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迎来了评弹艺术的又一个春天,禁锢了十多年的文艺,一下子开放了,欣赏评弹艺术的人们早已成了多年的饥饿鬼,不管是去书场听书,还是在广播中欣赏,好像还是远远满足不了欣赏评弹的欲望。那时的书场日夜两场,城内城外有许多演出场所,不管是什么评弹团体也不管那位演员,只要有书听就能满座,如来了响档名家那更是一票难求,令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是当时为买到一张票还得通宵排队。为什么呢?那就是久旱逢甘露,久违了的评弹,人们太需要你了。曾记得那时苏州评弹团演出伤痕文学类的中篇评弹《老子·折子·孝子》《白衣血冤》《遗产风波》;浙江曲艺团的中篇评弹《新琵琶行》《蔡锷与小凤仙》;江苏曲艺团的中篇评弹《多多》;常州评弹团的中篇评弹《三看御妹》《红楼夜审》和上海评弹团复排的中篇评弹的《李双双》《夺印》等,演到那里就轰到那里,当时的一张书票可换二张电影票,或许更多,可见复苏后的文艺春天,评弹是一派欣欣向荣,我呢就是这评弹百花园中一名赏花者,听书忙不停。

我就是那个时期大浪潮中的一员,要说与众不同的是希望听到评弹的精品,渴求多听一些融艺术性、知识性、新闻性的周日版特别节目。在那个时候,如上海电台的《星期书会》、苏州电台的《雅韵书会》、常熟电台的《琴川书会》、无锡电台的《广播书场周日版》等等,都是我几乎必定收听的节目,每听一期都做笔记。一方面从中欣赏评弹艺术的特点特色,学习积累评弹艺术知识;一方面边收听边录音收藏,积累珍贵的评弹资料;将收听电台的星期书会作为为一个欣赏、收藏、交流的平台,像我一样的一大批评弹知音都在广泛地收听各地的《星期书会》,通过这样一个桥梁让我们勾通相识了。其中有常州的李伯乐、上海的杨兴泉、苏州的吴永胜(万鸣)等和我这样的评弹痴迷者组成了一个知音小组,以欣赏和研究、宣传评弹艺术,成为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轰轰烈烈的欣赏、收藏、宣传评弹艺术的系列活动就开始了,我们这个知音小组都是自觉自愿地聚集在一起交流各自的欣赏见解和收藏资料,有时侯也会为某一点评论争得各不相让,通过交流提高了大家的鉴赏评弹艺术的水平。我们走出家门走出咱们这个小圈子,去拜访评弹研究室的学者、拜访如周良先生等老一辈专家权威人士、拜访如朱恶紫等一批评弹作家、拜访一大批评弹艺术家如杨振言、金声伯、尤惠秋等等、走访一些评弹团体的負责人,总之与评弹相关人士广交朋友,从中全面地接触了解评弹的方方面面。

当时我们这批热爱评弹人士在各地发挥各自的能量,利用各种途径及各种关系在欣赏的同时,收藏相关的评弹资料,如评弹的书籍、刊物、节目单、照片、还有艺人用过的乐器、道具,都有心收集珍藏,当然最主要的是收藏评弹的音像资料。当年我们家已有一台三洋牌四喇叭收录机,较早地跨入了电子新生活,高兴的是对我来说有了质量保证的新式武器,从此进入了我的一个收藏的高峰时期。通过我和评弹界方方面面的交往,从知音成朋友,亦师亦友。收藏是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个艰辛的过程。记得有一次上海电台《广播书场》正在播放由蒋月泉、朱慧珍双档的《白蛇》,节目非常喜欢,坚持每天收听广播书场,首播是每天晚上七时,可是电波干扰特大,录下来的效果极差。为了有较好的音质,重新选择了次日清晨五时卅分的时段,因为这时候电波干扰少,录下耒的音质较为清晰。那时正好是冬季,想想清晨五时半人们正在暖暖的被窝里,我总是坚持不懈一天复一天,时时复时时,不巧有一天睡过了头,晚半分钟起床,那一回书缺了开头,岂不可惜,为?弥补这回书,还
它一个完整,我又坚守了约五年后逮住了机会才补全。要说收藏的故事还很多很多呢……

在收藏和欣赏中能深层次地了解到评弹艺术的全面的发展过程和艺术特色,评弹艺术流派纷呈百花齐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收藏成果有众多的评弹音像资料,达三、四千小时,这在当时来说显赫一时,已超过了专业单位资料室的收藏。在我的藏品中不乏还有评弹名人名家的书画,如黄异庵、朱恶紫书法、杨振雄、胡天如、朱一鸣的书画墨宝;还有评弹演员的团体证件及评弹演员自己保存未经公开发表或播出的录音资料,如杨振言、余红仙双档弹唱《描金凤》精彩一折《大闹德贤堂》, 当年杨老师还特意从香港买来120分钟索尼音带翻录好赠予我(当年大陆内地很难买到这种磁带);再如尤惠秋赠予我的《珍珠塔》、《王十朋》尤惠秋唱腔专辑二十多首,已成为绝版珍藏;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朱雪琴举办的从艺五十周年演唱专场的实况录像等等,这些都是我藏品中的稀有珍品。当年我一系列的收藏欣赏活动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如新华社、中央国际电台对外广播、香港文汇报、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新民晚报、姑苏晚报和苏州电视台、电台等等,殷德泉的家庭评弹博物馆已小有影响,后来被收入《当代中国集藏家辞典》。

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我们的收藏欣赏活动越来越红火,又引得了一批兴趣相同的评弹知音加入了我们的队伍,这其中有苏州的任康龄、周克敏、赵兵,无锡的李志宏,上海的程祖铭等等。之后我们先后在苏州、无锡、上海举办大型评弹收藏交流欣赏活动,同时有一大批评弹名人名家应邀参加三地活动,如曹汉昌、黄异庵、周良、刘家昌、邢晏春、邢晏芝、尤惠秋、朱雪吟、吴迪君、赵丽芳、朱一鸣、吴子安、张鉴国、沈世华等,以及美国学者专门研究评弹艺术的马克·本德尔。

欣赏与收藏,也是我不断积累评弹知识,拓宽交流的过程,认识了一大批评弹界的老师与朋友。之后我又积极为各地电台的《星期书会》撰稿、编辑节目,先后被常熟电台《琴川书会》、苏州电台《晏子沙龙》被聘为特约撰稿人,做些幕后工作。先后撰写编辑的有《楊振言》、《余红仙》、《沈世华》、《尤惠秋》、《薛小飞》等弹词唱腔专辑,不仅获得广大听众的喜欢,更获得这些名演员的认可与欣喜,真好一比:“知音觅知音”。

我们收藏队伍越来越扩大,影响了整个评弹界,我们的活动得到了评弹界的关心与支持,特别是得江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的器重。在这样的契机下,我们正式申请成立苏州评弹收藏鉴赏学会,于1993年金秋正式成立。我们一举推选任康龄为学会会长,聘请周良、杨振言、金声伯、尤惠秋为学会顾问,我乐意为大家做点实事,担任学会秘书长。成立大会那天十分热闹喜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洪祥等领导出席,学会的顾问全部出席,著名演员邢晏芝、沈世华等应邀前来祝贺,这些领导和名家的光临足见对学会成立的关注与重视。这一消息通过江浙沪媒体的传播,它告诉大家在评弹的大家庭中又多了一员,它以收藏、欣赏、研究为主的社会民间团体组织,也是业余评弹唯一具有法人代表的评弹学会,苏州评弹收藏鉴赏学会诞生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前期,在我的人生中经历着一段耐人寻味的评弹情缘,我时常回想起这段难以忘怀的人生插曲,它赋予我一份渊博的评弹知识,结识了评弹界的许多朋友,与我结缘联情。欣赏与收藏这个时期,是我最活跃的评弹知识充电阶段,也是获取“评弹财富”最佳时光。苏州评弹收藏鉴赏学会成立不久,苏州电视台拟筹办《电视书场》以滿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因工作的需要我被调往苏州电视台去创办电视评弹《苏州电视书场》栏目,刚跨进中年的我将在另一片新天地中来释放我对评弹艺术的一往情深和疯狂的工作热情。

选自《评弹情缘·痴情无悔》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