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华灿烂文化宝库的一部分:由于我国地域广袤,各地省一级的剧种就达几十种之多。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数越剧和评弹影响最大。越剧由于表演细腻;且加上吴腔官话,北方听惯普通话的人也较易懂,所以其影响有二十多省成为仅次于京剧的全国第二大剧种。
与越剧不同,评弹是纯粹江南苏州的曲艺,是中国戏曲的一颗明珠,能欣赏的也基本局限于江浙沪的吴方言地区。中国评弹网说有位台湾著名国学家认为评弹是中国最美的音乐,我想至少在江南,一定有不少人有同感。
中国戏曲除京剧外都带有地方性。连比京剧还要“阳春白雪”的昆曲,都有南北昆、五七调之分。譬如京津唐地区,有全国性的京剧和仅限于当地的河北梆子和京东大鼓。广东省有三大方言,因此有粤剧、潮剧和汉剧;而珠三角则以粤剧和粤曲为主。广东音乐很有特色,改革开放以来粤语歌曲大量北上。我听粤语的女声:“在水中央”宛如身置于优美宁静的水晶宫中,真是享受!
记得小时侯曾同母亲暂住在外婆家,与大舅抢收音机听。(当时还没有电视)
大舅喜听评弹,我却要点唱越剧和沪剧。(沪剧和锡剧、绍剧一样是江南更小的地方戏)
六十年代初,我在复旦上学时接触到的京剧也多于评弹。虽然知道当时上海的书场有七十多个,数量仅次于电影院。但穷学生听书是一种奢侈。 我能听到的是比我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的哼唱。如“宝玉夜探”、“误责贞娘”的前三句竟然一直记了四十多年,连在珠三角工作了二十多年也没有忘记,真是奇迹。
最近特发雅兴,买了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雅韵集” CD两张, 在电脑的多媒体上仔细欣赏起来。徐丽仙的“睛雯补裘”与朱慧珍的“长生殿,絮阁”又把我带到艺术的仙境中。丽调的婉转潇脱;“金嗓子”朱风格俞调的昂扬流畅、悲腔激情、高低自如,真是美不胜收。我仿佛听到了中国莫扎特和肖邦。(只是用演唱而不是奏曲形式)。后面朱雪琴的“潇湘夜雨”也使我在奔马急雨似的琵琶声中听到了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之势的琴调唱腔。她们堪称评弹界的女中三杰。
“雅韵集”编者说:“特别是五十年代中期至“文革”前的十余年中评弹事业迅猛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百听不厌的传世佳作。”“雅韵集”是“国家唱片公司用抢救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收集的。”
中国评弹形成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近代发展也有一百多年。但留下唱片音响记录只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这七十多年。而事实是:至今评弹艺术还没有超越五十年代中期至“文革”前的十余年的高峰期。编者的论述也是客观的。
俞调发扬者朱慧珍,丽调和琴调的创建人徐丽仙和朱雪琴都在二十年代生,或出于评弹世家或幼年茶楼卖唱,十岁前已经打好艺术的基础。都有超于常人的艺术天赋,三十至四十年代成材,建国后成名。(这三位艺术家于上世纪69年、84年、93年先后去世。)
至少在评弹这一行的女艺人中间,三十年代后出世的人, 迄今外止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他们的。犹如今天其他一些文艺状况一样。现代作家深度和广度总体上不如鲁迅时代的人,只是年代跨度更大些。
最近有人在网上说评弹艺术一代不如一代,但又赞扬了邢晏芝。说她虽唱高音时使人有头疼之感,但比沈世华要强。我不知这是褒还是贬。想将此两人与上述前辈作略一比较。
因为沈邢两人基本上是戏校学艺一代或这一代的同时代人。她们在唱腔、音乐上都有所创新:他们把传统用小三弦和琵琶的双档、三档、或单档改成了3-4人伴奏、大提琴打拍,或干脆小乐队伴奏加舞台上电光彩雾的大场面。唱腔拉长、变音增多成了半歌剧、半评弹,但吴音苏腔因此失掉了一大半。
先前在网上有人对徐丽仙的后期评弹音乐改革稍有微词。(徐的佳作都在50-60年代)为大众所喜爱的重复基本调加灵活微变的传统唱腔被改得音乐美了,但评弹的韵味少了。比如徐后期的“黛玉葬花”有这种倾向。但从欣赏角度来看,还不失为较好作品。坦诚地说,沈邢两人的功力天赋远不如朱徐。所以八九十代以她们为代表的唱腔花俏多了,但美感少了,使作品流入二流。
一鉴别发现:大部分为八十至九十年代作品的“雅韵集”(贰) 远不如全是五十至六十年代作品的“雅韵集”(壹),个别好的也是六十年代作品和遵循传统唱腔的。不久,我又购得21世纪还在世的老中青演员的影碟:“评弹精华”(同一公司出版发行)进一步证实了我的看法。这两碟“精华”也远差于“雅韵集”(壹)。
同时我开始在网上把能找到的音响视频资料进行比较。譬如“杜十娘”有蒋月泉的男唱和陆雁华、邢晏芝的女唱。蒋的是61年的演出版和76年的教学版录音。蒋曾嗓音受损刚恢复,但十多年后的唱腔改得更好,功力更厚,足见其才气和勤奋。陆雁华的影象资料由秦建国伴奏(秦当时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没有现在那样中年发福。)蒋最佳,陆也不错,他们都词正腔圆保持了传统唱腔的特色。而邢的改革叫人感到“听觉疲劳”。她将“今朝当了你郎君面”的“朝”字拉的又高拖得又长,完全失去了评弹的韵味和美感。有心的听众将 “雅韵集” (壹)中的徐朱唱段与“雅韵集”(贰)的邢唱段比较一下,只要不抱偏见,任何人可以立马分出高下。同样是高音长腔,朱慧珍的“宫怨”和“絮阁”宛如将京剧经典移入评弹(杨振雄的说白也是)但吴音苏腔十足,其美妙无与伦比,与邢一对照真是雅俗分明。
沈世华在“雅韵集”(贰)中的“昭君出塞”用小乐队伴奏气派大却缺少评弹音韵美感。网上播出的影象资料中沈与杨振言“宝玉夜探”的对档也是明显的例子。杨全部保留了传统唱法,宝刀未老,博得了三次掌声;沈却一次都没有。可见听众的审美是高明的。她对“气息奄奄”的林黛玉用了多次打破评弹节拍的长拖音。特别是在:“哥呀,此身病体难望好” 的“好”字上拖得实在超长使林黛玉“中气十足”,哪象个病人?误用花腔,打破评弹节奏规律,反而弄巧成拙。
虽然连沈邢后面的秦、袁、盛、周都已步入中年。但担重任的还未达到蒋杨朱徐那时的高峰水平。本人对评弹是外行只是从感觉和欣赏角度谈浅陋的看法。写文章后不久又看到了网上报道:愈来愈多的年轻演员和听众怀念38年前去世的朱慧珍先生,她德才俱备,艺术功底深厚。看来如何按评弹规律来改革创新已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