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一抱,却是母亲与5个儿子生死的离别。望儿归,却望不回那已为国牺牲的孩子们。在脉脉温情与民族大义之间,即便是最普通的中国百姓,最爱惜儿子的中国母亲,也终在民族救亡图存的决绝环境中选择了后者。

中国评剧院创排的《母亲》于2015年7月5日,习总书记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讲话一周年之际首演至今,已经成功演出了150场。在经过反复推敲与打磨之后,将于10月24日至25日,作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五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赴西安演出。

创作秉持人民情怀收获观众95%满意度

一位同是演出业界人士的观众胡先生曾在看完《母亲》巡演后表示,整部戏都让人泪流不止,“儿子们永别时吟唱给妈妈的唱段,让母亲的心在淌血”。

一年多的时间里,评剧《母亲》已经成功演出150场,在近20个省市完成巡演,收获了普遍九成以上的上座率。问卷调查显示,观众满意率达到95%,并赢得业界广泛好评。

评剧《母亲》所讲述的是北京密云地区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中国最普通的母亲邓玉芬,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将丈夫及5个儿子送上战场且均英勇牺牲。如何不落窠臼而又动情地讲述这个故事,是当时剧目主创最头疼的问题。

在筹备创作的一年中,《母亲》的主创团队在故事发生地反复采风,深入当地人民生活,最终编剧刘锦云从村头那座邓玉芬“盼儿归”的雕像延展开去,写就一部源自中国最普通母亲在面对战争时的真挚情感的散文诗。

让专家们称道的是,评剧《母亲》别具匠心地以倒叙形式,让母亲小儿子的灵魂超越阴阳界限作为讲述人讲述母亲的这一生。导演张曼君则以空灵而现代的舞台表现形式,直击人类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母与子,生与死。

有评论人士认为,剧中没有日寇士兵、日寇堡垒,只有温情脉脉却又心如刀绞的亲情,但足以形成对战争及侵略的有力控诉。

回顾评剧《母亲》创作,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表示:“我们体会到的是戏曲艺术创作要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要服从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既要有时代的内容,也要有时代的形式。”

据了解,评剧《母亲》先后被列为北京市2015年度重点剧目及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奖;入选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创作精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广纳良言下苦功

多次调整力求完美展现

从首演至今,评剧《母亲》已经在华北五省、华东及华中地区多省市完成巡演。而在剧目巡演的过程中,中国评剧院不断接到其他省市的巡演邀请。今年,评剧《母亲》在苏州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演出后,湖南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就向中国评剧院发出邀请,希望《母亲》参加今年9月份在长沙举办的“雅韵三湘优秀舞台精品剧目”展演。《母亲》在演出当晚让长沙观众度过了心潮澎湃的不眠之夜。

对于中国评剧院来说,巡演并非为了商业利益演出,而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与观众交流的机会,更是剧目日益精进的良机。在每次巡演结束后,中国评剧院不仅会向观众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监测基层观众对这部剧目的口碑和建议,还会以专家座谈会的方式,吸纳演出业内人士的真知灼见,取其精华并反复打磨。

今年5月,《母亲》在音乐及剧本上进行了较大改动,更显精炼,更突出抗战胜利后母亲与亲人超越阴阳界限相聚,却又无奈看着亲人灵魂远去的一幕。这让整部剧目节奏更加明快,主题情感更加突出。据介绍,这次调整的动因,正是此前听取了观众的意见。

不仅如此,中国评剧院不愿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带给观众的感受。在一次专家座谈会上,一位专家提出,在结尾母亲看着渐行渐远的亲人时,背景是大家庆祝抗战胜利,以哑剧的形式反衬母亲内心的情感。但背景演员们嘈杂的脚步声又有些喜庆之感。导演张曼君随即记下了这一建言,在后来的排练中,她要求演员们放轻脚步。

就在参加中国艺术节之前,中国评剧院还针对《母亲》的布景及灯光进行了一次微调,力求舞台更加灵动、现代,富有张力。据介绍,《母亲》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已进行了两次大型调整,近30次小修小改,而多数修改均来源于观众及专家的建言。

一位业内人士已经看了4遍评剧《母亲》,他坦言,看一次爱一次,每看一次,都能发现这部剧的进步之处。他曾经提出的建言,也被中国评剧院所采纳。“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我也已经没有更多建议了。”他说。

青年骨干担当主力

要立戏更要出人才

排演《母亲》,中国评剧院大胆启用了大批青年演员。主演母亲的王平40多岁,而饰演母亲B角的郑岚则是“80后”演员。不仅如此,剧中不少角色甚至起用了“90后”年轻演员,其中有些人在其他剧目中甚至没有一句唱腔或台词,有的则仍是艺术院校的在校学生。

“很难想象,如此一出大戏却是这样的阵容。”在立戏之初,导演张曼君曾对这样的阵容表示质疑:投入如此巨大的剧目,为何不用成熟演员?不过,在随后长达数月的排练中,她则感叹于青年演员们的敬业与刻苦。

中国评剧院则有着更加长远的计划:不仅要立好戏,还要通过好戏出人才。老一代艺术家终将离开舞台,新一代演员的培养迫在眉睫。“我们希望通过精品剧目创作、经典剧目传承,培养一批有社会知名度的青年人才,并在年轻的演员中挑选出佼佼者作为人才储备。”中国评剧院副院长侯红介绍,如今王平等一批演员的知名度以及口碑都直线上升,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年轻演员中,中国评剧院已经发掘出不少后备力量。

在中国评剧院看来,以经典、高标准的剧目,让年轻演员甚至是在校评剧专业学生,深切感受到评剧艺术的魅力所在,才能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让评剧这个剧种继续发展下去。为了让年轻演员更好地演出,中国评剧院也下了苦功夫。

“艺术源于生活,但‘80后’‘90后’演员多成长在大都市中,需要补的功课很多。” 一直关注《母亲》创作的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吕先富介绍,在二度创作中,多次组织导演、编剧给演员讲解抗战史;在解读剧本时,又组织演职员带着任务走进英雄母亲生前的村庄、战斗过的深沟山头,走到百姓中间去,认真观察、细心体会父老乡亲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动作,用真心、真情去感悟、去理解,再通过艺术上提炼和加工,从“心里有”最终达到“台上有”。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裴福林认为,评剧《母亲》已经堪称近年来评剧艺术高峰之作。“好的剧目,投资进去之后,戏立住了演下去了,还培养了演员,培养了团队,提高了院团的知名度,我觉得太值了。”

近年来,中国评剧院在优秀人才培养上,不止体现在《母亲》这一部剧目中。该院恢复了不少传统经典剧目,并多以“老带新”的形式,让青年演员感受评剧艺术精髓,从而提升自身演唱水平及舞台表现力。

为现代新戏创作积累宝贵经验

堪为戏曲创作范例

一位观众在观看评剧《母亲》后如是写道:全剧场景切换时空流转如此之妙,没有为发展剧情而突然冒出来的刻意。戏剧结构严密,舞台节奏营造诗化流美,仿佛大片,让人迷醉。音乐气势磅礴,体现了评剧本身的质朴。大家在自由巧妙的时空转化中迷醉,在高潮迭起的悲情中掬泪,在正能量的洗涤中振奋。

评剧《母亲》自构思至今仅两年有余,而随着剧目的日臻完善,《母亲》的成功之处也成了戏曲行业争相剖析的经典范例,相关文章不计其数,并作为全国舞台艺术创作的一个标杆,于今年9月2日参加了由中宣部主办的全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与全国文艺工作者交流评剧《母亲》的创排经验。这部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之作、引领之作,为戏曲行业打造现代经典新戏标杆积累了宝贵经验。

专家们表示,《母亲》为业界提供了讲述英雄故事的新借鉴:“通过文艺美学将深邃的哲思贯穿在最动人的故事之中,取代以往僵化呆板的单向灌输。回归人类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源头,寻求关于人性中最深沉的共通之处。”

对于现代戏的创作,王亚勋认为,传承是根本,创新是生命。在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戏曲应在尊重传统、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戏曲艺术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不仅如此,在《中国戏剧》主编赓续华看来,《母亲》的标杆意义在于其形成的社会效益。一部戏真正有人看进去,从中获得教育,其所形成的社会效益将长久地留存下来。“《母亲》就做到了这一点,我所感受到的是百姓那种由衷的喝彩,而老百姓真正喜欢的东西才称得上是精品佳作。”

回音壁

徐新华(江苏盐城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原盐城市剧目工作室主任):中国评剧院的《母亲》自由开放的叙事结构,大气恢弘的场面铺排,酣畅淋漓的声腔,入骨入心的表演,征服了剧场里所有观众!掌声雷动,怎一个震撼了得!剧终人不散,所有慕名而来的人无不折服。走出剧场,我听身边有人说:想挑点刺都难,没有一个不称职的演员……

王阳娟(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看完戏以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演员把导演的理念在舞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青年演员个个唱、演俱佳,主演王平演唱得太好了。我感觉该剧像很漂亮的大片在舞台上呈现,让我们振奋,让我们向往,这是在歌颂一种正能量。感谢中国评剧院把好戏送到湖南,演出完我发演出照片到微信朋友圈,点赞已经刷屏了,我想这就是湖南人民对中国评剧院的认可、欢迎、认知。

王笑林(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晋剧艺术网顾问):在欣赏《母亲》的时候,既看到了评剧艺术的过去,也感受到了评剧走到今天的温暖;既发现了戏曲艺术传承,也看到了戏曲走向未来的蓝图。《母亲》中的对白很少,所有人物的情感都是靠唱腔表现出来的,这些唱段的出现丝毫没有减缓戏剧情节和场面的进展,现代舞台艺术的快节奏的手法在剧中有了恰如其分的展露。就连抗战胜利的场面,也是用无声的人物动作出现,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赵惠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母亲》在艺术上的探索和突破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供研究和思考的课题,也彰显了中国评剧院一贯坚持的以演现代戏为主的传统和优势。演员随时在心理和现实两个不同的空间跳进跳出,还要在歌舞中准确诠释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把握戏剧情节的发展。

胡卫(江西省南昌市演出公司经理):《母亲》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的戏剧,经编、导、演独具匠心的编排演绎,终于打造成了一部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舞台艺术经典。儿子们永别时吟诵给妈妈的唱段让母亲的心淌血,也让观众流泪不止。导演的手法、灵感是神来之笔。一把板胡糅进恢弘的交响乐,彰显出评剧的特点和韵味。整部戏现实、浪漫、激情,让人享受。

截至目前,评剧《母亲》全国巡演遍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湖南、江西等地近20个城市,累计演出150场,观众达8万余人次。它如泣如诉的情感表达,如诗如歌的舞台呈现,受到南、北方观众热烈欢迎。

评剧《母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