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河区造甲城镇冯台村,提起爱唱评剧的冯俊海,人人都会伸出大拇指,大家不仅夸他评剧唱得好,更为他用评剧唱响晚年时光而点赞。记者见到冯俊海时,他正在练习评剧《王少安赶船》选段,唱腔婉转优美,一招一式有板有眼。68岁的老冯告诉记者,多年来他每天都坚持早上听戏下午练戏的习惯,雷打不动,这也是他平日里最开心的事儿。
冯俊海回忆说,小时候村里很多人都会唱评戏。每到逢年过节,锣鼓一响,大弦一拉,台上表演有模有样,台下观众百看不厌。唱戏、听戏就是庄稼人最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被那高亢优美而又朴实无华的唱腔深深吸引。因此,他经常往村里的评剧团跑,渐渐地,从会唱四五句到了能唱一两个选段,也从最初的打杂到了能登台表演。“从小在村老评剧团打杂的时候,有这个爱好,已经留意评戏的一些内容,比如唱腔啥的,总听,耳濡目染地得到了一些启迪。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开始组织文艺宣传队,文艺宣传队里舞蹈、歌曲、戏曲等艺术门类全了,但是我还是以评戏为主。那时候跟着宣传队配合,春节演出,到各村巡回演出。”
冯俊海成家后,没有时间和精力专门去参加评剧表演,但他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评剧。多年来,他一直通过收听广播和录音磁带来自学。“成家以后,文艺宣传队就不存在,那时候都忙于生计了,都没有组织活动了,但是戏曲爱好还始终存在,没有组织了自己有时候也听、也唱。”
后来,冯俊海成为了一名司机,跑长途很疲惫。但是老冯有自己独特的调节“妙招”,那就是唱一段评剧来缓解疲劳。“开车我还唱呢,我是司机出身,汽车、拖拉机我都开过。唱评剧对我影响力太大了,我要是在车里唱我不困,一边开车一边唱,唱了以后盹儿马上就过去,这么些年在这方面始终就没有间断,边工作有机会就哼哼。”
经过多年的聆听和模仿,很多经典评剧段子对冯俊海来说,已经随口就能唱出。2011年,已是花甲之年的冯俊海重拾评剧梦,在原宁河县评剧团团长冯继祥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天津农村广播、天津区县联盟广播举办的评剧票友大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决赛中他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2011年9月,冯继祥指点我说,没问题,条件够。我通过他的辅导,又学了20多天,我参加了咱们区县联盟第三届评剧票友大赛,那次我很满意,总排名第二名,因为这么长时间没有唱了,确实高兴。”“由那开始,怎么传承评剧,我回来以后开始组织了这个评剧团,我找到刘家奎,我们两人组织,但是当时没有人,也没乐队,有一个女的叫王茂芝,她也爱唱评剧。这样我俩商量把王茂芝找来,咱仨把评剧团撮起来,我们仨就组成了一个三人评剧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冯俊海组织的评剧团由最初的三个人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二十多人,成员不仅来自宁河当地,还有几位来自北辰区和东丽区的评剧爱好者,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取名为“联合评剧团”。“现在发展到联合评剧团,有大王台村人,还有新村的人,付台村人,还有北辰区)刘快庄村人,都是文艺爱好者,把这伙儿人联合在一起,一块儿组织演出,这不就是形成气候了吗。”随着几名70后加入“联合评剧团”,冯俊海一边为剧团注入了新鲜活力而高兴,一边忙着为他们进行指导。
从地头到舞台,从舞台到地头,冯俊海和“联合评剧团”走街串巷,义务为十里八村的农民演唱评剧,联合评剧团就这样走入了人心。冯俊海说:“我们这过节了,或平时演个戏了,村里面老百姓他们是很欢迎的,他们渴望我们演,让我们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心里很愉悦,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老百姓喜欢,我们也愿意这么去做。”
(作者:天津区县联盟广播宁河台记者杨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