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才踏进枫杨社区的大门,记者的耳里就飘进了柔软、婉转的苏州评弹,琵琶、三弦、阮的配合几乎天衣无缝。

20多人聚在不是很大的会议室里,其乐融融。这群人中,年纪最轻的50岁出头,年纪最长的超过70岁,每周三和周日的下午,他们因为评弹艺术而欢聚在一起。

知道嘉兴有这么一群热爱评弹的老人是因为他们报名参加了嘉兴市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使者大赛。上周日下午,他们参加了初赛,精湛的表演引来评委的一致好评,有评委说,自己仿佛被带回了童年时代。

从小喜欢评弹

练成资深票友

一曲《新木兰辞》让记者感受到了当年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豪迈气概,同时评弹的细腻也让人陶醉,吴侬软语更是让人久久回味。

周全是浙江省民间评弹研究会嘉兴分会的负责人之一,今年66岁,从小就喜欢评弹,常常自己在家弹着琵琶跟着录音机一起学。半个多世纪下来,已深得评弹的要领,现在已经是嘉兴评弹圈子里的资深票友了。

嘉兴分会是2010年5月正式成立的,之前的活动主要是周全、周炳诚、周建华3人在负责,“今年5月31日,我们搞了4周年庆祝活动,在嘉兴书场进行表演,全场爆满的景象让我们感到评弹这种艺术的生命力很强。”周全说到这里有些激动。

与国家一级评弹演员同台演出过,也为社区里的大伯大妈演出过,周全说,他对评弹的感情很深很深。每年进行公益演出20多场,嘉兴的这些票友们将评弹艺术的魅力与大家一起分享,也渴望评弹艺术得到传承。

周三下午与周全一起在台上表演《新木兰辞》的陈雪琴是乌镇人,今年56岁。上周日,在嘉兴市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使者大赛的初赛中,她一亮相就显示出了“专业气质”,漂亮的旗袍、精致的装扮、姣好的身材、动听的唱腔,深深打动了评委。她和另一位票友一前一后表演了评弹,他们的节目毫无争议地进入了决赛。

“我们这里的氛围很好,一边唱一边切磋,并不是单纯地教和学,大家在一起探讨的气氛很浓。”周三下午,陈雪琴和她的伙伴们正在创作一首讲述嘉兴风土人情的评弹,将在周日上午的嘉兴市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使者大赛决赛上表演。

想教更多人

只为传承评弹艺术

评弹是用苏州话来唱的,那么嘉兴人学起来难不难?周全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好比嘉兴人说的‘进来’和评弹里的‘进来’就有不同,苏州话的‘进’咬字更紧一些;嘉兴话的‘雨’字和苏州话的‘雨’字在声调上略微有些差异,这些都是需要积累和摸索的。”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想要真正把评弹唱地道了,还是需要功底的。

“评弹是慢节奏的,而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节奏普遍很快,我们很希望让年轻人接受评弹,所以我改编了一些曲子,把现代元素加进去了。”陈雪琴说,但评弹的基本格式肯定是不能变的。

在众多票友中,今年66岁的华莎算得上是很有钻研精神的一位,“我今年自费在杭州报了一个评弹学习班,每周赶去杭州一趟,算是拜师学艺吧。”

“只要对评弹有兴趣,都可以来参加我们每周两次的活动,小孩子或者孩子家长、白领想学的,我们都将免费教学,为的就是让评弹艺术得到传承。”周全同时提到,目前喜爱评弹的大多是老人,如果老年大学或社区需要开设评弹班的,他们也可以帮忙教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