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粉墨登场》栏目每周六晚7点10分正在热播由唐山市评剧发展促进会和唐山市评剧板胡研究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唐山)评剧板胡琴票大赛》的现场实况录像,笔者作为评剧音乐评论员和评剧板胡的爱好者有幸目睹了这一评剧板胡盛世。从第一阶段32进16的晋级赛的第一期,到第六、七期的复活赛是场场必看,既过足了戏瘾,又体会到了现场观众的热情,还领略到了来自全国的评剧板胡琴票的演奏以及许多评剧名家、名票的演唱,受益匪浅。尤其是五位评剧板胡专家评委的点评,非常精彩,既简明扼要又恰到好处。专家点评中,对各个参赛选手的演奏,在音色、音准、快慢、强弱、情感、左手揉弦、右手弓法以及两个手的配合等方面,都做了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其中,评委们强调最多的还是右手弓子的处理,也就是弓法。记得著名京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关键老师,在谈到拉弦乐器两个手的比例时曾说道:“左手功夫占百分之二十,而右手功夫要占百分之八十。”足以看出右手弓法的重要性。
笔者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体会,通过观看参赛评剧琴票们的演奏,觉得目前评剧板胡弓法还没有像京剧的京胡弓法那样程式化和规范化;存在着两种弓法并存的现象(不科学的旧弓法和现代评剧板胡弓法)。下面例举如下四组例句(每组例句的上句为旧弓法,下句为现代弓法),让大家具体比对一下评剧板胡的两种运弓法,哪一种更科学,更富有情感,既符合评剧剧种音乐风格的需要,又符合拉弦乐器的弓法学。
例一,筱白玉霜演唱的《秦香莲》中“琵琶词”的前奏音乐
从以上落到不同主音的几个例句看,很明显每个例句的前者都不如后者,前者的弓法有些呆板、守旧,不很规范;它的劲头、感觉以及评剧韵味都要差一些,并且有反弓子现象(拉弦乐器的一大忌)。这种现象主要在评剧琴票中出现的比较多。而后者则是与时俱进的现代评剧科学的弓法。笔者认为,评剧板胡要普及和提高,它的弓法和指法的规范化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弓法。这种弓法的紊乱状态应及早得以纠正和完善,以适应评剧音乐发展的需要。
在此,笔者还要着重强调两点:(一)任何一个剧种的主奏乐器,它的定弦、音色以及演奏手法,都代表了该剧种的音乐风格和特色(详请参阅笔者著《试析主奏乐器空弦音对剧种音乐风格的影响》一文,《唐山文化》总第86期);绝对不能自由发挥,想怎么拉就怎么拉,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一定要科学化、技术化和规范化。(二)绝不能照谱死扣,尤其是拉主弦的,最好是能够把唱腔背下来脱离曲谱,看着演员的口型拉,特别是“要采”的经典唱腔。因为演奏员的职责是伺候“角儿”的,而“角儿”根据剧情情感和剧场氛围的需要是可以发挥的。因此笔者认为,评剧板胡的处理和把控,不能依曲谱为标准,因为曲谱的音乐符号不可能把演员所有的演唱发挥以及情感的处理百分之百的表达出来。要依以下三件事为标准:一要依评剧剧种音乐风格的需要,二要依演员在二次创作中感情发挥的需要,三要依科学演奏弓法的需要。
评剧作为全国第二大剧种,流派纷呈,音乐珍贵,受众群体覆盖了全国东北、华北两大地区的七、八个省市,是深受老百姓喜欢和爱戴的一个剧种。板胡作为评剧乐队的主奏乐器,它的功能是众所周知的。用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评剧板胡演奏家李东风评委的一句话“板胡是评剧音乐的灵魂”,足以看出它在评剧音乐中具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剧板胡演奏的与时俱进和它弓法、指法的科学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因指法与本文题目无关,暂不做阐述)。笔者在此只是抛砖引玉,把评剧板胡中现存的两种弓法展示出来,并作以比较,以求得到业内人士以及评剧板胡爱好者的重视。相信有中国评剧院、天津评剧院、沈阳评剧院,三大评剧音乐的领头羊,有全国众多的板胡演奏家和评剧音乐学者的关注;评剧的伴奏领域以及评剧板胡的演奏,一定会得到更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使评剧音乐越来越好听,越来越迷人;并且以唐山市评剧发展促进会和唐山市评剧板胡研究协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唐山)评剧板胡琴票大奖赛》为契机和动力,使评剧板胡的演奏达到更完美的程式化和规范化。
作者:石金亭 (作者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唐山市戏剧家协会理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