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广北平原上的广饶县花官乡封家村,演唱吕剧历史悠久。就该村戏班唱腔变化而言,大致经历了扬琴调的老顶板、中眼开口唱的四平腔和新吕剧三个时期。

打渔张引黄灌溉之前,这里土地盐碱严重,生产的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旧社会,旱、涝、风、虫灾害频频发生,好年景老百姓也是半年糠菜半年粮,每遇荒年,秋收完了多数人家便外出逃荒要饭。为了多求施舍,演唱小曲小调成了乞讨者的“法宝”,演唱的人越来越多,谚云:“穷言杂语不发家,年景不好用着它”。也学会了流行的凤阳歌(扬琴调)。封家村最有代表性的有两个:封平山和张可法。封平山,一手打洋琴,一手打双碟伴奏,自打自唱,技艺娴熟;张可法,手操琴、脚打板,配合默契。他们演唱《鸿鸾禧》、《王小赶脚》、《三贤》等角色少的剧目和小曲小调。开春后,将一冬的积蓄换成一头小毛驴回家种地,村里人煞是眼红,纷纷效仿,秋收之后,两仨人一组,三五人一伙外出演唱,白天无场子就沿街乞讨,晚上坐场演出。以唱为主,分角色演唱,稍有动作表演,既是演唱者,也是伴奏者,唱腔为顶板开口的扬琴调(俗称老顶板)。这样,学唱会唱的越来越多,出现了打扬琴、拉坠琴的能手。

1927年收成较好,多数人家能在家维持生活。冬天,村里办小戏(扬琴调)、旱船闹灯节。找演唱世家封维典教封洪喜、封松山、封立孔传统戏《烧窑》、《蓝桥记》、《唐儿卖干草》等三个剧目的唱词和动作,唱腔用扬琴调老顶板,封维邦操坠琴为主弦,封来庆京胡为配弦,封维典之母(高渡娘家)鼓板伴奏。春节后化装连演三场,颇受观众喜爱。周围村庄及碑寺村“牛顺居”、“成家居”和北户张村“益盛堂”都请去演出,轰动了广饶与博兴县边缘的村庄。之后,封立孔与李楼村演员多次搭班外出演出,学会了十多个剧目。1957年冬,封立孔传授了《烧窑》、《卷帘(楼台会)》、《度林英》等传统剧目。

1944年5月,碑寺、梯门、东齐、张刘店、周家楼日伪据点拔除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取得了“反蚕食”的胜利,各村掀起了大生产运动并获得了好收成。这年冬天,为庆贺“反蚕食”的胜利和配合大参军运动,广北县五区区委号召根据地各村开展春节文娱活动。封家小剧团遂告成立,封立信请来芬李村闫长凤老师,用了十个晚上的时间,教授了《三贤》、《鸿鸾禧》、《三打》、《刘伶醉酒》、《洞宾戏牡丹》、《站花墙》、《双生赶船》、《白蛇传》、《小关西》、《看瓜园》十个剧目的唱词唱腔。区干部送来了抗日内容的演唱材料。戏班排演了部分现代戏。扬琴调唱腔,不是老顶板,而是中眼开口的四平腔。演员封立信、封立端、封立清、封洪臣、封洪泉、张九连、封金松、封象坤、封来宾捐献大豆换成钱购买布料,女红能手刘秀针为首制做了传统戏服装和道具。因资金不足和时刻准备“反扫荡”,戏装不齐全,演出时有时向台下观众借衣服。1945年春节搭台演出了三天三晚上,正月十三日,区长刘寅初带队去芦李村演出《汉奸反正》和《青年参军全家乐》,激发五区青年踊跃参军。十五日,在闫家村召开的“五区欢送新兵入伍大会”上,演出了《青年参军全家乐》,欢送青年奔赴抗日战场。

解放战争时期,部分演员响应上级“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参军杀敌,未参军的演员踊跃支前,抬担架、救伤员、运弹药、送给养。

1951年冬,封家剧团演员还有封立端、封洪臣、封洪泉、张九连、封金松等几人,抓紧培养了封来顺、封万福、封洪嵩、封洪亭、封来成、封万盛、张九庆、封象恩、封万成等青年演员,村里出资买来布料,刘秀针为首制做了传统戏的服装、道具、头面,总算让几十个剧目都能演出。唱腔仍是中眼开口的扬琴调(老四平)。1953年山东省文化厅把扬琴戏定名为“吕剧”后,封家村戏班改名叫封家吕剧团。这年夏天,连阴雨下了三天,闫长凤老师又教了《南京店》、《双钗记》、《大借粮》等剧目。遇上别村能演但封家不会的剧目,就组织演员去看戏,分好角色“捋蔓子”,偷学。张刘村周顺庆老师传授了武戏《乱石山》,刘秀针出工出料制做了演武戏的盔、帽、绦、带。封家吕剧团曾到张刘等周围村庄和李楼乡参加文艺汇演,受到观众欢迎。期间还出现了在一个剧目中吕剧、京剧唱腔都有,如《审青杨》中的县官、刘三、杨公均唱京剧“西皮”,其他人物唱吕剧。因为,自1944年剧团的文场就没有扬琴伴奏,主弦是坠琴,次弦是京胡,叫“老裹少”,唱京剧用京胡伴奏很方便。

1955年冬,有五位演员应征入伍,有几位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剧团演员出现青黄不接,便吸收封金亭、封洪秋、封金岗等小青年参加剧团。1956年冬,剧团在西营、李鹊一带演了40多天100多场。封金亭演花旦,扮相俊美,嗓音俏丽、脆亮,优美的唱腔,洒脱的表演使广大观众如醉如痴,轰动了淄河两岸。

1957年冬,识谱艺人封洪清按照山东省地方戏曲办公室编写出版的吕剧《小姑贤》曲谱,逐字逐句教会了张桂香、张景花、封洪欣、封洪荣等女演员,从此,“李氏女调”的新吕腔流传开来。这冬,剧团培养了封来功、封金凯、张景宽、封象和、封学义等青年和在校学生封万祥、封象武、封立群等人,先后上演了《龙凤西》、《王定保借当》、《王小赶脚》、《拾玉镯》、《砸粥缸》等新编传统戏。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青壮年纷纷上矿山、下煤井,在家的大搞“大兵团作战”,“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再下手”成了现实,“放卫星”代替了文娱活动。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了糊口,人们纷纷外出乞讨。1962年春节,封家剧团人员多数乞讨聚集到了沂源县中庄公社一带,他们组织起来在中庄公社西瓜峪、绳庄、大泉等村庄进行了多场演出,既为当地增添了节日娱乐气氛,也为自己挣来了较宽裕的活命食粮。是年冬,在家的演员们经过短期学习,春节演出了《吹鼓手招亲》、《柜中缘》、《女驸马》等新编历史剧和部分传统戏。1963年春、冬两季,剧团到沂源县的中庄公社、张家坡公社、石桥公社和益都县的五井、弥河、王坟等公社村庄演出,演出剧目增加到30多个,增加了个人经济收入,提高了演员的演出水平。封立端应聘去临朐县洛庄、益都县辛店传授了传统戏,使这两个村都办起了吕剧团。这时,唱腔中出现了新旧四平腔同时存在的现象:青年演员唱“李氏女”调的新吕腔;老演员仍唱中眼开口的扬琴调。

1964年冬,开始搞面上“四清”运动。为了提高人们的阶级觉悟,封家吕剧团排演了《三世仇》。春节在本村演出后,继而被调往碑寺公社驻地演出,公社并组织大、小队干部和贫协干部前去观看。1965年正月,公社、区都组织了文艺会演,宣传计划生育的小戏《锯大缸》受到了好评。这年夏天,演员学习排演了大型现代戏《舞杆河边》,八月十五演出。自1964年开始,文艺活动列入团支部的工作议程,团支部书记封金亭既是主演,也是开展常年性文艺活动的组织者。定好剧目,分好角色,各人自学戏词,阴雨天排练,重大节日(春节、清明、五一、中秋节、十一等)定期演出和不定期演出。如有重大事件须开村民大会时,下午通知,晚上就能演出。从学习到演出全都是义务活动,不计任何报酬。期间学习演出了《红嫂》、《李二嫂改嫁》、《沂河两岸》和配合中心工作的小节目。1965年“四清”运动中,社教工作队禁演传统戏,大演现代戏,排演了《红管家》、《送猪记》、《风雷渡》、《抢伞》等现代戏和配合运动中的表演唱、快板、三句半等节目。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戏服装、道具被当作“四旧”烧掉。剧团先后移植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拔瓜园》、《一付保险带》、《白毛女》等吕剧。演员人数增加到50余人,杨玉凤、张桂英、张桂秀、张九潭、封象俊、张京奎、刘同庆、封象全、封学梅、封象云、封象春、封万梅、张景莲、张景秀、张龙泉、封立民、封万明、张九亮、封金江、张九海等一批新演员脱颖而出,他们演出认真,深受观众喜爱。刘秀针和几个会缝纫的妇女,赶制了演出工、农、兵的现代服装。剧团每年参加区、公社文艺汇演外,还被碑寺、李楼、北户、闫家、油坊等村邀去演出。1971年封振主演的《青杨寨》在花官公社文艺汇演中得到观众和领导的好评。

传统戏开禁的1978年冬,老艺人封立端、封洪泉、张九连传授了20多个传统戏剧目,培养了封象禄、封金玉、封万秋、封新花等一批新演员。大队本着“少化钱多办事”的原则,购买布料制作服装,道具。古稀之年的刘秀针再次接受任务,参照博兴县花园村“破四旧” 中幸存下来的传统戏服装,第四次为剧团制做了服装、道具,保证了1979年春节按期演出。1980年、1982年春节后,剧团去了沂水、沂源、临朐等县村镇演出各20多天。

1980年秋,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村民们除种好地外,开始外出寻找致富门路。演员们便三五成群结伴外出演唱,以解决温饱和寻求致富门路。张桂香与其父张九连、其妹张桂英及西齐琴师齐华胜去了青岛市,巧遇芬李演员牛华业等四人,一同去了贮水山(俗称大庙山)公园演出。张桂香嗓音宏亮,唱腔委婉动听,字字清晰、声声悦耳,刻画人物细腻,表演朴实认真,演出一炮打响。翌年正月初六日,张桂香父女与其弟张龙泉及剧团骨干演员封金亭、封万祥、封象禄、封万盛、齐华胜等人赶赴青岛,初八日在青岛贮水山公园开演。自此,他们连续演出八年之久,张桂香唱红了青岛贮水山,与观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张桂香等人从青岛回来之前,家乡纷纷组班建团外出演出,他们回来之后,有的去了乐安吕剧团,有的进入梨园吕剧团,有的和外村演员搭班,有的也原班人马应聘演出。秋、麦二季回家生产,其他时间常年在外,甚至春节都不回家。先后到青岛市、潍坊市、淄博市、滨州市、东营市诸县及沂水、蒙阴等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

2002年后,他们由常年演出转为春、冬两季外出,其它时间从事农业生产。遇有庆典活动时也被请去演出祝兴。2004年5月,张龙泉随梨园吕剧团被山东省文化音像出版社请去录制了吕剧影碟,影碟发行立即被抢购一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