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有市场,心里有农民 静下心,扎下根,黄土就能变成金!
赵德平上任的时候,是剧团最困难的时候。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戏曲一步步滑坡,观众越来越少。大厂评剧歌舞团(前身是大厂文工团)也不例外。最惨的是1981年春节前夕,在县礼堂演出《花为媒》,两元钱一张的票才卖了7张,演出只好取消,剧团也不得不解散。
如何走出困境?如何生存发展?这是摆在团长赵德平面前的第一难题。此时的文化市场正经历一场变革,农村生产队、公社已经解体,家庭重新成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文化市场的消费者中,农民占了大多数。改革开放后,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的欣赏水平、习惯,与传统农民不能同日而语了。评剧集大成者成兆才的艺术之路给了赵德平很大的启发,一个剧团必须为农民服务才能长盛不衰,剧作家必须表现当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才能成功,从《杨三姐告状》到《刘巧儿》莫不如此。
赵德平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不是观众不喜欢戏曲艺术了,而是我们做得不好。“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越演观众越少,越演市场越小。赵德平思想首先解放了,他把搞企业的办法嫁接到剧团改革上来,根据演出市场观众的欣赏需求调整人员和上演的剧目结构,向农村这个大市场要效益。此后,剧团制定了“三为主”的办团方针,即“队伍以中小型为主,演出剧目以现代戏为主,服务对象以农民为主”。为方便农民看戏,他们先后投资几十万元,研制了三个适应不同场地演出的流动舞台,上有棚,下有座,自带发电设备,演出风雨无阻。
赵德平每创作一个节目,首先考虑农民爱看不爱看。用他的话说就是“眼里有市场,心里有农民”。正是这种市场意识,使他一提起笔来就想到观众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由于他善于研究观众的心理,他的作品常常能“一下子捅到老百姓的心窝子上”。赵德平说,“以前是‘我演什么你看什么’,现在是‘你看什么我演什么’,你必须适应老百姓的这个需求,你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
1983年创作的大型现代评剧《嫁不出去的姑娘》参加全省文艺汇演,结果一炮走红,包揽了全部奖项,在北京长安大剧院等地演出33天,并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创造了当年戏曲电影卖座之最。这部戏也成为赵德平的成名之作,上演了千余场,创收逾百万元,全国有25个省市的近300个剧团移植了这一剧目。
从此,赵德平一发不可收拾。又创作演出了反映农村党风问题的《啼笑皆非》、呼吁保障妇女正当权益的《罪人》、透视干部制度弊端的《男妇女主任》、描述妇女解放思想历程的《大门里的媳妇》,以及反映新时期干群关系的《水墙》等8台大戏,小品《哭七爷》、《不平静的夜》、《真假赵丽蓉》等数十个短剧小品。大厂评剧团的艺术触角逐渐延伸到政治、经济、道德、法制、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广泛的领域,但因为都烙了一个大大的“农”字,总是让广大农民喜闻乐见。这些作品在充分发挥戏曲艺术之长的同时,还加入了许多当代艺术元素。作品一搬上舞台,立即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赵德平说,“农”字是金,只要平下心,扎下根,黄土就能变成金!
赵德平的团在广袤的沃野上走一地红一片,成为全国艺术院团学习的一面旗帜。中宣部、文化部、省委、省政府对这个小小的县级剧团进行表彰,并多次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号召全国的院团向它学习。2003年12月,在首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表彰会上,该团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最高荣誉奖——— 特别贡献奖。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评价大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