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评剧院位列全国重点院团

“大梦谁先觉”,转醒过来,本馆主心有余悸,仍是坐立不安,干脆出去走走,北市场逛上一逛是也。

却说这北市场,吾等沈阳人再熟悉不过。此乃昔年有名的杂八地,大名鼎鼎的沈阳评剧院就坐落于此。说到这沈阳评剧院,那真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不,在文化部刚刚公布的首批39个地方戏重点院团中,沈阳评剧院名列第七位。

那位看官您说了,这有啥大不了的呢?您可知道,现如今这地方戏曲面临的环境有多严酷?据统计,1983年全国共有374个戏曲剧种,到2012年这个数字减少到286个,常演的只剩下100多个。换句话说,剩下的那些剧种真的就只成了个数字,想看您都没地方找了,地方戏曲剧种消亡的速度确实很惊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沈阳评剧院能成为全国重点,还能坚持演唱,当真来之不易。话说那沈阳评剧院,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想当初那可是全国最有名的地方剧团,评剧更是紧随京剧之后,唱的家喻户晓。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三人的唱法被评剧界称为韩、花、筱三大艺术流派。一个剧院就有三个流派的创始人,那是多么牛的一件事。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当时的北市场剧院,只要有评剧演出就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稚子小儿欲学评剧,一要长相、二要身段、三要嗓音、四要身高……三千后生中选五十人进评剧团,真真的“百里挑一”。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还是那句“命运啊”!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看评剧的逐渐老龄化,唱评剧的也是人才凋零,所以沈阳评剧团几乎淡出了咱们的视野。

不过,沈阳评剧团的人可没闲着。人家也是要自强的主儿,一部《呼兰河传》把全国大奖拿了个遍,又跟着沈阳市的节奏每周做公益惠民演出,还不是为了把富有咱们沈阳地方特色的评剧传承发展下去。

本馆主在北市场的胡同里左寻右找,终于在两扇没有牌子的玻璃门后找到了沈阳评剧院。听闻院址已被列入拆迁范围,所以连牌子也无处安放。唉,怎一个萧条零落可以形容!

问及未来打算,院中人据实相告:评剧本是最接地气的剧种,排演现代戏不成问题,但要守着传统唱传统,还是丢弃传统唱现代,至今仍是纷争不断。五十余载的沈阳评剧院,在21世纪的今天要怎么“师夷长技以自强”,这还真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