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8日晚,一部来自基层又走向基层的精品剧目——评剧《母亲》将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该剧由中国评剧院创排出品,于2015年7月5日首演,至今已经成功演出超过150场,在近20个省市完成巡演。

据悉,戏中的母亲名叫邓玉芬,原是京郊密云的一个山村妇女。在日本侵华的背景下,邓玉芬的丈夫和他们的五个儿子毅然参军、援军,支持八路军与日本的斗争,最后均为国捐躯。编剧刘锦云根据这个真实人物的故事写出了评剧《母亲》。该剧一经上演就俘获了观众的心,它也是北京市重点剧目及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创作精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现实主义的诗化表达

评剧《母亲》的主创人员跳出了过往的套路,大胆探索现实主义的诗化表达。全剧以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的回忆来反思这场全民抗战。编剧和导演用奇思妙想的设计演绎了整个故事。抗日故事剧舞台上却不出现一个日本鬼子,集中笔墨塑造母亲形象,充分调动舞美、灯光、音乐、音效等各种艺术手段营造氛围,对日本鬼子只作侧面描写。

主旋律剧目如何不落俗套而又动情地讲述这个故事,是当时剧目主创最头疼的问题。如何表现母亲这一角色的情感,在张曼君看来,并不是简单的事,既要悲壮,却又不失伤感;既要看上去这个人物内心平静淡然,又能让观众看着痛彻心扉。最终,张曼君选用了倒叙加插叙的叙述方式,演员在台上塑造人物时无泪,却让观众更加为这个角色伤心动容。尽管是反映抗战题材的主旋律作品,但在展现手法上并没有特别血腥的战争场面。回顾评剧《母亲》创作,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表示:“我们体会到的是艺术创作要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要服从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色;既要有时代的内容,也要有时代的形式。”

启用“90后”演员

由于母亲这一角色年龄跨度很大,经历了少女、中年和老年,凸显了戏曲花旦、闺门旦、青衣以及老旦的行当特征,故而在唱腔创作中采取了以评剧白派为主,同时吸收借鉴其他流派声腔特点,鲜活刻画和完美塑造了英雄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在音乐写作上,利用主题贯穿与变奏、转调与离调等丰富多样的作曲手段与技法,凸显地域特点,紧扣“绣灯笼”等民歌元素,进行变化、丰富和发展,既突出了“望儿归”这一全剧主题,又增强了地域性、戏剧性和时代感。随着剧目的日臻完善,《母亲》的成功之处也成了戏曲行业争相剖析的经典范例。

该剧曾参加由中宣部主办的全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不少专家表示,这部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之作,也为戏曲行业打造现代经典新戏标杆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评剧院大胆启用了大批青年演员排演《母亲》,主演母亲的王平40多岁,而饰演母亲B角的郑岚则是“80后”演员。不仅如此,剧中不少角色甚至起用了“90后”年轻演员,有的还是艺术院校的在校学生。在培养新人方面,中国评剧院有更加长远的计划:通过精品剧目创作、经典剧目传承,培养一批有社会知名度的青年人才,并在年轻的演员中挑选出佼佼者作为人才储备,也是这部“大戏”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记者 周豫)

(摘自 《南方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