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是剧种生命力
高亢激越的河北梆子、吕剧、秦腔,细腻委婉的越剧、黄梅戏、锡剧、沪剧……我国现有不足300个地方剧种,其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剧种风格以及独特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剧目,构成了中国戏曲的主体。然而,日前在京举办的“中国地方戏曲发展论坛”上,有专家指出:当下地方戏创作呈现出某种趋同化倾向,剧种特色在淡化。为此,不少专家指出,尊重并张扬剧种个性,实现各剧种共同发展,迫在眉睫。
地方戏创作: 趋同化倾向不容忽视
“地方戏创作不仅要把握戏剧艺术基本的风格,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编织与整合,才能形成戏曲多样化的局面,地方剧种的发展才能够千姿百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地方戏的繁荣离不开各剧种多样而鲜明的创作个性。然而在当下戏曲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
来自日本丽泽大学的孙玄龄教授以戏曲音乐举例说:“现在的一些地方戏新编剧目,在伴奏上追求中西混合,所谓的新唱腔离传统唱腔越来越远。有些人认为戏剧和西洋音乐的结合才是强强结合,才符合世界潮流。这实际上是丧失了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剧种都被统一在一种伴奏风格之下,将是什么局面?”
地方戏的趋同化倾向除了表现在戏曲唱腔和音乐方面,在以下几个方面,专家们也表示出忧虑。一是艺术表现语汇的趋同化,如使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后,很多地方剧种有特色的表演技巧反而被相对弱化甚至丧失了。二是艺术表现内容的趋同化,包括人物塑造的类型化、主题雷同等。例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演计划生育戏,又有一段时间演下海经商戏、英模人物戏,剧目题材的雷同化使得戏曲在关注人间万象、反映世俗人情方面大打折扣。另外,追求舞台场景的铺排成为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鲜活的、有特点的、有个性的好戏越来越少,失掉了剧种独有的特色。
地方戏异变: 文化上的“去地方化”
中国的戏曲和特定地域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有很强的地域审美特征。仔细观察我国地方剧种的艺术风范,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一般来说,北方戏曲唱腔高亢激越,擅长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大起大落;地处东南的戏曲则妩媚、细腻,善于反映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文化人类学家研究认为,这与地域文化差异紧密相关。
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论坛”上,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探讨地方戏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少专家认为,随着文化艺术的交流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外来的一些新兴艺术品种冲击了原有地方剧种,封闭地域的个性逐步变成开放性,地方特性被淡化。尽管这种异变因素从古到今都存在,但如今格外突出。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贾志刚提出:影响地方戏目前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因素,是文化上的去地方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走向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是现代化和工业化建设的必然。但是人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对于原来的文化缺乏自豪感,甚至不认同,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地方文化的削弱和被边缘化,文化上的去地方化倾向十分严重。”
贾志刚认为,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某些地方领导好大喜功,为了政绩或某种利益建造了大批的伪地方文化,不惜毁坏地方上真正有特色的文化;若没有了文化的支撑,地方戏就会存在被毁灭的可能性。为此,他呼吁:“当务之急首先是要保护和抢救地方文化,也就是地方戏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建立起人们对于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乾浩对此持相同看法:要加强地方戏曲的地域性,首先是不能丢掉地方戏曲的语言,其次是地方戏曲不能没有地域性的唱腔、韵律、节奏。在现代戏曲发展过程中,可以有脱胎换骨的发展变化,但是最主要的一点,地方戏曲离开了地域性就不成其为地方戏。
地方戏保护: 个性是剧种生命力
面对新兴多样的艺术形式的冲击、开放的文艺市场竞争和以上种种导致地方戏异变的因素,更好地保护地方戏及剧种艺术个性已经迫在眉睫。吴乾浩说,首先要着眼于增强地方戏的保护意识,要认识到,地方戏曲发展关系中国戏曲整体成败。有人抬高京昆,把地方戏曲贬低了,实际上,京昆的祖剧是地方戏。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静波教授说:“注重地方戏剧种的特殊性,就是要在剧种人物塑造时注重开掘人物独特的、潜在的、地方性的因素,注重发挥各剧种固有的特色进行独特的开掘,因为每个剧种都跟当地的地域文化、生活风貌、伦理观念有关,这个剧种也因此有了不同于另外剧种的特色。”“创作者不去挖掘剧种个性,剧种就会消失。由于历史原因,有近百个剧种已经消失了,这对戏曲的危害极大。”
有专家建议,应当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保护剧种的个性和生命力。从教育入手,从社会的传承入手,重视培养地方戏创作队伍,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都要有培养地方剧种的意识。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