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吕剧,曲调优美,悦耳动听,是山东人民喜爱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这朵艺苑奇葩,扎根发韧于十九世纪末鲁北乐安县(今广饶县),其创始人就是乐安县时家村人时殿元。
时殿元,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出生在贫民家庭。他自小聪明伶俐,滑稽逗人,爱说爱唱,嗓音甜美,富有演唱天才。当地人送他外号———“时鸭兰”。(鸭兰儿即生长在盐碱洼里的一种小鸟,叫声婉转清脆,深受人们的喜爱)。
清光绪年间,乐安县北部地区,土地盐碱,十年九涝,百姓们为求生计,背井离乡,逃荒要饭。时殿元那时正小,便饥肠碌碌地跟定大人四处讨饭。他们跑到河南、江苏一带,看见不少艺人,拉弦唱曲要饭。为了多求点施舍,时殿元也身带坠琴,手拿节子、竹板,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情节,边唱边乞讨。后来,时殿元与谭明伦、张兰田兄弟一起拜安徽凤阳艺人尹文昌为师,学唱“凤阳歌”,他们把这种曲艺与山东当地的说唱艺术结合起来,使“凤阳歌”渐渐演变成山东琴书。当时山东琴书又有南路、北路、东路之分,时殿元天资聪慧,精心求艺,很快成了山东琴书的北路流派同仁中的佼佼者。在长期的琴书生涯中,他们不断吸取外地一些好的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使山东琴书日臻完美。
光绪25年(1900年),时殿元、谭明伦、崔心悦等人,从京剧、五音戏的表演中受到启发,第一次将琴书中的《王小赶脚》改成了“跑驴”戏。谭明伦自小跟父亲谭立营学唱节儿调、跑旱船,也有很高的说唱和表演技能。他在后来的吕戏演唱中,号称“五顶网子全戴”。时殿元与他义结金兰,成了儿女亲家。他用竹片、纸、布(后用绸布),扎成一头驴型,驴脖子上拴一串铜铃,驴肚四周用花布围绕,直垂地面,再用彩色描画,又经时殿元巧装改制,驴的头、耳朵、眼睛、尾巴都能活动。当挂在腰间表演时,驴头的摇动,铜铃的响声,正好和着演员的脚步,进退行止,活灵活现,颇似一头活驴。时殿元在鼻眼之间抹块白灰,化妆成小三脸模样,头戴一顶毡帽,腰里系块白围裙,手执马鞭,扮作赶脚的王小儿;崔心悦便将扎好的“驴”,用带子系在腰间,头戴假套,身穿花衣,右手挽“驴”,左臂挎一个红包袱,扮作骑驴的二姑娘。二人边跑边演,边唱边舞。唱腔是以琴书中的曲调为主,根据凤阳歌一曲变化较多的特点,将琴书中的各种曲牌体脱化成板腔体,奠定了吕剧戏曲音乐的基础。时殿元独具新意,又善翻新,将原琴书中凤阳歌、垛子板、叠断桥等曲调,几经创造与发挥,初步改成了吕戏的四平、二板、慢板等唱腔。其他人则用坠琴、杨琴、三弦、笛子、鼓板等加以伴奏。这种新的演唱形式吸引了观众,每到一处人们争相围观。
时殿元等人的这一创新,使原以坐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琴书面目为之一新。“时鸭兰”的名字也越传越远,越传越响。一时间,远近琴书艺人争相拜师求艺。此种演唱形式,当时在曲艺界称之为“上妆扬琴”,当地群众说是唱“驴戏”,又叫“小戏”。又因拉坠琴时,左手上下捋(古音lü)弦,也叫“捋戏”。这便是吕剧的雏形。后来,人们觉得“驴戏”、“捋戏”字眼粗俗,再加上所演唱的剧目中,大都是爱情之类的情节,又称为“侣戏”,承其谐音,最后,雅称“吕戏”。
在十余年的“上妆扬琴”的演唱中,时殿元又汲取了五音戏、东路梆子、莱芜梆子戏等剧种精彩的表演艺术和优美的演唱曲调,以及舞台设置和演员的化妆技术,于宣统二年(1910年),时殿元组成了由七八个人参加的小戏班,取名为“同乐班”。数九寒天,时殿元就和他的徒弟们在地窨里学戏、练功。“同乐班”第一次扎台演出是在乐安县北部的辛镇村(现东营区胜利镇辛镇村),首先搬上舞台试演的剧目是《登云休妻》。为了招徕观众,给小戏班争门面,他们身着盛妆,走上大街。时殿元主演彩旦,扮演登云娘,谭明伦扮演登云妻,还有两个徒弟分别扮演王登云和小桂姐。他们边走边唱,赢得了观众的喝彩,绕村一周,引来了无数的观众。一连唱了十几天戏。
时殿元刻意求新,他们在改革演唱形式的同时,以山东琴书的曲调为基础,并吸收和揉合了河南小调、东北民歌、五音戏、柳琴戏、柳子戏、莱芜梆子、东路梆子等戏种的曲调,改进、创造了吕剧的四平调、相思调等九腔十八调,较系统地尝试吕剧各种形式的演唱。
从此,时殿元声誉雀起,扬名遐迩。他带着“同乐班”一边唱戏,一边教戏。足迹踏遍了大半个山东。所到之处,授徒无数。时殿元的家乡,被誉为吕剧之乡,人人爱看戏,个个会唱戏。仅1911年至1913年三年期间,邻近的村庄就相继建立30多个小戏班。如谭家班、大杜班、燕儿班等等。又因戏中坤角儿较多,深得广大农村妇女的喜爱,因而吕剧便有了“拴老婆橛子”,“听到吕剧戏儿,扔下纺花车儿”,“听到鸭兰儿唱,面子(玉米饼子)贴到门框上”的说法。
到民国二年(1913年),时殿元在吕剧演出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一次,“同乐班”在益都演出,时殿元在《光棍哭妻》一戏中饰丫环,偷吃供品一节表演精彩,深具功力,动作自如,恰到好处,博得观众的喝彩。仅《光棍哭妻》一晚上竟连点了三次戏,场场掌声雷动。
在戏结束时,时殿元诙谐地自加台词,唱道:“今晚三点此戏,只怕是给我撑大了肚皮。”
时殿元虽不识字,但凭着自己的艺术天才,独步一时。不但能唱戏,改戏,还善于观察社会,自编戏文,再口授弟子。台词大都合辙押韵,唱腔或快、或慢,曲调或喜、或悲,根据剧情而定。
时殿元一生致力于琴书的改革和吕剧的创新,他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为上妆演唱,奠定了吕剧艺术基础,对吕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垂暮之年,还剃胡子登台演戏。他终生改曲、创戏,使吕剧成长为山东地方剧中一枝夺目的奇葩。他手下颇有名气的弟子就有50多位,他的学生时克远、李同庆1930年组织的“义和班”,在济南天庆剧场多次演出,1949年“义和班”发展成济南市鲁声琴剧团,后为吕剧团。时克远、李同庆为第一任团长、副团长。1948年秋,时殿元病逝于故乡,享年八十有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