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音乐史简述(一)
陈钧

〔博主按〕前者在新浪微博里,一些年轻的评剧爱好者希望我把评剧的历史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里我把我在《中国评剧发展史》中关于评剧声腔音乐部分的文字简单地梳理和删节(因为这里无法显示谱例)后发表在博客,希望能够满足大家的需要。

我以为说到戏曲剧种和剧种史,首先应当说明的是戏曲剧种除去评剧等极少数剧种外,大概基本上在1950年代以前均以声腔作为称谓。比如京剧称之为皮黄;河北梆子统称为秦腔或梆子腔;昆剧称为昆腔;弋阳腔在北京称为高腔等等。清代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即指昆腔、弋阳腔、柳子腔、梆子腔。因此戏曲剧种的艺术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它的声腔音乐史。

在以往的评剧史著述中,内容基本上包括艺人小传、班社史、和不太完整剧目史。我觉得对于戏曲艺术来说剧种史应当是艺术本体的发生、发展史,艺人、班社、剧目史的内容应当是对于艺术史的说明和补充。中国戏曲剧种艺术的形成一般来讲是基于声腔音乐的,应当说艺人小传、班社史、剧目史如果不能与声腔音乐史相联系,对于剧种史来说则失去了它们大部分的价值。

我在下面的评剧音乐史简述中,前面关于莲花落的部分,大家可以看我博客前面《莲花落音乐研究》绪论中的内容。1950年代后部分,大家可以看前面博客《近50年评剧音乐发展概述》的内容。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评剧音乐史简述(一)

陈钧

第一部分、西路莲花落的发展

一、秧歌与卫梆子的盛行

1.清代秧歌的盛行

明末清初,秧歌在民间成兴隆之势。多种民间舞蹈每逢民俗和宗教节日,或集中于广场、市集,或串街走巷各展风采。秧歌、花鼓等歌舞作为民间花会中的节目,深受百姓们欢迎。当时民间花会中有各种秧歌,如:地秧歌、高跷、龙灯、舞狮、旱船、霸王鞭、小车会、法鼓、竹马、中幡、碌碡会、跨鼓、采茶舞、莲花落、鹤龄会、凤秧歌等等,多至四五十种。这些秧歌风靡一时,吸引了社会各界百姓。清代北京有许多竹枝词描写了秧歌流行的盛况:“秧歌初试内家装,小鼓花腔唱凤阳。如蚁人群拦不住,纷纷挤过蹴球场。”(袁启旭)“秧歌忽被金吾革,袖手游春真可惜。留得凤阳旧乞婆,漫锣紧鼓拉游客。”(孔尚任)“花鼓秧歌不绝声,金钗撇下迷归路。”(曹源邺)“赛会时光趁踏青,记来妾住凤阳城。秧歌争道鲜花好,断肠冬冬打鼓声。”(李声振)天津也有描写秧歌的诗篇:“津门好,灯夕乐忘归。几队秧歌喧月上,满城花爆乱星飞,柳翠大头围。”(樊彬)京津一带秧歌之盛行,由此可见一斑。

秧歌“是一种复合体的艺术。秧歌很少单独存在,大都与小车、旱船、花灯、打连厢、打花棍、莲花落、霸王鞭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演出。”[1]秧歌也“是一种过渡性的艺术形式,不断地发展变化。从只有锣鼓伴奏的民间舞蹈,发展为歌舞表演的民间小唱;再进一步形成比较成熟的载歌载舞的形式;到分扮人物的小型戏曲,一直在不断变化,往往几种形式同时存在。”[2]民间流行的莲花落即是秧歌中的一种类型。艺人们一直以“九腔十八调”来标榜莲花落音乐的丰富多彩,即是说在莲花落表演中除去莲花落音乐系统的唱调外,还包含着多种民间小调。这些民间小调的存在正说明了莲花落与秧歌之间的种属关系。

清代中叶,莲花落在北方和其它秧歌一样已发展到对口、彩唱阶段,并开始出现了小型戏曲的形式,这即是作为秧歌属性的莲花落艺术在彩扮莲花落阶段所出现的拆出戏。这种拆出小戏在1890年以前,已经广泛流行于华北一带了。正如娱园老人在《释莲花落》中所说的,大约庚子(1900年)以前,在天津和唐山包头落子馆就已经十分活跃,且“颇夺坤书馆及戏园之生意”。从音乐上看,当时除去一般民间小调外,在对口、彩唱的莲花落表演中,就有了如宫、角两种调式的〔数唱莲花落调〕、〔喇叭牌子〕、〔梆子高腔〕、〔糊涂调〕、〔平腔〕等两种板式的六种唱调。这六种唱调为莲花落拆出戏的诞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初具戏剧性的音乐。在莲花落拆出戏中,一旦一丑的装扮和表演,以及表演时所使用的扇子、手绢等道具,都与秧歌及其小戏相同。这些也显示出早期莲花落拆出戏本身的秧歌属性。西路莲花落艺人开始学唱莲花落时和西路莲花落班社组成初期,他们所演出的拆出戏即是这种莲花落拆出戏。

2.卫梆子的盛行

清光绪初期,流行于河北一带的梆子腔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据《天咫偶闻》载:“光绪初忽竞尚梆子腔,其声至急而繁,有如悲泣,令闻者生哀。余初自南方归,闻之大,然士大夫人人好之,竟难以口舌争。”此时梆子腔尚处于直隶老派、山陕派时期,统称为京梆子。其腔调对山陕梆子尚有较多地保留。此阶段梆子腔曾风靡一时,但后来由于山陕味道逐渐减少,演唱、表演中高亢、粗犷的风格渐不合文人士大夫以及在京山西籍人士的口味,至光绪末一度衰落萧条。如陈彦衡在《旧剧丛谈》中所说:“当时徽班之外有梆子班。清季北京银号皆山西帮,喜听秦腔,故梆子班亦极一时之盛,……惟山西老角日见零落,渐以北直梆子掺杂其间,不免江河日下矣。大抵梆子戏剧多鄙俚嘈杂,少文静之趣,故为缙绅先生所不取,不能与二黄争衡,而终归于淘汰欤。”

正当京梆子日渐衰落之时,以女伶为代表兴起于天津的的卫梆子代之而起,使梆子腔再度兴旺起来,一发而不可收拾。罗瘿公在《菊部丛谈》中写道:“京师向禁女伶,女伶独盛于天津。庚子联军入京后,津伶乘间入都一演唱,回銮后,复力禁矣。”易顺鼎在《哭庵赏菊诗》中亦写道:“京师歌舞连津畿,女伶日盛男伶微。女伶歌台已六七,男伶歌台仅三四,其中似有天时人事相转移。”卫梆子兴起后,梆子腔红遍京、津、河北、东北各地,无论在戏剧形式、音乐、表演各方面均对莲花落拆出戏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清末京津一带流行哈哈腔,有些哈哈腔艺人后来加入了莲花落班社,因此,哈哈腔的剧目、戏剧形式、和音乐也可能会对西路莲花落的产生具有某些影响。据说西路拆出戏中《孙继皋卖水》、《杨二舍化缘》、《孤存打鸟》、《夜宿花亭》、《单宝童投亲》、《窦娥冤》、《铁莲花》等戏就是吸收哈哈腔的剧目。

二、西路莲花落的形成和发展

大约在清同治、光绪之交,京、津周围宝坻、香河、三河、蓟县等地区秧歌小戏盛行,莲花落的对口、拆出小戏也遍布各地,如宝坻县的杨掌班、九合班在当时都是规模较大的莲花落班社。这些班社在多年的活动中,培养了如乐不够、金叶子、王仲元、韩九龄、王方、马喜顺、李方、张来、歪脖红、马三、马四、史春鲜、一朵花、王守成等大批艺人。大约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前后,这一带莲花落班社中的艺人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一方面对〔平腔二六板〕做了进一步完善,使之在结构上更适于拆出戏的演唱;另方面把地方语音融入演唱中,这样,莲花落拆出戏在这一带开始表现出某些与众不同的特色。

1893年,乐不够、金叶子、韩九龄、马三、马四、王方、李方、史春鲜、张来、王殿佐等人组成班社,进入北京东安市场演唱。当时他们演出的小戏有《小姑贤》、《借女吊孝》、《赵连璧借粮》、《安安送米》、《摔子劝夫》、《丁香割肉》、《冯奎卖妻》等。随之才开始编演《孙继皋卖水》、《小王打鸟》、《王二舍化缘》、《花亭会》、《单宝童投亲》、《铁莲花》、《老少刘公案》、《窦娥冤》等规模较大的戏。

后来,挑帘红、柳叶红、歪脖红、露水珠、小元宝、孙凤岗、四月鲜、小蜜蜂、张书堂等艺人也陆续来到北京。这一时期莲花落在北京非常受群众欢迎,常演出于天桥、什刹海、月坛等处。

1896年前后,以金叶子、乐不够、挑帘红为首组成莲花落班社进入天津,演出于侯家后、天后宫等处。此时期这些莲花落班社经常来往于京、津两地,冀东一带的莲花落艺人马虎庭、杨柳青、金银花、孙凤岗、张百龄、张百顺、朱景贤等人亦经常搭入上述班社参与演出。

清末以来卫梆子在河北一带盛行,据说著名梆子班社永胜合班就是在宝坻成立的,上述莲花落班社中的许多艺人如四月鲜、马喜顺、刘宝山、柳叶红、马学庸、马学礼、小蜜蜂等均学过梆子,由于这样的原因和艺术背景导致了这些莲花落班社中的艺人们不断把梆子腔运用于莲花落拆出戏演唱中,于是出现了一种以卫梆子〔二六板〕加以变化形成的唱腔——〔西路二六板〕。久而久之,〔西路二六板〕唱腔逐渐成为了这些莲花落拆出戏中演唱的主要唱调。从此,这一带莲花落班社所演唱的拆出戏开始与其它莲花落班社演唱的拆出戏在音乐上有了明显的区别,这则意味着在彩扮莲花落中一个新的艺术品种——西路莲花落诞生了。从时间上看,西路莲花落的形成当在二十世纪头五年间(1900-1905年间),因为只有在这一时期当卫梆子音乐初步形成并且相对稳定后,西路莲花落艺人们才可能吸收卫梆子〔二六板〕的旋律和结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西路二六板〕唱腔,使上述莲花落班社的拆出戏产生了与众不同的个性,从而导致西路莲花落的诞生。虽然宝坻、香河、三河、蓟县等地区,以乐不够为首的艺人们组成的莲花落班社,后来创造了西路莲花落,但在〔西路二六板〕尚未出现的1900年以前,他们的班社和所演唱的莲花落拆出戏均不能视为西路莲花落。西路莲花落继承了彩扮莲花落末期的拆出戏形式,进而又发展了这种拆出戏形式,这种发展才是西路莲花落在艺术上能标新立异的本质之所在。

当西路莲花落形成大约五六年后,在冀东一带又形成了一种东路莲花落,东路莲花落艺人任连会、成兆才等编写了许多新的拆出戏剧本,其中一些结合社会现实的剧目深受观众欢迎,因此,东路莲花落在剧目建设上是西路莲花落无法企及的。另外,女艺人的加入也使东路莲花落在艺术市场上占据了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西路莲花落拆出戏逐渐衰落了。后来,他们虽然在演唱中吸收东路莲花落拆出戏和评剧唱腔,但仍无法挽救西路莲花落衰败的命运。大约在二十世纪30年代,西路莲花落最终消亡了。

1958年,中国评剧院的艺术工作者们对以西路莲花落拆出戏为基础发展西路评剧,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他们请来了小蜜蜂、四月鲜、郭启荣等三四位西路莲花落艺人,传授西路莲花落拆出戏音乐和剧目,并排演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孙继皋卖水》、《顶锅》、《三女除霸》等戏。这些西路剧目的挖掘在当时虽然受到欢迎和肯定,但一方面由于老艺人所传授的西路拆出戏唱腔大多是二三十年代西路莲花落吸收东路莲花落音乐和评剧早期音乐所形成的唱腔,虽有特点,但终与评剧音乐在形式和风格上联系密切;另方面由于在评剧形成的过程中,西路莲花落的唱腔音乐已被东路莲花落和评剧所吸收利用,评剧声腔音乐中已经包含了西路莲花落音乐成分,因此,以这样的唱腔作为一个剧种的音乐,在戏剧表现力和艺术风格上显然是不够的。西路莲花落的挖掘和整理对于评剧艺术的发展来说是积极的,但西路评剧终不能以独立于评剧以外的一个剧种存在和发展下去。

三、西路莲花落艺人和剧目

1.西路莲花落主要艺人简介

乐不够 (约1870-卒年不详)本名刘存德,又称“人人乐”。天津市宝坻县人。工丑。幼时在本地杨掌班学唱莲花落,1890年前后弃农从艺,与金叶子、韩九龄等组成莲花落班社演唱拆出戏。1893年该班社进入北京,演出于东安市场。1896年带班进入天津,演出于侯家后、天后宫一带。乐不够嗓音洪亮,演唱泼辣火炽,表演生动活泼、诙谐风趣。代表剧目有《赵连璧借粮》、《顶锅》、《摔子劝夫》、《小姑贤》等。

金叶子(约1874-1927)本名来凤仪,又称“西来顺”。天津市宝坻县人。工旦,后改小生。幼时入本地杨掌班学唱莲花落,1890年前后弃农从艺,搭班演唱莲花落拆出戏。此间曾向梆子艺人小茶壶学唱梆子。1893年以后在京津一带演唱拆出戏颇有名气。金叶子嗓音条件好,高音漂亮,人称“金嗓子”。他做戏认真,表演技巧较高,会戏很多。代表剧目有《夜宿花亭》、《蜜蜂记》、《铁莲花》、《刘公案》《孙继皋卖水》等。

小蜜蜂(生卒年不详)本名张秀峰。京北密云县人。工旦。12岁从梆子艺人黄作樵学唱梆子青衣,后从柳叶红学唱莲花落。16岁入京北尹春龙的梆子、蹦蹦两下锅的二合班。后搭莲花落班社演出。因唱《蜜蜂记》出名,遂称“小蜜蜂”。他22岁进北京在月坛、隆福寺、白塔寺、什刹海等处演出,三十一二岁随四月鲜赴石家庄、阳泉一带演出,后回北京,改行说书。

人人乐(生卒年不详)本名曹普。蓟县人。工彩旦。在西路艺人中年岁较大,据说西路拆出戏唱腔中“哎衣嗨呀”甩腔,就是人人乐创造的。

刘宝山(1886-1966)天津市宝坻县人。工彩旦兼丑。16岁拜梆子老生金茶壶(张月庭)学唱梆子。19岁因嗓音闷哑,回家务农。后遇莲花落艺人金叶子,遂改唱莲花落,并随金入莲花落班社进入天津演出。1915年后东路平腔梆子戏在天津打响,西路莲花落日渐衰落,刘宝山加入了东路警世戏社头班改唱东路莲花落。后评剧女伶崛起,刘边演出边收授女徒,1925年前后则主要以授徒为业。1931年曾在北京与宋殿芳等人演出西路拆出戏。1937年后刘离津回家务农,此间自编反映抗战的剧目。1950年与其子刘小楼离津赴哈尔滨。

柳叶红(1898-1968)本名刘子琢,又名刘玉。天津市蓟县人。工旦。幼时曾学唱莲花落,8岁入本县六太和班学唱梆子,14岁出科,16岁赴大连演出。后改唱莲花落,1916年与刘宝山等在天津演出。1920年前后柳叶红曾赴张家口、北京演出近10年。1929年重返天津,改唱评剧。1935年赴南京组建凤山戏社,后又在郑州、西安、宝鸡组建评剧班社,亦参加京剧班演出。1949年在青海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1952年转业还乡,同年在蓟县组建新生剧社,该团1956年改为蓟县评剧团。

王殿佐(生卒年不详)香河县人。工青衣。因唱戏不惜力气,人称“拼命王”。他曾在香河县带出了一批莲花落艺人。

四月鲜(生卒年不详)本名格秀海。满族。工旦。早年学唱梆子,后改唱莲花落。

马虎庭(1884-1960)又名马奎,艺名月牙红。丰润县人。工旦。12岁入莲花落、梆子两下锅班社,从王存义(又名王存海)学唱莲花落。1901年随孟广武的“广盛合班”进入天津演出,后经常与在津的西路艺人合作,红极一时。1935年随评剧艺人钰灵芝赴上海等地演出。代表剧目《张彦赶船》、《吴家花园》、《二美夺夫》等。

挑帘红(生卒年不详)蓟县人。工花旦。与金叶子等合作多年演出于京津一带。代表剧目《高成借嫂》、《借女吊孝》等。

东来(生卒年不详)保定人。工旦。原为哈哈腔艺人,后改唱莲花落。曾收授不少徒弟。

滚地雷(生卒年不详)本名赵震海。蓟县人。曾在京津一带演出,收授不少徒弟学唱莲花落。

京津一带演唱西路莲花落的艺人还有张书堂、郭启荣、郭启富、红菊花、韩华庭、露水珠、莲花心、撒金红、金蝴蝶、马喜顺、王方、张来、胡椒面、王仲元、王守成、歪脖红、马学庸、刘相霖、刘祥瑞、马学礼、宋殿芳、李宝泉、寇文质、金蝈蝈、张金红、李忠、杜鸿宽、马云、杨柳青、白菜心、小元宝、一朵花、李相霖、张福堂、杠子红、苹果红等等。

2.西路莲花落主要剧目

西路莲花落拆出戏主要剧目如下:

《小姑贤》、《借女吊孝》、《安安送米》、《赵连璧借粮》、《摔子劝夫》、《孙继皋卖水》、《杨二舍化缘》、《孤存打鸟》、《夜宿花亭》、《单宝童投亲》、《窦娥冤》、《铁莲花》、《小姑不贤》、《丁香割肉》、《冯奎卖妻》、《老少刘公案》、《巧夺冤》、《郭巨埋儿》、《蜜蜂记》、《告金扇》、《杀子报》、《拾万金》、《何氏女卖身》、《继母打孩子》、《红凤传》、《三节烈》、《花魁从良》、《李香莲卖画》、《合凤裙》、《小过年》、《白玉楼画画》、《二度梅》、《高成借嫂》、《老妈开》、《刘云打母》、《九巧传》、《丁三扫雪》、《杀小白薯》、《王汉歧投亲》、《顶锅》、《余塘关》、《王小赶脚》、《蓝桥会》、《卖子孙贤》、《秦雪梅吊孝》、《美凤楼》、《刘翠屏哭井》、《李桂香打柴》、《十粒金丹》、《双婚配》、《莲花庵》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