回顾我这一生,没有党的培养,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与厚爱,就没有我郎咸芬的今天。作为老演员,我现在想的只有4个字:感恩、回报。吕剧是来自民间的艺术,老百姓尤其是农民朋友太喜欢了。只要我活着,我就要唱下去。我要为老百姓唱一辈子。”

“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这是郎咸芬保持艺术青春的活力之源。她对培育新人孜孜不倦,总是毫不保留地把艺术传授给年轻一代,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吕剧艺术传承人。”山东省吕剧院院长蒋庆鹏表示,地方戏曲振兴,离不开老一辈艺术家的传帮带。希望老一辈艺术家以振兴地方戏曲为己任,继续发挥余热,不遗余力地培养新人,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后继人才、传承人物,让地方戏曲代代相传、兴盛繁荣。

《李二嫂改嫁》剧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