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推普通话版引发争论
过于强调市场会失去自身特色 有特色没市场剧种萎缩
不是福州人照样可以听懂闽剧——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正在进行一项新的尝试,用普通话演闽剧,并计划以入选十大“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之一的《贬官记》“投石问路”。但此举也引来了争议。
“我们这里可不比江浙地区,方言大同小异,只要汽车开出福州两个小时,就没人能听得懂福州话。”因为语言成了“绊路石”阻碍着闽剧走出福州地区,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林瑛十分苦恼,下决心要为闽剧“变调”。昨天她向记者表示,希望“变调”后的闽剧可以走出福州,走向全国,吸引更多的观众。
闽剧用普通话早有先例
正在外地开会的林瑛,虽然只能靠手机来接受记者采访,但她丝毫没有吝惜话费,对记者的提问回答得十分详尽。她认为,一定要向记者表达清楚闽剧改用普通话的目的和效果,绝不是从此以后闽剧成了福州人演京剧。林瑛说:“此举并非首创,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闽剧到上海、北京演出时用的就是普通话,至今部分上海观众仍对该剧记忆犹新。当时演出的《沙家浜》等‘样板戏’,用的也是普通话。虽然带有浓重的‘地瓜腔’,但是大家都能听懂。”她还举例说,那时在演《海港》的时候,演员把“老码头”说成“老马桶”,观众并不觉得可笑,因为观众比较熟悉这出戏,再联系前后剧情,完全知道演员要表达的意思。
一出戏将有两种语言版
“语言是地方戏发展的一大障碍,听不懂,看不懂,谈何欣赏?”林瑛认为,由于语言障碍,像已入围十大“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的《贬官记》就因此一直无法打开局面,市场范围很小。“这出戏,我们已经在北京演出过三次,第一次用的是闽语,很多专家都表示听着很费劲,精力都用在看字幕上了,不能专心地欣赏演员的表演。而第二次、第三次我们改成普通话演出后,专家们的态度就明显有了变化,对这出戏也很满意。”
打造“普通话版”的闽剧是否有困难呢?林瑛表示,一点问题也没有,“我们的演员都是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很快。他们也并非都是福州人,有些人也听不懂福州话,所以平常在院里大家也都讲普通话。以前我们老开玩笑说,要让大家尽量多用福州话交流,担心他们说惯了普通话在台上说福州话不地道了。现在,我们要让大家把普通话说得观众能听清楚。我们的‘普通话版’《贬官记》依然保留原有的闽剧音乐,只是演员的唱腔念白改成普通话。如果有一个两音实在拐不过去,那就按福州话来唱。我们并不是播音员,所以我们不要求他们字正腔圆,带点浓郁的‘地瓜腔’也没关系,这也是福州话的一个特色,只要观众能够听懂就行。”
林瑛表示,并非今后他们演的闽剧就完全采用普通话了,而是一出戏要有两个版本,在福州方言区演出时,依然用福州话,到了外面则用普通话。这样两种欣赏要求就都能满足了。“目前,我们打算先到福州周边的部队里试演,接下来的出访演出我们也都打算带‘普通话版’。”
专家:改普通话会削弱自身特色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大胆”创举,得到不少人的赞许,也有些专家和戏迷担心,不唱方言的闽剧还会是闽剧吗?
中国戏曲学院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班主任张关正教授说:“我非常理解戏曲院团希望走向市场的愿望,而且地方戏改用普通话演出这也不是第一家了。但是这种做法一定要慎重。我在北京看的是闽语版的《贬官记》,我觉得挺好。虽然看字幕会分散欣赏注意力,但能欣赏到很纯正的地方戏味道。地方戏在曲调上的设置就是配合方言的,方言对一个地方戏也是十分重要的,闽剧的音乐声腔都是建立在方言的基础上的,其文化内涵和戏曲的韵味也包含在其中。闽剧相对于别的剧种,在表演上的特色不是很突出,真正的特点表现在方言和音乐上,如果改成普通话,将大大减少闽剧自身的特色。”
观众:能听懂看的人就会多些
记者特意在长安大戏院采访了一些对戏曲比较了解的观众。与专家们的谨慎态度相比,观众对有语言障碍的地方剧种改用普通话到其他地方演出,倒比较乐意接受。阜外医院一位叫张建林的眼科医生说:“如果真想看这出戏,就不会在乎语言的障碍。第一次在电视上看上海滑稽戏的时候,也因为语言听不懂没能看下去,但是后来看了很多有特色的地方戏后,也觉得看着很有意思。外国电影配上字幕都能看懂,所以无所谓什么版本。但我觉得为初看戏曲的朋友搞搞‘普通话版’也非常好。”
中关村奇乐电子产品开发公司的吴涛认为:“地方戏如果听不懂,看的人肯定会少,我肯定不会去看。用普通话演闽剧这种方式还是比较好的,能听懂看的人就会多一些。虽然不能看一出戏就了解了一个剧种,但起码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