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语言繁杂,是一个盛产地方戏的国度,京剧地位最高,当属国粹,而其他象豫剧、川剧、越剧等也流传甚广。以前我只知道吕剧是山东地方戏,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了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翻看一本叫《黄河口风物》的书(这本书记载了黄河口一带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才知道这吕剧原来起源于咱黄河口,是咱们黄河口的土特产。书中说,“吕剧发源于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时(发音为chi)家村(原属广饶县),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不仅在山东流行,而且在江苏、新疆及东北三省开花结果,可谓影响广泛,闻名全国。最早人们管吕剧叫“驴剧”,大约是从早期流行剧目《王小赶脚》中引申而来,1958年由著名的戏曲理论家王统照先生提议按十二音律中的吕调改称为较为文雅的“吕剧”。这使我吃惊不小,一来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不知道吕剧竟然起源于东营。牛庄镇离我的家乡也不过百里之遥,不象藏龙卧虎之地,而且我多次从那里走过,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一方平平常常的小镇竟孕育了一个剧种。二来是我一向认为普普通通的吕剧竟能在外开花结果,就好象远离故土的天涯旅人在不期然中突然遇到了家乡的亲人,这使我顿时对吕剧感到亲切起来,以致把这用方言演唱的家乡戏当成了久别重逢的故人。
最初接触吕剧当然很早了,小时候就听母亲讲过李二嫂的故事。有一个叫李二嫂的寡妇,争取婚姻自由,和她婆婆做斗争(她婆婆让她嫁给富户李七),最后终于嫁给了意中人张小六。及至后来看了吕剧,才知道这出戏叫《李二嫂改嫁》。还有一出比较熟悉的戏叫《借年》,说的是青年王汉喜家里很穷,一贫如洗,过年时缺吃少穿,万般无奈便硬着头皮到他未婚妻艾姐家去借点年货,以度年关。“没过门的亲戚难开口”,他感到很难为情,后来在艾姐及大舅嫂的帮助下,大包小包弄了些东西回家过年去了。当然它的主题是歌颂艾姐对爱情的真挚,教育人们不要嫌贫爱富。还有一出戏叫《墙头记》,是鞭挞不孝子孙的,说大乖和二乖成家后,不赡养老爹,把老爹推来推去送到墙头上,谁也不接下来,老爹便后悔当初对孩子娇生惯养。那两年公社里有一个专门的文艺队,每逢过年便到各村巡回演出一些剧目,当然主要是一些常见的吕剧。正逢寒假期间,学生放假,就在小学校搭上一个简易的戏台子,用一块大布一挡,分为前台后台。我的一位表哥常常在戏里演李七,当时我很生他的气,觉得他干吗不去演张小六,而非得演李七。小孩子看戏纯粹是为了一个热闹,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捉迷藏,还不时跑到后台去看演员化妆,觉得又新鲜又好玩。
吕剧生命力很顽强,它的一些传统剧目至今已家喻户晓,有的还灌成唱片。《李二嫂改嫁》不仅被搬上银幕,还拍出了续集,说李的婆婆“天不怕”死后,李二嫂做了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婆,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又与自己的儿媳在思想观念上产生了冲突,她不由想起了自己做媳妇的时候与婆婆的斗争,后来新婆媳二人终于握手言和。前不久我在黄河影院观看了烟台艺术学校东营籍学生参加演出的吕剧选段,演员都是一些十五、六岁的学生,向家乡父老汇报演出,演得很投入。我带着一种欣赏的心情从头到尾认真看了一遍,有《打神告庙》、《三拉房》、《墙头记》等传统剧,还有新排练的现代吕剧,演出非常精彩。通过看戏,我发现了吕剧的生命力所在,对吕剧有了新的认识。它质朴实在,用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故事,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美好心愿,惩恶扬善,其中不乏一些俗言俚语,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应该说吕剧是咱们正儿八经的黄河口文化,是有着一定历史的艺术形式,前人创业不容易,后人更应该好好继承和发展。我觉得吕剧不能总守着一些传统剧目,也应该进行点改革,加入一些新的内容,排练一些新的剧目,以宏扬具有地方特色的山东文化尤其是黄河口文化,使之更加发扬光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