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来一举成名,他们实实在在地,脚踏实地地在演戏,基层剧团庙小养不了闲人,演职人员能简就简,所以往往人人都是多面手,老生、小生、花脸、丑行甚至舞美、灯光和乐队,只要演出需要就能顶上,无形之中也全方位地锻炼了演员,这是省市级剧团的演员所不具备的,但是由于没有条件排演新戏,没有条件参加比赛,所以在评职称上是个问题,柏绪民和李肖江、董家岭、荆延国大概同龄,别人在30出头时就是一级演员了,而各方面条件较为全面的柏绪民近50岁才评上了一级,整整晚了近20年,如果不是因为参演柳子戏《风雨帝王家》获得全国大奖,这个技艺精湛的吕剧演员可能到退休都很难评上一级。资源分布不均、规则制度的不合理造成了很多优秀人才的流失。

基层剧团规模一般不超过40人,每年演出二三百场,而省吕养着100多号人,每年演出也就150场左右,演员经常处于闲置状态,除了处心积虑地策划获奖大戏外,从建团到现在,重复演出《姊妹易嫁》、《墙头记》、《喝面叶》等老掉牙的戏,这样的戏演员演得太多了,基本不需要排练,省时省力,反过来再看基层剧团,为了求生存,为了赢得市场,他们的演出剧目基本是不重样的,各剧团间经常交换剧本,没有条件编排新戏,就大量移植剧目,尽管水平有限,但不难发现,很多剧目经过他们成百上千场地磨练后也成为了吕剧的保留剧目,《马前泼水》(招远市吕剧团原创)、《补瓢》(济宁市吕剧团原创)、《不飞的孔雀》(莱西市吕剧团原创)、《朱元璋招亲》(平度市吕剧团原创)、《林娘》(乳山市吕剧团原创)、《双玉蝉》(原黄县吕剧团原创),这些基层剧团自编自演的戏自然入不了专家们的法眼,获奖更是与他们无缘,我们的省吕也从来不屑于上演这些剧目,但恰恰这些上不了大雅之堂的戏却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业余剧团争相扮演。而赢得奖项无数、号称继《李二嫂改嫁》之后吕剧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剧目《补天》,时至今日,有几个观众喜欢?

评判一个剧目成功与否,唯一的标准是否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具体的量化指标有二:剧目唱段能否广为流传,业余剧团是否乐于搬演。如果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一个剧目就能在吕剧界站得住脚,有望成为经典保留剧目。近水楼台先得月,省里的剧团固然级别高,其实就剧种传承和影响而言,基层剧团才是最值得尊重的。网络的普及给了吕迷们一个更为便捷的平台,在百度上一输入吕剧,就能搜到几万个视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业余剧团。曾经发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有基层剧团的县,那里的业余剧团就比较活跃,而没有基层剧团的地方,业余剧团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要逊色很多。其中的道理很浅显,基层剧团常年活跃在某个县市及其周边地区,且不论其演出水平是否称得上精湛,单就在吕剧的传播和影响上而言,基层剧团的贡献是巨大的,绝大多数吕迷都是通过接触业余剧团和基层剧团的演出而喜欢上吕剧的。基层剧团培养了吕剧观众,而观众自发组织业余剧团,进一步培养和扩大了吕剧受众,使其影响延伸至基层剧团的演出所覆盖不到的地方,喜欢吕剧的人多了,爱听吕剧的人广了,基层剧团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就宽松了很多,因此业余剧团和基层剧团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贴吧中曾经遇到过一个戏迷,他所在的业余剧团想排演《珊瑚与凤姑》这出戏,但苦于找不到剧本,我给他提供了当地吕剧团一当家小生的QQ号,希望从他那里获得帮助,事情的结局非常可笑,这个县级市的吕剧团怕业余剧团抢占演出市场,拒绝提供剧本。基层剧团的辐射范围无非是县及周边地区,尽管区域狭小,尽管每年二三百场的演出场次,但在这一区域内,每一个演出地点的影响范围是极有限的,剩下的空白区域需要业余剧团来填补,业余剧团活跃了,演出市场繁荣了,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就随之提高了,自然会产生对专业演出的欣赏需求。演出闲暇多给业余剧团一些辅导和帮助,其实对专业剧团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有点跑题了,现在省里排演一个大戏动辄成百上千万,多扶持下基层剧团,多关爱下基层演员,其实比获多少个国家大奖,打造多少个“艺术精品”来得更实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