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戏曲界有众多非议,但福建闽剧院仍以颠覆者的姿态用“普通话版”来冲击市场。他们颠覆的是自己,为的是能在福州之外的市场上去叫卖。
中国的数百个戏曲剧种可以说都是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下为当地的观众诞生的,天生就带有“地域性基因”。然而,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带有“地域性基因”的地方剧种要走出去已经很容易了。不过走出去的目的是要“卖”出去,“卖”什么是要看市场,尤其是远期市场需要什么的。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我国戏曲剧种已由20世纪60年代初的367个,锐减到目前的267个。40多年的时间里整整死亡了100个剧种,还有些其他剧种也已处在“弥留”状态。我相信,所有关心中国戏曲、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生存的人们,都希望救救这些垂危的地方戏。但难的是,既要那些剧种恪守着“宁可玉碎,不愿瓦全”的“忠贞”,又把期望寄托在观众的回心转意,更幻想着能用“地域性基因”来吸引地域外的市场。“艺术规律”撞上了“市场规律”会怎么样?
和一位朋友聊起此事,他认为没有当地的语系特点就没有当地的唱腔。想以“让人人都能听明白”打市场,只是自欺欺人罢了。只有让人人都能理解、会欣赏才是出路。但接着他又说,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这位朋友内心的自相矛盾,简直就是当今戏曲理论界和戏曲掌管者们的清晰写照。
问题出在哪儿?其实很简单。对那些市场需求量很少的戏曲剧种,你想保存下来吗?那就把它当作省级、市级的一类、二类“保护动物”养起来。你要强调市场机制吗?那就只好让它到“江湖”中去挣扎,它或许会因变异而活了下来——不再是恐龙,但起码像鳄鱼、蜥蜴;又或许没多久就被淘汰,只留下些标本。但你要它“基因”纯正地自己活在“江湖”中,大面积死亡就无需再用40年了。
这道理就那么难明白?难。二十多年前人们就在问戏曲该怎么办,二十多年前人们就在说戏曲要振兴,二十多年前人们就在讨论戏曲该怎么振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在问戏曲该怎么办,戏曲该怎么振兴……问题又绕回来了,绕来绕去已经绕了二十多年,现在还在绕。照这样下去,会一直绕到戏曲已经没的可振兴。因为,我们的立足点是“振兴”,但是,那些“弥留”中的剧种现在最要紧的却是“活着还是死去”。
从商业角度和地方剧种以“变异”求生存的角度来讲,福建闽剧院的用“普通话版”闯世界,还是为地方戏曲剧种提供了一种“活下去”的办法。灵不灵,要看市场的了。(天
乐·方 渔)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