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清宣统元年(1909)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国十二年(1923),创建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纳名宿吕海寰建议,改称“评剧”;民国二十五年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新闻界将评剧之称谓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评剧源于冀东民间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间农历新正花会活动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双人彩扮,对歌对舞,群体伴唱伴舞,锣鼓击节,唢呐或丝竹配乐伴奏,以歌唱民间生活故事、历史人物、四季风光为主要内容。明、清两代多有以唱秧歌为业者,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至清末,秧歌又汲取了乐亭皮影、鼓书等,遂演变成为具有冀东地方特色的“蹦蹦戏”。
蹦蹦戏,初期为两小戏(一旦一丑),有唱有白,载歌载舞;所演剧目有百种以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首尾贯穿的人物,以叙事体第三人称为其主要特点。音乐上也已是向板腔体过渡的形态。因蹦蹦艺人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并以竹板(节子板)击节,故有蹦蹦戏与莲花落之混称。演出形式是先以群体合唱“四喜歌”开场,再引出正戏。蹦蹦戏多活动干冀东一带的庙会、市场、店房,后大量流入东北各地。
道光二十年(1840)后,农民以习蹦蹦戏谋生者日益增多,涌现了大批唱蹦蹦戏(或日唱莲花落)的艺人。由于艺人们各自所操的乡土方言和活动地域的不同,遂形成了东、西、北三路蹦蹦戏。光绪六年至二十六年(1880—1900)间,出现了许多半职业和职业性的班社。如东路的滦县二合班、永合班,乐亭县的崔八班、杨发三班,丰润县的孟光武班、赵家班;西路的玉田县刘子琢班,宝坻县的刘宝山班、金叶子班和蓟县的六大班;北路的有迁安县的金鸽子班等五个班社,这些班社集中了许多优秀的蹦蹦艺人,他们在互相竞争中,又彼此交流,互相汲取,从而推动了蹦蹦戏不断向前发展,将对口彩唱两小戏推进到三小戏(即拆出戏)阶段。
拆出戏,扮演者由第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剧本由说唱体演变为代言体,出现了分场式的小型剧目,表演上也开始有了简单的脚色行当划分。如:小旦、小生、小丑(或老生、老旦、小生),表演上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在一些剧目中开始引进模拟现实生活的写作动作,同时也开始仿效大剧种的程式动作。如抖袖、台步、捋髯、甩发等。但又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奏,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击节乐器甩掉了竹子板,改用枣木梆子并借用河北梆子锣经,启奏时以拉板胡者跺脚为令(彼时尚未使用板鼓)来指挥乐队伴奏。舞台设施只置一桌二椅和“守旧”,别无他物。
拆出戏剧目计有百余种,大部分来源于两小戏,或影卷、梆子剧本。另一部分则是依据民间现实生活、时事传闻、古今传奇、历史小说、子弟书鼓词等编写而成。如《小姑贤》、《王二姐思夫》、《回杯记》、《老妈开〓》、《朱买臣休妻》、《打登州》、《逛茨山》、《小借年》、《补汗榻》、《刘云打母》等即属此类。基本无武戏。
在拆出戏时期,出现了成兆才、任连会等作者。彼时优秀艺人有:金菊花、佛动心、仙动心、海里蹦、滚地雷、东来顺、小金龙、东发红、开花炮、金蚂螂、柳叶红、金叶子等。光绪六年至二十六年前后,这些民间艺人已由乡镇屯场、庙会撂地演出,逐步登上草台、席棚,并进入城市茶园、戏馆,清光绪三十二年进入天津的冀东八大社,被当局强令禁演并被驱逐出市。清光绪三十四年,光绪、慈禧相继逝世,清政府下令百日内禁止娱乐活动,致使蹦蹦戏各班社处于瘫痪状态,多有解体。同年秋,成兆才、任连会、张采庭、张德礼(海里蹦)、杜之意(金菊花)、侯天泰(滚地雷)、张玉琛(佛动心)、孙凤鸣(东发亮)、小金龙、张德义等,于滦县关家境重组班社,名为京东庆春社。为防止当局禁演,遂仿照大戏(主要是河北梆子)模式对拆出戏进行全面改造,大量汲取了梆子板式和锣鼓,使蹦蹦戏具有了大型剧种的雏型。改革后的蹦蹦戏,定名为“平腔梆子戏”。首先试演于永平府(今卢龙县),大获成功,于是影响冀东各县。
宣统元年,唐山兴建了永盛茶园,其主王凤亭鉴于平腔梆子的影响,首邀庆春班做开业演出。此举深受广大工人及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庆春社在唐山站住了脚跟。为巩固蹦蹦戏在城市中的阵地,成兆才、任连会等奋力赶写赶排新戏,至民国元年,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剧目已达三十余部,与此同时,也健全了表演行当,完善了唱腔板式和伴秦体制,从而使蹦蹦戏具有了崭新的艺术风貌。至此,孕育在冀东秧歌母体中的民间小戏,终于在民国初年以新的姿态脱颖而出,时人称其为唐山落子,后定名为评剧。
继庆春平腔班之后,民国初年前后在唐山又相继涌现了魏子恒班、于茂秀班、张合班、孙风鸣班(俗称南孙班)。稍后,孙洪魁在迁安也办起了松兴戏社(俗称北孙班)。各班在艺术上均以庆春班为楷模,群相效尤,不仅仿其剧目,亦学其腔调。这个时期旦脚皆由男演员扮演,其中最著名者为月明珠(任善丰),他的唱腔奠定了旦脚唱腔的基础,成为彼时旦行演员的典范。
民国三年,庆春平腔班改名为永盛合班,并以此班名进入天津演出,深受各界人士的赞赏,一举震动了梨园界,从此唐山落子打开了津门禁地。
民国七年,永盛合班去山海关演出,纳知名人士奎旭东的建议,改班名为警世戏社,翌年警世戏社出关,首演于营口,亦深得东北广大群众的喜爱。民国初至民国二十年,评剧的班社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如王凤亭于民国十一、二年,先后在天津组建了警世戏社二班和三班;此后又在天津先后建立了山霞社和爱莲社;在此期间,东北沈阳也办起了双霞社。除以上班社外,尚有孙凤鸣于民国十年在大连建立的岐山戏社。这些班社的建立和大批女演员的涌现,把评剧推向一个大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的著名女演员先后有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爱莲君、筱桂花、筱麻红、钰灵芝、朱宝霞、花玉兰、喜彩春、喜彩莲、花小仙等。大批女演员的产生,从而结束了以男旦领衔主演的历史。
随着评剧的迅猛发展,成兆才的创作成果亦愈益丰硕,自光绪三十四年始,至民国十八年他逝世前;共创作、改编评剧剧目一百零二个,几乎彼时所有的评剧班社皆以成兆才的戏为主要上演剧目。成兆才的剧本创作,除改编传统故事外,还面对社会现实生活,以时事新闻为题材,创作了一批时装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杨三姐告状》。此后,又有《安重根刺伊腾博文》、《枪毙驼龙》等现代戏相继问世。
民国二十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评剧活动的重心开始由农村和中小城镇转向京、津。民国二十四年后评剧又进入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评剧已流布到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祖国大西南云、贵、川;西北陕西、新疆也都留下了评剧的足迹,有的在那里落地扎根。
1949年lO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评尉呈现了一派繁荣景象;有许多省、市、自治区组建了评剧艺术团体,至此,评剧一跃而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整个五十年代是评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全国不仅建立了大量的评剧演出团体,而且产生了为数可观的新的优秀剧目和大批优秀演员。特别是在东北、华北地区演出团体数量之大,观众人数之多,都是史无前例的。即以河北省为例,全省各地区,均流行评剧。尤其是中、北部各地市,几乎每一个县都有评剧专业演出团体。从建国伊始至1982年,在河北的著名评剧演员先后有李兰舫、王素秋、郭砚芳、李哈哈、新艳琴、曹芙蓉、高艳敏、洪影、范金亭、王月楼、小喜彩莲、花月舫、王笑梅、彭洁、筱紫玉、尚丽华、刘淑琴、李红霞等。
十年动乱期间,河北省的评剧同其他剧种一样,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元气大伤。1979年后,才得到了恢复。据河北省文化局1982年调查统计,此时全省评剧演出团体已恢复到四十五个,其发展势头,与五十年代相比,虽有减缓,但仍不失为全省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