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上海师大“评弹与江南社会”系列讲座第18讲如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上海艺术研究所沈鸿鑫先生担纲主讲,唐力行教授主持讲座,彭本乐先生及该校评弹研究室全体师生聆听了报告。

沈先生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3年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毕业,曾担任《中国京剧史》下卷的主编,以及《中国曲艺志·上海卷》编辑部主任。沈先生曾撰写过《评弹发展史上的三次高潮及其启示》、《评弹艺术的魅力与活力》、《评弹的发祥与上海的都市文化环境》等文章,尤其是他撰写的《评弹艺术的纵向继承与横向吸收》一文先后获得《评弹艺术》理论征文奖和全国曲艺优秀科研成果奖。

报告的第一部分,沈先生重点介绍了评弹的发展历史,他认为评弹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高潮期。第一次高潮在清代中叶,时间范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兴起,市民文化消费的需要与日俱增,这些都为民间艺术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评弹也就在这一背景下形成高潮。这一时期评弹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涌现出了评弹前四家和后四家。具体而言,这一高潮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书目的繁荣,《白蛇传》《玉蜻蜓》《珍珠塔》《三笑》《描金凤》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家、艺人所加工或创编的;说书技艺已发展到相当的高度,有了陈调、俞调、马调,以及陆瑞廷总结的“理、味、趣、细、技”等理论;演出频繁,从业人员众多,并有了行会组织;出现了一批弹词女作家,如邱心如等。

评弹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上海发达的商业经济、密集的人口以及游乐场的涌现、广播电台的兴起、报刊媒介的宣传,为评弹的重心由苏州转向上海提供了可能。这次高潮主要表现在:涌现出一批有创造意识的优秀艺术家,如夏荷生、沈俭安、薛筱卿、徐云志、周玉泉、蒋月泉、张鉴庭、严雪亭、范雪君以及黄兆麟、杨莲青等等;涌现出一批新书目,如《张汶祥刺马》《杨乃武》《啼笑因缘》等等;评弹艺术手段的变革和流派唱腔的繁荣,这一时期出现了双档演出形式(尤其是男女双档),使评弹艺术更加生动、活泼,此时的弹词音乐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徐调、周调、沈调、薛调、严调、张调、杨调、祁调等等,把评弹园地装点得更加精彩纷呈;演出活动十分繁荣,场地有很大发展;评弹社团和票房发展较快。沈先生同时指出,在出现第二次高潮的同时,评弹艺术中也出现一些消极的东西,特别是严重的商业化倾向,出现过某些庸俗的书目和作风,不少人才受到当时社会的腐蚀和摧残。

沈先生认为,评弹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应该是建国以后的五六十年代,这是评弹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原来评弹艺人自生自灭的状态被打破,评弹得到了健康而稳步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如培养了如徐丽仙、朱雪琴、朱慧珍等新人。这一时期,在新的体制内,书目建设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既表现在对传统书目的整理加工,又表现在新编书目的创演。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中篇评弹,丰富完善了评弹艺术形式。听众面扩大、数量剧增也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据统计,当时上海听书的人占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五,仅次于电影观众。此外,这一时期在评弹理论研究和书刊出版等方面均有发展。

报告的第二部分,沈先生着重谈了评弹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魅力,主要概括为四点。第一,全息性的生活图景与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评弹什么都能描写,什么都能表现,而且可以未来先说、过去重提,这种表现力是其他艺术门类所没有的。除此之外,评弹有“关子”,可以拉牢听众,通过迂回曲折的故事情节扣住听众的心弦。第二,评弹以一整套富有表现力的说唱艺术手段,构成一种独特的精细灵巧的审美形态。评弹叙事状物,塑造人物都讲究精雕细刻,丝丝入扣,如《珍珠塔》里陈翠娥下扶梯,把她下楼见方卿之前复杂矛盾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评弹的审美形态不仅细密,而且灵巧,如顾宏伯的《包公》一回书中起五个老旦而不觉得乱。评弹的灵巧还表现在演员可以跳进跳出,自由灵活,以及评弹艺人不时插用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如《描金凤》中钱笃笤与小道士的对话等等。第三,评弹的喜剧色彩及幽默的美学境界,听评弹与欣赏其他艺术有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轻松谐趣。这种喜剧色彩主要表现在肉里噱、外插花等等。第四,弹词音乐以优美的唱腔和多彩的流派给人以听觉上丰富的美感享受,唱是说的继续和补充,“言之不足,则歌咏之。”

沈先生的报告以大量书目为支撑,具有说服力。讲座结束后,沈先生与大家进行了互动,就弹词流派、创新性演出、评弹与江南社会的关联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大家表示获益匪浅。

沈鸿鑫

沈先生在作报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