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研究的性别视角
所谓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两者俗称又作“说书”,评话为“大书”,弹词为“小书”。苏州评弹为江南重要的曲艺形式,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其滥觞、发展、衍变有赖于江南浓厚的人文社会环境。潺潺水流似的弹词音乐,饱含着人情、亲情、爱情、友情的评弹书目,是江南民众获取历史知识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江南文化代际传承的重要媒介。评弹艺人“走码头”,深入到江南的每一个细胞中去,他们与小桥流水、枕河粉墙相映成趣,融合成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图景。手边的两本专著恰是评弹社会史、评弹文化史的重要成果。其一为《雅韵留痕:评弹与都市》,其二为《弦边婴宛: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以下简称《弦边婴宛》)。结合最近的阅读旨趣和喜好,将《弦边婴宛》一口气读完,资料使用的广度和宽度,书中的新视角、新方法、新结论,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弦边婴宛》运用了大量未刊史料,报刊、档案、史志、文集、笔记、回忆录等,不一而足。如报刊资料,用力颇深,涵盖甚广,包括苏州、上海等地图书馆、档案馆近200种。不仅细致梳理了《申报》等有影响力的大报,还收集整理了诸如《大光明》《江南日报》《苏州明报》《苏州日报》《金刚钻》《世界小报》《福尔摩斯》《晶报》《罗宾汉》《生报》《弹词画报》《上海书坛》等小报中的评弹资料。这些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20世纪上半叶苏州评弹在江南社会的影响力。再如档案资料,包括苏州文化局、商业局、警察局、税务局、工商联等职能部门,以及上海文化局、上海评弹团等的卷宗。收集难度可想而知,颇有“拼命三郎”的精神。通过这些资料整合的大量附录表格,更让读者体会到书籍撰写的不易。
《弦边婴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评弹通论著作,而是具有补白性质的学术成果。正如该书序言所称:“本书以女弹词为研究对象,将其置入江南特有的历史场景中,分析其所从属的社会文化脉络以及对整个江南文化建构的作用。同时借鉴最新的性别理论和新文化史的相关方法,对女弹词这一群体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揭示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其中又有两层含义:(一)作者运用社会性别理论,紧紧围绕“女性、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女弹词主体性、能动性的叙事文本,揭示了女弹词社会性别身份获得过程中,男性艺人由阻碍到接受的变化,男女听众对女性从事评弹艺术的误解、认可、接受,以及政治变化对性别关系的调整和艺术再造的深远影响。这些研究让我们走出了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把女性放在了更广阔的权力关系中进行探讨。(二)突出了评弹演变过程背后的文化脉络,以及对女弹词所产生的影响。作者将明末清初从事评弹演出的女艺人划分为盲女弹词、书寓女弹词、职业女弹词,并将各自从属的性别文化脉络进行析分,让读者对三者的社会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弥补了阿英《女弹词小史》的不足。
《弦边婴宛》修正了以往评弹史研究中的一些观点,作者在阅读、辨析大量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令人信服的新结论。以往的评弹研究主要限于文学史、曲艺史的范畴,囿于时代的局限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有所偏差。比如妓女弹词,作者发现简单地将其视为“女性空间拓展”的佐证、评弹发展过程中的“浊流”“堕落现象”,均不妥当。这种简单化倾向,缺乏对女弹词的整体分析,也忽略了性别因素的影响,更是对江南娱乐文化的漠视。另如对女弹词社会形象的分析,一改以往研究趋向,突出了形象塑造背后社会、性别因素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当然,《弦边婴宛》赋予了评弹研究以性别意义,给予读者多维度观察、了解评弹的新视角,但作者谦虚地说此书只是“发轫”“浅见”,更希望通过日后的研究梳理男性评弹艺人的发展过程,为读者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评弹发展史。这对读者而言无疑是件好事,对评弹研究来说更是一件幸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