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家谈艺术节频频出彩的外地原创剧

解放日报讯艺术节舞台,外地原创戏剧频频出彩。观看演出后,上海专家谈到了提升艺术的“点睛”能力的话题。
剧作家罗怀臻指出,这次来沪演出的闽剧《贬官记》、唐剧《人影》、川剧《激流之家》和粤剧《花月影》,都是原创作品。这些剧种平时难得一见。几部作品都比较重视剧种自身独特的美学本位和艺术品格,既有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的精神,也有立足本体的独特创新。像闽剧的几位丑行演员,表演夸张得像福建最古老的艺术提线木偶。第一次出现在上海舞台的唐剧,则以风味独特的唐山话表现昔日皮影艺人的生活。川剧中犀利诙谐的成都官话和优美动听的粤剧音乐,也都给人深刻印象。这些戏无疑对传统艺术的提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认为,原创的魅力就在于让台下观众能理解台上人物的情感,并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她称赞外地来沪的几台原创剧在戏曲程式的化用与创新上值得上海学习。像《人影》运用虚拟夸张方法创造出来的新动作和“戏中戏”凄美感人。《贬官记》写清官破案不落窠臼,别出心裁地写破案人边一笑与巡按崔云龙之间的荒诞关系,给全戏安装了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渲染戏剧气氛的“发动机”。有了这样的“点睛”能力,难怪戏格外引人入胜。《花月影》注重音乐表现,将流行歌曲《真的好想你》与粤曲“嫁接”得天衣无缝。李蔷华老师对此表示欣赏:“时代在发展,观众的趣味在变化,我们的艺术家就要继承创新,不断去贴近观众,挖掘观众新的神经兴奋点。”
舞蹈家胡蓉蓉对艺术节的两台外地原创舞剧给予高度评价。她说,河北的民族舞剧《轩辕黄帝》和天津的芭蕾舞剧《精卫》把视角伸向远古洪荒,这反映了舞剧的创作天地是十分开阔的。她称赞编舞富有想象力,《轩辕黄帝》祈神的场面庄严神秘,男女求爱的舞蹈灵感来自古代岩画,很有特点。《精卫》的舞美也特别漂亮,如巨大的月蚀既预兆了灾难将临,又为女娲从天际飘然而至创造了契机,第二幕中的大树叶则把女娲与渔人的爱情舞段衬托得如诗如画。我们要认真研究这种提升艺术的“点睛”能力,该泼墨时酣畅淋漓,该惜墨时要惜墨如金,努力做到取意喻象,人、景、物机趣相偕、巧夺天工。(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