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记者收到唐山文化名人韩溪的来信。信中,韩溪告诉记者,12月10日,他赴廊坊市参加了由廊坊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沈阳评剧院、廊坊市艺术研究所三单位联合主办的“评剧一代宗师筱俊亭追思座谈会”,并作了题为《筱俊亭和唐山的情结——在筱俊亭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的讲话,以友人身份追忆筱俊亭其人其艺。

12月19日,韩溪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谈起筱俊亭的唐山情结。“筱俊亭生于1921年,长我11岁,我们一直姐弟相称。我这位老大姐今年11月4日去世了,她的去世意味着评剧第二代旦行辉煌创业时代的结束。”韩溪说,筱俊亭的艺术生涯长达85年,而她艺术生涯的基础正是在唐山奠定的;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艺术成就,离不开以开滦矿工为主体的唐山观众的支持。

真正的角儿

韩溪说,他和筱俊亭的初次接触,是在1987年。当时,筱俊亭早已是评剧界的知名艺术家,和沈阳评剧院的韩少云、花淑兰并称为“韩花筱”。那年,唐山市文联下属的影视协会和唐山电视台联合拍摄评剧电视连续剧《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是中国首部评剧电视连续剧,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洪影饰演李白。剧中有一位老妇,丈夫和儿子都在军中,她通过李白之口得知丈夫阵亡的消息。这一角色戏份不多,只有两段唱,剧组请66岁的筱俊亭扮演。

韩溪追忆评剧老旦行当开拓者筱俊亭

“当时我想,人家那么大的角儿,能来给洪影配戏吗?没想到她答应了。”韩溪说,当年,他担任《李白进宫》的作曲、指挥,按剧组要求,他们必须在8个晚上完成整部电视连续剧音乐和唱段的录音,而且是边练边录。“参加演出的评剧演员各有各的脾气和习惯,有的水平不高,但很难伺候。有时候,我们晚上8点开始,一遍一遍地录,一直录到凌晨两点才结束。”韩溪说,他和筱俊亭合作之前,着实有些紧张。

韩溪说,他请筱俊亭晚上8点半来录音,自己和乐队提前一个小时便开始准备、练习,他告诉全体乐师,演奏时一定要比平时更加认真。
筱俊亭到场后,韩溪说:“筱老师,这是咱们第一次合作,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努力当好绿叶,把您这朵红花衬托好。”筱俊亭和气地说:“韩老师,我没有要求,你让我怎么唱,我就怎么唱。”韩溪向筱俊亭示意话筒的位置,筱俊亭把一把椅子搬到话筒近旁,自己站到椅子后面,一只手扶着椅背,站得笔直,准备开唱。

试唱开始。

前奏响起时,韩溪说,当时他便感到心中一喜,“乐队的演奏比平时效果更好,听起来不像试奏,而像是正式演出。”为使伴奏更加准确,韩溪一边指挥,一边看筱俊亭。他观察筱俊亭的表情和动作,看她的眼神、口型和肩膀的耸动,看她扶着椅背的那只手如何紧握、放松,揣摩她的感情、速度、力度变化。7分多钟的唱段试录结束,录音场里每一个人都安静下来,几秒钟后,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筱俊亭老师合上双手,向大家致意。

“我至今忘不了筱俊亭的演唱,”韩溪说,伴奏一起,筱俊亭马上就进入状态,“她的眼神、表情、动作都非常到位,吐字清晰,火候适度,能宽能窄,收放自如,既能有棱有角又能缠绵不断,细微处很见功力,为这样的艺术家指挥,真是一种享受。”

第一次试唱一气呵成。听录音的时候,筱俊亭说:“乐队真棒,前奏一下子把我带进戏里了。不过,为保险起见,还是再录一遍吧。”第二次录音比第一次更加顺利。当晚不到10点,录音便结束了。筱俊亭和乐队一起来到唐山255医院食堂,她双手各拿一瓶衡水老白干,走到桌前把酒放下,微笑着说:“感谢大家为我伴奏,两瓶老酒,不成敬意,聊表寸心。”说完便向大家告别。

乐队成员打开了话匣子,边吃边聊:“什么是角儿?筱俊亭老师就是真正的角儿,一点儿架子也没有。”“是啊,给这样的角儿伴奏,干一宿都不累。”乐队里的贝斯手说:“这是我第一次感受中国戏曲的美,感觉比在交响乐团演奏还过瘾。”

“唐山是我的第二故乡”

“唐山是我的第二故乡。”后来,筱俊亭和韩溪谈话时说,“我这次‘回家’演出,比在别处演出更谨慎,唐山的观众不好‘伺候’。”筱俊亭说,自己是在唐山“摔打”出来的,她艺术风格的奠定离不开以开滦矿工为主体的唐山观众的支持。

1937年,16岁的筱俊亭来到永盛茶园。从1909年建成起,永盛茶园就成为评剧的摇篮,来看戏的观众,大多是开滦矿工。在这里,筱俊亭从跑龙套、演小角色起步,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当时,评剧流行“大口落子”,演员们都认为“没有高嗓成不了评剧名角儿”,而筱俊亭嗓音偏低,在剧团中不受重视。“筱俊亭说,有一次,她和名角儿花巧玲同台演《玉虎坠》,花巧玲声音高,台下观众鼓掌很热烈,她走低腔,没想到观众依然叫好。”韩溪说,筱俊亭告诉他,正是以开滦矿工为主体的观众给了她信心,她从那时起便决定发挥自己中音区丰满充实、低音区深沉有力的特点,按自己的方式演唱。

1938年,17岁的筱俊亭挂牌成角儿。到开滦林西矿国光戏园演出时,她因唱法与主流不合而受到同行排挤,但依然受到观众欢迎。演出结束后,常有几位矿工来到后台,和她聊天。“她说,她后来经常去林西矿演出,因为那儿的矿工很喜欢听评剧,场场满座。”当时,林西正被日本军队占领。一次,筱俊亭演出结束后,当地特务请她吃饭。“筱俊亭说,那顿饭吃了很长时间,特务也不让她走。当时她很害怕,只能借口说想上厕所,偷偷逃跑。”

1948年12月12日,筱俊亭再次到林西矿演出。那天,是矿工把解放军带进了林西。“筱俊亭发现,领着解放军进林西的,正是经常到后台和她聊天的一位矿工。军代表走过来,热情地向她伸出手,‘筱俊亭同志,你好!’谈话中,她这才知道,原来矿工中也有地下党。”
解放后,剧团编演了一些“解放戏”。“筱俊亭告诉我,正是在唐山,她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解放以后,她再也不必担惊受怕了。”

唐山观众最懂评剧

之后,筱俊亭进入沈阳评剧院,并与板胡琴师郑云亮一起,研究唱腔改革。当时,评剧中没有老旦这一行当,筱俊亭把京剧《杨八姐游春》、豫剧《对花枪》、晋剧《打金枝》等以老旦为主要角色的戏,按照评剧传统唱腔进行改造,创造了整套评剧老旦唱腔,筱俊亭也成为评剧以老旦为核心挑台唱戏的第一人。以筱俊亭为代表的筱派,不仅以低腔为演唱特色,表演风格也不同于京剧等剧种,非常质朴、平民化。

2008年,筱俊亭最后一次来到唐山参加评剧艺术节,从首届评剧艺术节开始,她每年都会回到她的“第二故乡”。白发苍苍的筱俊亭和韩溪一起,拜谒成兆才墓。“筱俊亭说,只有唐山有资格举办评剧艺术节,因为唐山观众最懂评剧。”韩溪介绍,每届评剧艺术节期间,每个观摩组都有一辆专用汽车,司机总会和观摩组成员讨论当天的演出情况:“今儿的戏唱得好,腔是腔,味是味,板是板,眼是眼。”“今天弦儿拉得好,可唱得一般。”“演员扮相不错,可唱得差了点儿,没唱出评剧真正的味儿来。”司机的“一句评”让观摩组成员啧啧称赞,可见在唐山,评剧拥有多么深厚的群众基础。

“筱俊亭说,演员是靠观众活着的,如果没有当年‘窑上’的矿工观众对她的支持,就没有她后来的成就。她还引用新凤霞的话,‘如果得不到唐山观众的认可,就算不上真正的评剧演员’。唐山观众的支持使筱俊亭有了自信,为自己的艺术生涯奠定基础,唐山观众的深厚情谊,使她终生难忘。”

韩溪追忆评剧老旦行当开拓者筱俊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