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4年10月26日,在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了“弘扬传承评剧韩(少云)派艺术座谈会”,各界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历史时期对评剧韩派艺术的形成、发展与传承作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回顾与展望,大家交流了意见,对韩派艺术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对韩派艺术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贵的建议。以下是本人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稿,由于当时时间紧张,未能全面展示,现在把它放到博客,与各位博友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在评剧韩(少云)派艺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评韵飘香 戏迷代表
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被邀请参加评剧韩(少云)派艺术座谈会,并代表北京戏迷作发言。我的网名是评韵飘香,自幼与评剧结下不解之缘,赏评剧、评评剧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我不唱评剧。我的发言主要从“听韩派”、“学韩派”和“聊韩派”这三个方面进行。以下观点仅代表我个人,与任何媒体和其他人无关,鉴于对评剧知之甚浅,难免有一些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言论,请在座的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吾将不胜感激!
一、听韩派
我接触韩派艺术是在2003年。那时候我正在读大一,经常和同学们到网吧玩,同学都是打游戏看电影,唯独我自己听评剧。一开机就搜索评剧唱腔与评剧视频,一口气听上两个小时都不嫌累的。偶然的一个机会,好像是在宇扬上听到一个电台录音,内容就是某一个评剧名家逝世了,戏迷和演员们纷纷打来电话,在电台表示怀念,电台还穿插放了几段这位名家的唱腔。总之,大家听到噩耗都很激动和措手不及的样子。当时留下的是这个印象。后来几次到网吧,我又反复听了好几遍,开始对韩少云老师有了印象。
我真正喜欢上韩派艺术是源于评剧《红楼梦》,而并非《小女婿》。当时我记得大四下半年,考研成绩已经出来,正备战复试,也是刚买了一个MP3,里面下载的全是评剧,一首歌曲都没有,其中就有韩少云老师的评剧《红楼梦》选段“葬花”和“焚稿”。在去教室上自习的路上,下课后到食堂吃饭的路上,我反复听着这两段,当时确实很着迷,觉着这就是天籁之音。后来随着网络日渐发达,韩老师的资料在网上越来越多,听了《小女婿》、《人面桃花》、《洪湖赤卫队》、《江姐》、《凤还巢》、《家》等中比较著名的唱段;朋友送给我《永远的小河流水——评剧表演艺术家韩派创始人韩少云纪念文集》,开始从字面上系统全面地了解韩派艺术。
我第一次到现场观看韩派演出,是2013年9月23日在沈阳举办的那一场《永远的小河流水——纪念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先生演唱会》。也是机缘巧合,正赶上我去年在沈阳出长差,才有机会欣赏到了这一高水平的演唱会。记得当晚看完演出,我回到宾馆连夜就写出了一篇报道,发到了我的博客、中国评剧网及评剧吧等,让未能到现场的评剧戏迷及时的一饱眼福。印象最深的就是宋丽老师演唱的《家》选段“红烛高烧”,宋老师那做派、那唱腔、那板头,和韩老师像极了。演出最后,宋丽领队,韩派弟子周丹、韩笑等联合演唱“小河流水”,将整个演出推向高潮,仿佛这回荡了半个多世纪的旋律一下子飞向了天堂,传到了韩老师的耳朵里,轻轻告诉她,韩派艺术后继有人,韩派艺术必将代代流传。
二、学韩派
唱是地方戏的核心,也最能体现地方戏的特色,一段唱可能就使一出戏保留了下来,没有一段名段,整出戏早晚会被历史遗忘。所以演员搞戏曲必须在创腔上下功夫,将90%以上的精力放在唱腔设计上来,而不是放在豪华大制作上。再者,真正的戏迷认可的永远是唱腔,没有好的唱腔,获奖再多、舞台再精美、服装再华丽、乐队再西洋化,也不会得到戏迷的肯定。作为一个评迷,我们应该从艺术家们那里学什么呢?个人认为,是创腔。韩少云在评剧创腔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韩少云在评剧《洪湖赤卫队》中的“娘的眼泪似水淌,点点洒在儿的心上。满腹的话儿不知从何讲……”的唱腔,为了发挥戏曲的特点,她避开了歌剧的抒情慢板的表现方法,而采取了激情垛板的起唱,当唱到“不知从何讲”的“讲”字上,她新创了一个比一般长出四小节的顿板腔,完满地表现出此时此地的韩英的心理状态。据说这句唱腔是受程砚秋先生的《锁麟囊》中“我忙把梅香低声叫”这句唱的启发而借鉴来的。新凤霞《三看御妹》“倒不如暗把我的终身许,取出来双连笔对对成双”中的“许”字也是借鉴了程先生的“叫”的唱法。两位评剧艺术大家都善于借鉴兄弟剧种优美的唱腔,并转化吸收化成评剧唱腔,你不掰开了揉碎了去研究一下,你是难以发现其中的奥秘的!
韩少云根据自己多年的舞台实践,认为在板式上的吸收和借鉴,有两种新板式可以固定使用。一是大慢板,这是评剧过去所没有的,它和京剧、河北梆子的慢三眼相似。河北梆子《捡柴》之“出门(哪)来(哎)羞答答 将头低下”(张淑敏演唱此句时间长达三分钟,这速度够慢吧!),大慢板头在传统唱腔中典型的形式为“十三咳”。她排演的《梅雪遇》中就进行了尝试,这对评剧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新凤霞的《无双传》中的“清秋凉夜”反调大慢板。
因为评剧来源于说唱艺术,所以它的中间速度的板式很发达,它原有的慢板并不慢。这样,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人物需要抒发感情时,往往受到了局限。所以,必须要创造一种真正的评剧慢板,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物思想感情。
二是慢流水板,这个板式接近于京剧的流水板,但又严格地区别于评剧中的传统流水板。慢流水板善于表达人物在思考时的背躬唱。这个板式,韩少云在《江姐》一剧中用得较多,江姐唱的“一阵阵锣声响冷风嗖嗖”的唱段和江姐与双枪老太婆会见时的对唱,以及江姐、华为、甫志高在江姐被捕前的三人联唱,都用了慢流水板,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于创腔上的经验,韩少云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凡是本剧种的唱腔,都有两重作用,一方面它是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是改革的对象(可见,韩老师辩证唯物主义学得很不错)。”她又说:“创腔时,若不受过去成果的约束(说的就是继承),就不成其为评剧,反过来,若不进行选择和取舍或必要的突破(说的就是发展),也就无法反映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我认为,这是韩老师对评剧继承与发展的精辟的论述,这是她几十年舞台实践的结晶,这对戏曲革新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不应该忘记。
三、聊韩派
评迷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是什么?当然是流派特色。那什么是流派特色?很多人说,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唱腔优美等,我要说的是,这不是流派特色,无论小白玉霜、新凤霞、鲜灵霞、花淑兰、筱俊亭,还是魏荣元、马泰、张德福,哪一位吐字不清晰,唱腔不优美,韵味不醇厚,这几点只是一位优秀评剧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最低要求。个人认为,流派特色就是本流派独有,别的流派没有或者别的流派也有而本流派比较突出、比较有特色的艺术特质。举个例子,一说到新派,大家马上想到“疙瘩腔”是新派的艺术特色,很多人认为“疙瘩腔”是新派独有的,其实不然,花派也有“疙瘩腔”,并且很多;韩派也有“疙瘩腔”;河北梆子张(慧云)派也有“疙瘩腔”,之所以新派以“疙瘩腔”作为其艺术特色,可能是因为一是新派使用“疙瘩腔”的次数多,二是新派在吸收转化爱莲君“疙瘩腔”时最具特色和成功,比其他派别的“疙瘩腔”更胜一筹。再如,白派的面条腔,唱腔往往不需要过门,一气呵成,这在其他派别里基本不用,所以,个人认为,面条腔是白派独有的。说到韩少云老师,那我们韩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呢?
就我所接触到的文字资料和音视频资料,我还没有看到比较系统完整的总结韩派艺术特色的文章,这可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实现。客观的讲,和京剧演员比,我们评剧艺人文化水平偏低。老艺术家们经过几十年的舞台艺术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但很多是由于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而导致他们的艺术失传,在评剧理论总结方面,评剧人做得还远远不够,这是极度欠缺的,是需要以后评剧人努力的一个方向。所以,我提一个期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韩派艺术研究专家、韩派弟子、韩派作曲家、韩派琴师、韩派作家、韩派教育家与韩派戏迷组成团队,全力公关,通力合作,对韩派艺术作出一个科学、系统、全面、深入的历史性总结,从实践上升为理论,为韩派艺术的代代流传提供理论指导。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