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轻人,一代老演员,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梨园佳话。”这是李志远在众筹过程中最深的体会。

这次的众筹是为了圆梦,圆20个评剧老艺术家的梦。李志远等四个年轻人打算用筹集到的资金替老艺术家们办一场“公益演唱会”,留一份宝贵完整的影像资料,也为后代人研究评剧提供一份资料。

8月29日,李志远等四个年轻人开始发起众筹,众筹目标金额为7万元。截至昨日15时19分,筹得金额为15055元,距离众筹结束还剩25天。

《花为媒》与“戏为媒”

“接触到那些老艺术家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他们想要传承这门技艺的诉求。”李志远,23岁,酷爱评剧,在学习评剧的过程中,结识了一批评剧老艺术家。

李志远说:“每个人都有传承、继承的责任。”于他而言,评剧是一种热爱。5岁时,李志远开始接触评剧,但只是喜欢剧里面的服饰,“觉得挺华丽”。14岁时,他在网吧里真正喜欢上评剧。

“别人是玩游戏上瘾,我是听上瘾了。”同龄孩子在网吧玩游戏,李志远就在一旁听评剧。《花为媒》是他在网吧里听到的第一部评剧,被赵丽蓉老师饰演的“媒婆”阮妈这个风趣而不庸俗的角色所吸引。这首关于“掉包姻缘”的戏曲让李志远真正喜欢上评剧。没事儿就看着录像、听着磁带学评剧。

他大专学的是地质勘探,毕业后也从事这个。这份工作出外时间长,有时在深山里面一待就是七八个月。“当时的娱乐活动就是听戏。我提前把戏曲存到手机上,什么戏我都听。”2016年李志远辞职,做了婚礼主持人。

但他仍然关注评剧,“可能是痴迷吧,我喜欢搜集评剧传统剧目,然后知道认识了些老艺术家。”去年,和另外三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拍即合,李志远他们开始张罗着办一场公益演唱会,完成21位老艺术家们想要传承评剧的愿望。

老艺术家们等不及了

“举办公益演唱会的想法不是突然就有的,是潜意识里就有的。我们能感觉到老艺术家们想要传承技艺的诉求。”当时,这四个年轻人为此四处奔波,拉赞助,可是依然凑不齐开演唱会的资金。

“去年,我们几个人一直拉赞助,基本上没人支持。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们,说: 凭你们这几个年轻人还能干这个,不就是想骗钱 。”去年11月初,他们终于拉到一个赞助人,但后来赞助人考虑到老艺术家们的身体状况,担心在赶往剧场或者表演的时候发生意外,建议公益演唱会换成青年演员表演。

“这不符合我们的初衷。我们是想记录,想传承。”李志远他们不同意,失去了赞助的机会。

“没事儿,咱们明年再弄。”一位老艺术家宽慰他们。这名老艺术家86岁,新中国成立前自己带着班子唱戏,一直都“挑班儿”;新中国成立后,被分到河北衡水一个区里面的剧团。“这个老艺术家的技艺是真好,什么角色都能演。她懂得特别多,提到一些人不知道的剧目,她都清楚。”每次和她聊天,李志远就像“考古挖到了宝一样”。

然而,今年,这名老艺术家去世了。这让李志远他们感到了事情的紧迫:“这事儿必须得提上日程,老艺术家们已经等不及了。”

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听了朋友的建议,李志远他们开始计划用众筹来实现老艺术家们的愿望。众筹是他们最后一个筹码,没有办法中的办法。目前关于众筹的基本材料已经准备好了,演唱会暂定在10月15日举办。

“去年,我们觉得这些老艺术家还在,没觉得紧迫;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一定要办一场公益演唱会。”李志远说,他们联系了许多著名评剧老艺术家,跟他们说了举办公益演唱会的想法。大部分老艺术家都欣然同意了,但也有些怀疑他们,或者担心安全问题,直接拒绝了他们的邀请。

“有些东西没了就是没了,有些老艺术家去世,他们身上的技艺也就流失了。”李志远慨叹道,“我们就是想记录这些传统的评剧,挽救这些还没消失的技艺。”

20位评剧老艺术家20个人生故事

“我当时就答应他了,我从小学评剧,老想着振兴评剧。”76岁的“二大妈”德文英说。“二大妈”是德文英在《花为媒》里的一个丑角,主要负责调节现场气氛,“我当时演这个演得挺成功,小有名气。”2015年,李志远来到北京游玩,在陶然亭公园见到德文英。当时文德英在唱《桃花庵》,“她嗓子没有多甜、多亮,但她特别会唱。”

德文英出生于评剧世家,受家庭熏陶,她从小就喜欢评剧,“生下来就开始听戏”,自己也跟着学。1949年,德文英11岁,父亲、哥哥带着业余的德文英到天安门那边登台唱戏,曲目有《鸟入林》。当时,德文英哥哥扮演一个要饭的小乞丐,从台上扔吃的东西给她。“我在台下待着,硬接着那些吃的,台底下的人却往台上扔钱,可热闹了。”德文英回忆那时候哥哥唱戏的情景。

与德文英不一样的是,吴玉坤在14岁之前并不知道评剧是什么。

1956年7月份,本溪评剧团招人的那天,团里的一位老太太见她喜欢唱戏,长得也水灵,就拉着她到剧团报名考试。“当时就想着试试,谁知道就成了。”吴玉坤考试的时候唱了一段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团长觉得她唱得挺好,就让她进剧团了。

家里人不了解评剧,吴玉坤父亲当即反对女儿进剧团,“觉得出来就是当一个戏子,能有什么前途”,于是不让女儿出门。

在跟剧团下部队前一晚夜里,吴母帮女儿打包好行李,瞒着吴父,帮女儿“出逃”,吴玉坤这才进了剧团。因为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六七天后,吴父才发现“老四”吴玉坤不见了。

“在剧团里面学了10个月,学得不错,1957年剧团就把我送进辽宁戏曲学校,一待就是三年。”吴玉坤说父亲知道剧团把她送进学校这件事气才消了,同意让她一直学下去。

20个评剧老艺术家,20个人生故事。李志远在接触这些老艺术家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过去学艺的经历,“很佩服”。

需要继承的,除了艺,还有德

“戏曲行有个词叫 德艺双馨 , 德 是第一位, 艺 是第二位。”李志远说,一开始认识的是老艺术家的技艺,深接触后触动他的是这些老艺术家的人品。

70岁的老艺术家孔庆玉曾和李志远有过合作。今年4月28日,李忆兰25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办,主要由李志远筹办。去年时,李志远就跟孔庆玉老师谈过举办周年纪念会的事情。在筹备期间,孔庆玉出钱出力,亲历亲为,提供了一些专业上的指导,比如曲谱和乐队。那时,乐队由孔庆玉老师爱人负责,排练的时候孔庆玉也有参与。

“孔老师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她的人品”,李志远说,“李忆兰是她的老师,我觉得她懂得感恩”。

1960年,孔庆玉12岁,考进了中国评剧院,跟喜彩莲学唱腔,跟徐廉学身段。戏曲口传亲授,老师唱一句,孔庆玉就跟着唱一句。整一段学下来后,老师再跟孔庆玉讲旋律,再逐渐纠咬字、发音等。

在当学徒的时候,对孔庆玉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评剧的基本功“圆场”。圆场,就是在舞台上跑,但两只脚来回倒的时候不能迈大步。
“我们天天都要跑圆场。跑一会儿小腿肚子就酸疼酸疼的。”孔庆玉回忆当时练功的情景时说。剧团的练功棚很大,有三四百平方米,她当时沿着练功棚的墙跑,最少得跑30圈。刚开始跑的时候,腿中间夹一个东西,保证只有小腿动。如果动静稍微大一点,东西就会掉下去。

“太辛苦,腿都磨得受不了了,皮都磨破了。”孔庆玉说。

记录与挽救

“以前愤青,看到现代社会评剧的冷落状态,总想把评剧复兴,总想跟别人说评剧这个事儿。”李志远对评剧的看法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他觉得“戏曲跟老人一样,年纪大了,到了时候要休息”,但还是要记录。

20个评剧老艺术家,年龄加起来超过1500岁。多年前,录像技术还没普及,加上老艺术家经济条件限制,有些老艺术家,唱了一辈子的评剧,却连一段自己完整表演的影像资料都没有留下。一个个评剧老艺术家相继离世,意味着他们身上所承载的评剧技艺正在流失。

李志远说,现在筹集到一万多,距离目标七万还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做戏曲对我们来说跟做公益一样,你得往里投钱。”这次的公益演唱会,李志远这四个年轻人不仅需要投入充足的资金,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举办之前,我们要筹备好宣传、剧场、乐队等工作,最不容松懈的就是老艺术家们的吃住行问题”。

正如网友Joanna留言:“确实不容易。这些醉心于评剧的年轻人们,凭借着对评剧艺术的那份热爱,筹备这场演出,其中琐碎事,不理解,甚至嘲讽,拆台,都不能阻止他们圆这个梦。作为一个戏迷,我们必须支持,尽绵薄之力,在此感谢你们!”

现在,众筹已经审核通过,筹集目标还没达成,但有许多网友留言表示支持,留言说“勿忘儿时乡音”、“希望评剧艺术永远流传下去”。

李志远很感动,觉得演唱会的意义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它的目的就是想挖掘,留下一份影像给老艺术家,留下一份资料给后人学习,有可能也会点燃票友学习评剧的热情。”(图片制作/王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