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剧的发源地山东博兴一带,至今仍活跃着上百支业余剧团。一支叫汇源吕剧团的业余剧团,在团长李琴圣的带领下,近30年来一直坚持在全省各地巡演。笔者见到李琴圣,是在汇源吕剧团于吕艺镇的巡演途中。扮妆勾脸的空当,这位70岁的“庄户人”动情地说起了自己与吕剧的不解情缘。
竹竿与篷布撑起一个剧团
从1880年前后孙中心等艺人创始吕剧以来,在博兴一带,吕剧的传承已历十代。李琴圣的岳父胡树华是第四代吕剧艺人,曾与同时代的张传海、张明然等一起带着吕剧闯济南,将家乡小戏唱到了城市剧场。历经创业的奔波,1951年,这批艺人回乡组建了新民吕剧团,成为现今滨州市吕剧团的前身。
“岳父随团转为职业演员后,一直不忘吕剧在民间的传承。他在临终前嘱托我们,要把吕剧一代代地传下去。”带着前辈的嘱托,1977年,李琴圣发动妻子胡士美及李振胜、郭秀莲等本村艺人,开始了艰难的演出生涯。
当时,李琴圣等用自行车带着4根竹竿和几块篷布走街串巷,逢人点戏,就搭个简单的台子演唱。凭着这种耗时、费力的办法,他们把吕剧一直唱到淄博、潍坊等地。
“你们戏演得不错,但听声儿不如‘卖老鼠药’的。”因为缺少音响、麦克风等扩音设备,李琴圣的剧团常因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而受调侃。每每这时,他总是自掏腰包负责采购,戏箱里的“装备”就这样日积月累多了起来。
名副其实的吕剧之家
1997年,李琴圣和十几个演员“凑老本”筹了4000块钱,拿出1600元进了一批木料,动手制作了一辆简易流动舞台车。他还把3个闺女、两个妹妹带到了演出队伍中,一家人一分工,就能撑起《姊妹易嫁》、《龙凤面》等戏码。
剧团“腿”长了、人多了,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了。近至寿光、临朐,远至威海、蓬莱,十几年下来,李琴圣和他的剧团跑遍了整个山东不说,还在一些地市的物资交流会上备受瞩目,像在寿光、马家庄等地,双方的演出合同一签就是10年。
一辆三轮车载着一个简易舞台,每年数千里的行程,李琴圣的巡演路风雨无阻。从1997年到2005年,因为年年春节都有演出,他们一家连续8年没在家里过节;还有一次,青州市举办庙会,李琴圣的剧团负责开幕式演出,当天却下起了瓢泼大雨,100公里长途奔波到会场,李琴圣和演员们早已成了“落汤鸡”……
《回龙传》是传统吕剧连台本戏,无论唱腔、表演皆凝聚着吕剧老艺人的智慧。为了挖掘、整理传统经典,李琴圣向当地仍健在的艺人求教,自筹1万元恢复演出并录制了该剧,还在山东汇源防水集团的赞助下出版了该剧的光碟。
从那时起,取“汇聚吕剧源泉”之意,李琴圣把剧团命名为“汇源吕剧团”,这支常年活跃于最基层的吕剧团终于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传播吕剧中的正能量
近年来,汇源吕剧团的发展得到了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2013年,博兴县文旅新局为该团配置了价值20余万元的流动舞台车及音响设备,今年起,又让该团承担了吕艺、湖滨、兴福、锦秋4个镇(区)的文化下乡演出任务,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完成60场送戏任务。“有各级的支持和群众的喜爱,我们个个铆足了干劲儿。不管多难,都不能让吕剧在民间断了传承。”李琴圣说。
数年来,汇源吕剧团相继演出了《回龙传》、《刘公案》、《龙凤面》、《红鸾喜》、《王天保下苏州》等40多出传统剧目。“吕剧剧目幽默通俗、积极向上、回应现实快。看戏不仅娱乐身心,剧中的正能量还能规范邻里关系、倡导和谐生活。”演出中,李琴圣不仅通过传统戏宣传积极的正能量,同时还创作了讲述家长里短的《两个儿媳争公爹》、《傻子相亲》、《榆木疙瘩》等新戏,以回应现实问题。
日前,李琴圣又编排了一个新剧目——《清官难断家务案》。他以郑板桥断案中“不孝子杀母又救母”的故事情境为切入点,道出了人间大爱对于人性的感化。接下来,他将带着这个剧目启程,继续奔波在巡演路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