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吕剧史相关资料整理

不改革没饭吃(1906年之前)

琴书最早是鲁西南地区的曲艺形式,后来逐渐在山东各地流传开来,有南路、北路、东路之分,风格不同。吕剧的母体是东路琴书。

促成北路琴书艺人改革为化妆演出的根本原因是生计之艰,其中既有自然环境的恶劣,又有京剧、河北梆子等班社的排挤。

改革后,先是经过了一段戏曲与曲艺共存的时期,老艺人讲“拉地摊”,不到十年的时间。这时期基本的化妆已经有了,伴奏除了文场,也加了武场的打击乐器。但是有时伴奏人员也可以唱,所以说带有曲艺成分。

改完了要做大(1906-1918年)

化妆扬琴初期,不同地方叫法不同,包括捋戏(滨州地区)、老四平(广饶地区)、蹦蹦戏(胶东地区)等等。这是虽然发展快,但是与古老剧种相比有欠缺,于是通过三合水、二合水的办法学习其他剧种,演出场所由村庄转到集镇。舞台道具、幕布、服装都渐渐完备。这时期的化妆扬琴已经去除了它的曲艺形式,成为一个戏曲剧种了。

之后,有影响的艺人按师承关系组成了戏班。1906年春至1918年间,共和班、高家班、黄家班等等诸多戏班建立,这就是所谓的搭班唱戏。

这时期戏班活动范围:广饶、博兴、利津、滨县、沾化、惠民、无棣、阳信、淄博、邹平、章丘、青州、潍县和胶东各地。

从农村到城市(1918-1936年)

戏园、剧场演出时期。1918年,化妆扬琴班社逐渐进入城市,扬琴戏的发展重心由乡村移向城市,是吕剧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1918年,车里班的张凤池成为济南某戏园的园主,遂车里班从广饶迁至济南。此后,扬琴戏班社陆续进入济南,被艺人们称为“久战济南而不衰”。

1918年至1936年,众多化妆扬琴班社云聚济南,名角荟萃,流派纷呈,促进了化妆扬琴在济南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此外,广饶北部的许多班社,还经常到烟台、青岛及东北地区的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演出,使化妆扬琴不但流行于山东大部地区,在省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战乱四起萧条(1937-1948年)

37年后,留居城市的艺人们惨淡经营,收入微薄,许多演员回乡务农,只剩少数班社在济南城区演出。为了生存,1937年,在济南的几个班社合并组成了义和班。1938年,义和班应济南国泰电影院经理张文举相邀去泰安演出。39年,经泰安剧场经理王怀庆介绍,义和班又和莱芜梆子戏班联合演出一年。1940年返回济南,同年,父子班解体,部分加入义和班。至此,义和班内集聚了当时大部著名化妆扬琴艺人,成为实力最强的化妆扬琴班社。义和班常在济南大观园、风顺茶园演出,后又进入新新剧场。这时期,义和班还经常到博山、淄川、广饶、沾化、无棣、阳信、乐陵、惠民、滨县、利津、庆云、盐山等地演出。

后来,因为内战,济南义和班趋于解散。扬琴戏已经濒于灭绝。

以上是1948年济南解放前,扬琴戏的发展史。虽然这一时期扬琴戏只是在鲁西北、胶东以及东北部分城市乡村演出的小剧种,但是正是这一时期的积累,扬琴戏才会在1951年因为“形式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群众语言丰富,唱词通俗易懂,内容积极健康,群众基础深厚”等特点被地方戏曲研究室看中。

解放重获新生(1948年-1953年)

济南解放后,原来义和班的成员又有的聚到一起,重新唱扬琴戏。1949年,九岁红张艳芳作为新成员加入班社。1951年,这个旧社会的班社改组成新时代民营剧团——济南市鲁声琴剧团。这时期,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正在进行戏曲调研,把目光定位到在济南、烟台、昌潍、惠民等地区很有群众基础的扬琴戏上,把传统戏《小姑贤》、《井台会》作为实验剧目调演,并在1951年4月份将《李二嫂改嫁》搬上舞台。

这个剧种还没有统一的名字,除了以前班社各式各样的叫法,解放后又多了新叫法。《李二嫂改嫁》第一次进上海称为“琴剧”,1951年青岛演出《小二黑结婚》称为“新扬琴戏”,还有的称其为“地方戏”、“小戏”。1952年,时克远请省文联副主席陶钝为该剧种起一个统一简洁的名字,陶钝赠名为“鲁剧’。后来,省文化局局长王统照认为”黄钟大吕“的”吕“字很好,遂命名为”吕剧”。

1953年,文化部部长周扬观看了山东省歌剧团演出的吕剧《刘海砍樵》、《王小赶脚》之后,鼓励其改名为“山东省吕剧团”。同年11月,吕剧团在大观园演出《小姑贤》、《王定保借当》、《井台会》、《李二嫂改嫁》,“扬琴戏”改为“吕剧”,这一名字得到群众认可。之后,鲁声琴剧团改名为“鲁声吕剧团”。

华东一炮打响

1954年,吕剧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大会,《李二嫂改嫁》、《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等剧目获得了一致好评,领导专家认为扬琴戏的改革十分成功。之后,山东省内的吕剧团发展至30多个,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等地也相继建立吕剧团。

吕剧在现代戏的创作上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众多剧种争相学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