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夜,光裕书厅,江浙沪评弹界纪念吴君玉艺术生涯55周年会书。吴新伯(吴老公子)和吴老的诸位弟子络绎登台,包公、宋江、燕青、武松……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让老听众们得以重睹名家风采。
评弹界知道,吴君玉最初从评话大家顾宏伯学艺,顾宏伯多年精研《包公》,并从京剧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表演,在评话界独树一帜。吴君玉学艺虽有长进,但他清醒认识到说《包公》难以超越乃师。故而不久,他毅然转学《水浒》。“若要苦,说水浒”,是评弹界的一句行话。《水浒》是一部开打的武书,不但考验演员的说表、身段,而且因为书中人物繁多,起角色也很吃功夫。一百余年来,涌现出许多表演《水浒》的名家响档,如姚豫章、姚士章、王效松、张震伯等。要想在名家林立中出人头地,则必须标新立异,独创一格。吴君玉正是几十年如一日专攻《水浒》,如痴如醉,锲而不舍,竟成卓然一代名家。
从吴老的艺术生涯中我憬悟到评弹艺术家成功的两点要诀。其一,选择一部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己艺术天赋的书目。吴君玉舍《包公》而习《水浒》,便是一种清醒而明智的抉择。其他如顾宏伯之于《包公》,曹汉昌之于《岳传》,唐耿良之于《三国》,金声伯之于《七侠五义》等,莫不如此。一部书有一部书的独特“书性”,一位演员也有一位演员的艺术个性,只有二者契合交融,互相玩味较量,才能触发起演员的潜能,碰撞出艺术的火花,达致出人出书的境界。其二,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在前辈名家面前不应妄自菲薄,既要汲取前贤遗产,又要突破陈规旧范。吴君玉能从名家丛中脱颖而出,凭藉的正是这股刻意求新的锐气和韧劲。但是,吴君玉的“新”是有根基的新,有底气的新。他的《水浒》分明借鉴了前辈王效荪、杨震新乃至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的演艺精华。近年来,评话书台上也常能看到新编长篇书目,大多取材文革风云,官场黑幕等,虽能博得一时掌声,不久却如流星转逝,难觅踪影。是创新不够,还是底功不足?其中道理,耐人寻味。
在“评话危机”的舆论声中看罢会书演出,我深信:评话的前途掌握在演员手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