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大秦家街道苇都高家村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山村,村子有一个传统: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村里都会搭起舞台,唱一出戏。朴实的村民们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搭起了一个闻名十里八乡的——
百年戏台
8月10日,农历七月十五,恰逢周末,不少游子在这一天都赶回家里,跟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
而在开发区大秦家街道苇都高家村,这一天还有一个特殊的庆祝方式:全村老少一起看戏。
10日晚上6点半,记者闻讯来到村里刚修建的文化广场,此时,唱戏的舞台已经搭建完毕,不少村民早早地吃完饭就拎着马扎开始“占座”了。
在人群前头,今年已经82岁的路学友正在跟老伙伴们聊天,他说,从他记事那会儿起,村里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都会唱上一出戏,一直延续了下来,从未停止过。
“俺村这个传统至少延续一百多年了,到我们这一辈,只记得建国前就有。”路学友解释说,建村600多年了,至于唱戏的传统从哪年开始传承的,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我从14岁就开始跟着村子的剧团敲锣了。”现年80岁的路瑞启接过话头。
原来,村里一直有自己的剧团,人数时多时少,但是一代代传承了下来。第一代剧团如同村子的历史,悠久得无从考证,但是近几十年的这几代剧团团员,都是从小跟着听戏自学成才的。
“村里只要唱戏,我们就坐在台下听,后来听着听着就商量着也上台演个小兵,跑个龙套,慢慢就练出来了。”现任剧团领头人路元山说,从他接手剧团,已经干了20多年了。
唱戏,这个传统文化,在苇都高家村不仅仅是传承,他们也注意学习,时常请市吕剧团的“老师”下来讲讲课,传授新的剧本,“百年戏台”就在传承中创新、成长。
“村里有这个传统,老百姓也喜欢,我们村委班子也尽力让乡亲们过得更舒心。”村党支部书记路明仁说,今年,村里将村委大楼前面的几栋无人住的老房子拆了,打造了一个“敞亮的”文化广场,并架设了灯光设施。白天,广场就是老人们看孩子、聊天的场所,晚上,灯光一开,村民们就在这里唱歌跳舞,畅享发展带来的“红利”。
不论是请老师进村教戏,还是打造新的文化广场,都体现出了苇都高家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继承和发扬。
而这,只是开发区大秦家街道文化工作的一个缩影。
随着东城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大秦家街道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注重基层文化的建设,每当夜幕降临,听小吕剧、扭大秧歌、敲锣打鼓,大秦家街道的38个村,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民趣。
“百年戏台”,在大秦家街道,不是唯一的,而是一种共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