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本市区县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互动节目,这些节目深入社区、村落,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文化大餐,更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为百姓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彰显了文化强大的凝聚力。
前不久,深受宝坻观众欢迎的电视评剧专题栏目《开心双休日》迎来了开播十周年。2001年,宝坻区电视台推出了由宝坻广电局与宝坻文化局共同创办的《开心双休日》,旨在保护传统评剧艺术,活跃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那时,谁也没想到这个自创自办自演的“土节目”能坚持十年,也没想到评剧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更没想到会成为百姓们离不开的精神生活。如今,节目已经定期播出两百余期,五千多名戏迷报名参加栏目主办的擂台赛海选,一千三百多人参加录制,十万多人到录制现场观看。
可以说,自打有了《开心双休日》这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一个个戏迷脱颖而出,一个个剧团相继组建。如今,宝坻区几乎村村有剧团,家家有人唱,二百多个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评剧团,不仅吸引了无数爱好者的参加与演出,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戏,在故乡得到实实在在的传承。记者在这里看到,无论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是五六岁的娃娃;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现代剧目;无论是参加社会比赛还是家庭自娱自乐,很多人听弦张嘴便唱得尽兴,举手投足便演得投入。每当夜幕降临时,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便不时传来婉转动听的评戏声……
为什么评戏吸引百姓?为什么栏目越办越火?十年后回首,《开心双休日》栏目组的工作人员发现,栏目的成功既是评戏的魅力所在,更是文化的力量推动。文化让百姓有了精神寄托,也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让人心积极向上,潜移默化地带来了社会的和谐,也带来了传统的回归。
天时文化生活需要参与体验
新世纪伊始的2001年,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宝坻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盼了祖祖辈辈的衣食无忧,此时不仅已经实现,而且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老乡们说,曾经以为有一天过上这样日子,便心满意足再无所求。没承想,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却又倏然觉得缺少了什么“吃饱了、穿暖了、住好了,咋还觉得缺点啥呢?”“一天三个饱,睁眼盼天黑,这种日子也没啥劲儿。”“不愿大眼瞪小眼,就凑一堆儿耍小钱(赌博游戏),弄得家人闹邻里仇,日子长了不是事儿,再说弄得身体也不好。”这是许多百姓当时的感觉。
“按说那时的电视内容已相当丰富,24小时都有节目看,除新闻节目外,电视剧、戏剧、歌曲等连续不断,老乡们为啥不尽兴呢?”时任宝坻广播电视局局长的张伯龄,回忆当年在基层的调研,感触十分深刻。他告诉记者,只有参与和体验才是生活,看得见摸得着才会感动。的确,那时中央和省市电视台的节目丰富多彩,但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多是看个热闹听个响声,就像“隔靴搔痒”,既不过瘾也不尽兴,老百姓需要的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自己身在其中的文化。当然,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当时铺天盖地的海外通俗歌曲与音乐的涌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受到很大冲击,尤其评剧,几乎已被社会遗忘。这时,县委给他们提出要求,评剧是宝坻重要的文化遗产,什么时候我们也不能丢。不管别的地方如何,宝坻要有评剧的舞台,要让这棵根在宝坻的民族文化之“树”,在故乡永远常青。
现任局长王今旺,也曾经历栏目的开创,他回忆说,当时宝坻电视台只有新闻类的自办节目,群众想参与没有栏目也没机会,想看反映宝坻历史文化的节目也没有。可以说,群众的这种文化需求,让我们创办《开心双休日》心里有了底儿。虽说,当时没想到能办多少期多少年,但是推想会受群众欢迎,会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的确,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为《开心双休日》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也许当时他们并没意识到这些,但事实却让他们感动。如何才能开心?融入参与最开心。这是他们的共识,于是评戏票友展风采的擂台赛,成了栏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虽说,当时形式很简单,就是素面便衣的戏迷们在台上比拼,既没有专家点评,也没有像样的舞美。但没承想,栏目一开播,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前来报名参加海选的戏迷接连不断,男女老少都有,用他们的话说:这回有了机会有了舞台,不求最强只求最乐。的确,这是许多参赛者的心态,在他们看来唱戏能愉快身心,能广交朋友,能让日子有滋有味儿。虽然他们没意识到,这就是文化的精神营养,但却享受了它的悄然滋润。
记者还了解到,为满足戏迷们的要求,他们把表演平台延伸到基层,先后在宝坻周边的通州、平谷、玉田、廊坊、香河等20个区县,开设外景板块现场录制,每次录制现场的观众,少时几百多至上千。
地利评剧艺术土沃根深
宝坻是评剧的故乡。据史料记载,19世纪末,一种名为“蹦儿戏”亦称“平剧”的民间演唱形式,在京东古渠阳地区(即宝坻一带)悄然兴起,而后蹒跚走向城市。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更名为“评剧”,而后走红全国,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地方剧种。2006年,评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国家文化部颁布宝坻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据了解,宝坻百姓对评剧一直情有独钟。老人们回忆,新中国成立前,每年的正月和庙会,评剧必不可少,人们称评剧为“大戏”。新中国成立后,评剧在城镇乡村更加红火。为推动群众性评剧活动的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宝坻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汇报演出,层层展演选拔,于是在群众中培养了一批业余演员和专业观众。比如1954年正月的汇报演出,有三百多名业余演员参加,分别来自9个乡村剧团。演出的剧目,多为现代评剧,如《别走错路》《巧玲与发祥》《刘巧儿》《还是互助好》,等等。
即使在“文革”期间,传统评剧统统被归为“文化毒草”,优秀评剧艺术家们一个接一个被打倒,老百姓仍然在心里热爱着评剧,一不留神“秦香莲”“杜十娘”“刘巧儿”“刘伶”便从嘴里溜出来。改革开放后,宝坻的评剧热再度兴起,仅上世纪80年代,这里就先后举办过5次汇演和调演。农村群众剧团纷纷把传统评剧搬上舞台,如大唐庄的《秦香莲》《牧羊圈》,西老鸦口的《莲花庵》《成花船》,南家庄的《茶瓶计》,北史家庄的《西园记》等。台上的演员演得投入忘我,台下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最让百姓们过瘾难忘的是1991年,宝坻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评剧名家荟萃活动,当时新凤霞、赵丽蓉、刘小楼、李福安、花月仙等40位评剧“大小腕”分别登台,5天连续演了12场。人们回忆,当时比过年还热闹还高兴,彼此见面打招呼都是:“看戏了吗?”难怪有些宝坻老人说,听评戏跟穿衣吃饭一样,哪样我们也离不开。当然,这块孕育了评剧的土地,也走出了许多评剧大家,其中人们最熟悉的是赵丽蓉,除此之外,还有刘小楼、赵连甲、孔广山、李福安、张福堂等一批评剧界优秀演员。
可想而知,包括评剧艺术的传统文化,在土沃根深的宝坻,多年来已自然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他们的情趣与追求。这种独一无二的地利优势,无疑给《开心双休日》栏目的办成办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播出的《开心双休日》“评剧擂台赛”中,记者看到前来参赛的选手都是当地百姓,但却个个唱得有板有眼。如322期的比赛,特邀中国评剧院一级演员张秀云、韩剑光为专家评委,他们在现场听完6位参赛者的演唱后,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感动于这些戏迷的认真态度和参与热情,更感动于他们对评剧艺术的热爱。
记者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刚10岁的李荟杰,是宝坻有名的评剧小明星,也是《开心双休日》第三届擂台赛的总擂主,而且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与天津电视台登台演出。小姑娘为什么爱评剧唱评剧?原因是她有一位酷爱评剧的奶奶,从她5岁时,奶奶就背着她到处听评剧,也到处唱评剧。所以,她对评剧的感情和年龄一起增加。2008年,就在小荟杰参加擂台赛后的第5天,奶奶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后来,有人问她:“荟杰,今后还唱评剧吗?”“还要唱,奶奶爱评剧,我唱评剧奶奶无论走到哪也能听到,也会高兴。”栏目组主编告诉记者,在宝坻,许多孩子不仅跟李荟杰一样爱评剧,也跟她的经历差不多,都是奶奶、姥姥从小带着听带着唱,久而久之,孩子不学也会唱,一听就有瘾。
前不久,李荟杰到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演唱,当时评剧艺术家谷文月听完她字正腔圆的演唱后,激动得流下眼泪,说:“评剧有希望了,这么小的孩子唱得这么好爱得这么深,说明评剧后继有人。”
人和精心制作不断创新
平心而论,《开心双休日》栏目的直观效果,远没有央视及有些省台的类似参与性节目做得精做得炫,但它却做得朴实做得亲和,正如当地百姓说的那样,它像一盘“炝土豆丝”,添料不多,操作简单,但却对大众的胃口,正所谓好吃不如爱吃。
记者了解到,《开心双休日》栏目开办10年来,历经4次调整和完善。在突出评剧这一主色调的前提下,力求形式更加新颖、活泼。栏目构成从单一的“戏迷评剧擂台赛”,增加了“走近名家听故事”、“跟专家学戏”、“评剧新苗”等板块。其效果如何呢?栏目的铁杆“粉丝”们告诉记者:“走近名家听故事”,让我们了解了许多评戏名家背后的“故事”,比如从当年在《刘巧儿》中扮演赵柱儿的张德福先生讲的“故事”中,了解到当时评戏小生的唱腔里没有“甩调”,张先生觉得不可思议,唱起来不过瘾。于是先“请客”再“请教”他的前辈李润石问原因,对方说:“咋不能唱,是没有那样的戏。”张先生茅塞顿开,回去就在《杨乃武与小白菜》里用了“甩调”,效果非常好,从此“甩调”便成了小生常用的唱法。他们还从李福安的“故事”里得知,旧社会的评剧艺人悲惨的生存状态。从刘小楼的“故事”里,得知评剧从草根文化发展成中国大剧种之一的变化……期期精彩的好“故事”,让戏迷对评剧艺术的发展有了诸多了解,从而“迷”得更深,爱得更“切”。
“跟专家学戏”也是戏迷们的最爱,《开心双休日》场场都有他们敬仰的大艺术家现场演唱。2005年10月,谷文月作客栏目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天戏迷们一直守候在现场门外,期待见到他们热爱的评剧艺术家。戏迷们爱艺术家,艺术家也为戏迷们所感动。栏目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戴月琴、小白玉霜是栏目组请的第一对艺术家,当时做完癌症切除手术不久的戴月琴,还在做化疗,但她听说宝坻开了一个评剧专栏,并请自己做嘉宾时,二话没说欣然前往。小白玉霜接到栏目组邀请后,老人激动不已,并表示:“只要是为弘扬评剧,不要任何报酬,不讲任何条件,随叫随到。”记者看到,每当艺术家们现场演唱时,台下的观众一半以上跟着“默唱”,那份满足和尽兴,无法用语言表达。
当然,最让戏迷感到激动的是,参加栏目活动,不仅可以听到大艺术家的演唱,还能得到他(她)们的指点。一位参加栏目擂台赛的选手说:“现在哪哪都向钱看,孩子一节钢琴课上百元,一节绘画课几十元,但栏目组请来的艺术家,不仅精心辅导指点,而且分文不收。”的确如此,前不久,记者在现场目睹了中国评剧院一级演员张秀云对演唱者的辅导。当时演唱者是宝坻马家店乡的张全艳,演唱的曲目是《水冰心抗婚》中的一段。“你的音色很好,唱得也放松,缺点是字不归音。评剧的特点是用普通话演唱,而且是亦唱亦说,所以唱的每一个字,都要按拼音的读法,有声母也有韵母,而且最后要归音,唱出来才饱满清楚。”说完,她立即做示范,但跟学时已不再只是一位演唱者,而是台上台下一起唱。她对另一位唱“大青衣”的表演者说:“大青衣最重要的是端庄,水袖不要多甩,只要眼神到了就行。”
王今旺局长说,名家们的加盟,极大地提高了栏目的收视率,但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评剧在一方百姓心中的分量。通过调查他们了解到,如今,西至河北廊坊、香河、大厂、三河,北京的通州,南至天津北辰、武清,东到河北玉田、丰润、丰南,北至天津蓟县,约700多万观众,经常收看《开心双休日》,而且积极参与栏目组织的活动与大赛……
什么是文化的力量?文化有怎样的凝聚力?通过在宝坻的实地采访,记者感触很深:《开心双休日》栏目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的作用力。文化的力量可以打动心灵,让人积极追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文化的凝聚力,可以让素不相识的人,成为朋友成为知音;同时它还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让平淡的生活变得精彩而丰富。
节目吸引了许多“娃娃票友”
热闹欢乐的节目录制现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