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海师大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评弹研究室主办的“评弹与江南社会”系列讲座之十九如期进行,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先生担纲主讲,报告题目为《曲艺(评弹)研究与学术意识》,唐力行教授主持讲座,彭本乐先生及该校评弹研究室全体师生聆听了报告。

吴先生自幼酷爱文学和曲艺,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专门从事曲艺史论的研究工作。当时曲艺研究所正承担着由罗扬先生领衔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曲艺志》的编纂工作,吴先生在这个团队里先后任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在历时二十五年的编纂过程中,吴先生走遍了全国各地,成为国内迄今为数极少的全面了解中国曲艺所有曲种并熟悉掌握其文献资料的学者之一。在编纂《中国曲艺志》的过程中,吴先生还撰写了众多关于苏州评弹研究的文章,参与了当时关于评弹艺术特征的专题讨论,从曲艺理论的高度将苏州评弹研究引向深入,先后撰写《曲艺说表:戏剧性不等于戏剧化》、《苏州评弹艺术特征讨论献疑》等文章,认为评弹作为曲艺的一个门类,其表演特征在本质上是以演员的第三人称“说唱”为主演出的一种艺术形式,“起脚色”和“手面”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正如唐力行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的,“进行学术研究之前一定要‘正名’”,吴先生在报告的一开始就着重强调了曲艺的研究过程中的两个注意事项:首先,由于曲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它结合了文学、语言、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戏曲乃至武术等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元素,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必然会在客观上涉及相关学科及其方法的运用。吴先生认为,上师大的“评弹与江南社会”的系列研究就是结合了曲艺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方法的跨学科研究,值得钦佩和学习。其次,曲艺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规范意识和学术意识。比如在进行“评弹与江南社会”过程中,要厘清“评弹”—“苏州评弹”、“评话”—“苏州评话”、“弹词”—“苏州弹词”的内涵,这样才能写出规范的学术文章。

报告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曲艺的概念、特征、种类与价值。在学术界已有对“曲艺”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吴先生提出了自己对“曲艺”的认识——即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吴先生指出,“口头语言”是艺术表现的材质,“说唱”是艺术表现的方式,“叙述”是艺术表现的手法,“表演”是其审美属性,“艺术”是其文化身份。基于此,曲艺具有形式构成的简便性、内容表达的通俗性、创作表演的多度性、欣赏接受的想象性等一般特征。以评弹为例,它就是一门以说表为主要表现手法的表演艺术,其核心就是叙述故事。明确了曲艺概念和特征后,吴先生以审美的功能特点将曲艺分为“说书”、“唱曲”、“谐趣”三大类,评弹属于“说书”类。中国曲艺源远流长,吴先生认为,作为一门艺术,曲艺具有认识、教化、宣传等社会功用,如评弹的教化作用对陶冶苏州人的性情具有重要功用。除此而外,吴先生认为曲艺还是“文化之舟”、“戏剧之母”、“文学之父”。

报告的第三部分,吴先生介绍了曲艺学的发展与学科地位。吴先生认为,中国曲艺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发生阶段,过去艺人们为了艺术传承与鉴赏的需要,制定了“艺诀艺谚”,如马如飞的“道训”等;其次是发端阶段,主要体现为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将宋元话本纳入文学史的研究视野。第三是学科建立阶段,《中国曲艺志》的编纂开始了曲艺基础史论研究的系统性开展阶段。吴先生同时指出,曲艺学目前还存在着种种的困难,缺乏正常发育的生态环境,如本科教育的缺失、学术队伍难于孵化等原因使得学术成色大受影响。

唐力行教授指出,吴先生的讲座高屋建瓴,对本中心评弹研究室进一步开展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表示在今后的“评弹与江南社会”系列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对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统一的规范,并希望能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展开更多、更好的合作,共同推进评弹乃至整个曲艺事业的发展。报告结束后,吴先生与大家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互动。

吴先生作报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