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评剧人李志远近日发起演出众筹,为20位评剧老艺术家举办公益演出,但如今众筹时间过半,7万元演出款的众筹效果却不够理想。同京剧、越剧等戏曲剧种一样,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评剧同样受经济、地缘、人文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面临着传承难的问题,而当大量的老一辈评剧艺术家无法继续活跃在舞台上后,评剧又该如何吸引年轻观众进场?
现状:陷传承困境
起源于河北地区的评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并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50-80年代是评剧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少经典演出都出现过万人空巷的情形。但是随着新兴演出类型涌入市场,不少老戏种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评剧也不例外。
有着百年历史的评剧,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花为媒》、《秦香莲》、《杨三姐告状》等经典保留剧目以及《回杯记》、《良宵》等改编戏,但由于缺少拓宽演出市场的专业运营手段,很多优秀的评剧剧目都没有与观众见面的机会。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评剧的演出市场就开始萎缩,全国评剧专业剧团从鼎盛时期的几百个减少到如今的几十个。”演出行业人士杜敏表示,如今评剧的发展受到经济、地缘、人文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国内的专业评剧团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但是这些院团同样面临着演出队伍青黄不接、资金投入不足、演出硬件设备陈旧等问题,“评剧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断档,不少评剧门派的唱腔、剧目都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
方式一:老剧带新人
“一个剧种的传承说到底其实是人的传承。”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陈子度表示,评剧作为靠口传心授延续的艺术,人既是技艺载体,又是传承主体,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关系到一个剧种的兴衰。而评剧演员的成长过程漫长而艰辛,需要在大量团体实践中逐渐掌握表演精髓,在此情形下,非常需要依靠老一辈艺术家的“传、帮、带”来加强评剧传统的继承,通过经典剧目提升青年演员的演出水准。
9月6日,由中国评剧院演出的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评剧经典保留剧目《秦香莲》全国青年人才培养”进行汇报演出,参加本次培训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11个评剧院团、艺术院校,并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和舞台实践经验的37名评剧从业者。《秦香莲》作为中国评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承载着评剧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智慧和艺术精髓,在白派传人匮乏和白派艺术亟待继承的当下,培养年轻的白派演员显得尤为重要。《秦香莲》作为白派代表剧目,同时也是评剧事业黄金时期的艺术结晶,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价值。
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年轻演员的培养外,目前活跃在评剧界的编创人员基本年龄偏大,各现存评剧院团,编剧、导演、唱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的队伍配备很不完善,人才全方位缺乏,也是评剧发展急需突破的瓶颈。
方式二:题材现代化
评剧诞生之初就是因为贴近生活而获得观众的喜爱,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是评剧最为显著的艺术特点,也正是因为评剧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然而,很多评剧剧目所讲述的故事与当今的时代相去甚远,因此剧目内容创新也是评剧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关键。
在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戴月琴看来,评剧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不仅能演绎古典故事,还可以很好地诠释现代戏,因为评剧的演唱风格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所以各类演出题材都能够驾驭得了,“优质的评剧演出很受市场的欢迎,因为非常容易理解,例如获得文华大奖的《母亲》,就是一个现代题材的评剧”。
有从业者认为,评剧在保留本身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应使剧目编排更加符合观众的口味。与市场接轨是评剧文化的一大走向,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在新形势下,文化对观众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一定要正本清源,多排戏,排好戏,用高质量的作品对接观众,才能让更多的人为评剧“点赞”。(记者/卢扬/王嘉敏)
(摘自 《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