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马泰先生身边40多年,亲眼看到了先生的音容、风采。今年适逢马先生辞世十周年,写下点滴感受以慰我的恩师马泰先生。

百年评剧尽辉煌,

老生挑梁破天荒。

声腔还在人间唱,

马派神韵永流芳。

10年前的2004年3月6日,一代评剧宗师马泰先生仙逝。他为评剧事业辛勤耕耘了50年,主演了几十出新剧目,为剧种开创了老生行当,受到亿万观众的喜爱,极大地推动了剧种的发展和影响,成为评剧百年历史长河中男声挑班唱戏第一人。

19岁才入戏曲行的天才

1935年,马泰出生于北京,1954年,他考入中国评剧团(转年成立中国评剧院)。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翻身得解放的评剧艺人强烈感受到喜悦,他们不再是被人看不起的“下九流”“戏子”而成为革命文艺工作者,评剧艺人们个个争先落后,积极要求入团入党。马泰在此背景下走来。

戏曲艺术讲究“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这是成为一名戏曲演员的必修课。马泰19岁才入戏曲行,实在是晚了点,剧院领导为培养他,特请评剧名宿张润时先生亲自教授《回杯记》《开店》等戏。

中国评剧院院长薛恩厚亲自出面请张润时先生收下这个关门弟子,张先生一板一眼、一字一腔的传授为马泰打下了坚实的评剧根底。筱白玉霜、喜彩莲二位大家主动陪马泰唱《小借年》,喜彩莲还带着他唱《开店》《野火春风斗古城》。马泰曾深情地说:“人家都说是众星捧月,实际上是众月捧星。观众冲筱白玉霜、喜彩莲老师买票,顺便也在舞台上看见了我。”张润时先生给爱徒马泰演唱的《回杯记》打了98分,一百多句的唱腔字字清晰、一气呵成,板头太扎实了。喜彩莲老师给他的《小借年》演出打了90分。

《春香传》中有一位唱歌老人金老伯的角色,喜彩莲老师推荐年轻的马泰出演,这是他到评剧院正式演出的第一个角色。席宝昆老师给他的装扮提建议,导演胡沙让技术指导万晶来培训马泰。演出大获成功。

剧院资深导演张玮老师说,马泰现象是剧院艺术集体的结晶。

错过“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建国十周年庆典之际,剧院党委决定用红军长征题材的《金沙江畔》来献礼。10位主演7位是男演员,这对一向以小生、小旦、小花脸为主角的评剧是一次巨大的挑战。马泰先生扮演的谭文苏是一位红军高级指挥员,这一形象是评剧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剧的成败。很多业内人士担忧,文化部某些领导也有疑虑。剧院上下本着大无畏精神,开始了艰苦的创作。

音乐家贺飞先生创造出进行曲样式的新型二六板,其中“高原风景极目望”应该唱慢板,但评剧老生唱腔里没有先例,贺飞先生智慧地从女声唱腔三眼中去挖掘去创作。马泰先生则运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两个八度的好嗓子,运用共鸣腔体进行演唱。他还请教了鼓曲大家魏喜奎老师,在“太平军入川陷罗网”一句中揉进了大鼓味道,使这段唱腔获得了极大成功,并成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的教材之一。

马泰先生在《金沙江畔》中的成功是划时代的,老生演员走到了舞台中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肯定和支持。作曲家贺飞先生从此开始与演员马泰先生长期合作,《钟离剑》《孙庞斗智》《夺印》《向阳商店》《阮文追》出出精彩。马泰先生主演的评剧被中央电台和地方电台反复播放,老百姓对他家喻户晓。

马泰先生在1964年一年演出了398场戏,周恩来总理亲自到剧场观看《夺印》的演出,还邀请越南总理范文同观看评剧《阮文追》。笔者因为痴迷马派艺术,在1966年除夕夜守候在收音机旁,不间断地聆听马泰先生的演唱录音达4小时之久……

评剧在这个年代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文化部评出演现代戏的三面红旗,中国评剧院居首。1965年国庆前夕,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联名发请柬,请马泰先生赴国宴。随后文化部领导来剧院恰商增补马泰为全国人大代表事宜,剧院党委派党委书记胡斌同志接待。但是,最终,此事因“马泰还年轻,容易骄傲,今后还有机会”而未成。

胡斌同志跟笔者谈起这件往事的时候,没意识到这个事对中国评剧院、评剧事业的发展以及对马泰本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马泰先生晚年,笔者和他谈起了这件事:“如果1965年您成为全国人大代表,那后边的很多事情就要重写了。”马泰先生淡淡地说:“名利乃过眼云烟,我现在不是很好嘛。”

拥有天赋,极为用功

作为评剧演员,马泰先生的天赋条件是得天独厚的,他1米75的个头、清瘦的面庞、大大有神的双眼、宽亮圆甜的嗓音、两个八度的音域、高音宽而不窄、中音自然平稳、低音自然流畅、通透的共鸣腔体、科学的发声等等诸方面都表现出与众不同。

马泰是一位谦和热情的人,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欢乐。不管成名前还是成名后,他总是那个样子。中国评剧院的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案子边,装台、卸台、装车、卸车时,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1976年11月20日,魏荣元先生病重,马泰先生忙前忙后联系住院。剧院的车把魏先生送到友谊医院,不巧电梯坏了,马泰二话不说一口气把魏先生背上四楼。看到他发胖的身躯、41岁的年纪如此吃力,众人无不感动!

马泰先生是一个非常用功的人。他每天有演出,从来不出错,因他有一个好习惯,再熟的戏在演出前自己也要过一遍。“新戏要唱得老道,熟戏要唱出新鲜感,演员要明戏理不能唱糊涂戏。”这些道理是京剧侯派创始人侯喜瑞先生告诉他的。他也是一位交友广泛的人,戏曲界、曲艺界、电影界、票友界他都有很多朋友。在交友中互相观摩互相学习,马先生在艺术上受益匪浅。

马泰先生不光受到剧院内大艺术家的提携,还受到各界艺术大家的培养和教诲。1961年,《钟离剑》在北京电视台直播后,京剧大师谭富英先生邀请马泰去谭家。从念韵白的规律到如何念,谭先生都一一拆解给年轻的马泰。1962年,京剧大师裘盛戎先生邀马泰到家中做客,马泰如约而至,正看到裘先生坐在桌前手托着脑袋哼唱,裘先生见他奇怪,便告诉他自己正在琢磨《姚期》的唱腔。马泰先生后来多次谈到此事,说:“裘先生唱了几十年《姚期》还在琢磨,真是精益求精,这就是大家啊!”

1965年,马泰先生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排《阮文追》,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突然走进后台,马泰先生连忙迎了上去:“您怎么来了?”马连良先生笑着说:“你不来看我,还不许我看看你呀!”这竟是两位大师的最后一面。

马泰现象提升了评剧的社会地位,改变了舞台行当地位的格局,令评剧一跃成为大剧种。马泰现象是个例而非普遍规律。评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特殊人才的出现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戏曲演员的培养道路应从娃娃抓起,从戏校抓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