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评话情况觉得有必要好好思索,探讨,重新认识。
(一)为什么过去的听众对同样内容的书,听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兴趣浓浓?答案只有二个字——创意。
过去同一部书出多少名家,而且名家不都是秉赋独特。是有秉赋好的,但是也有中气不足者,嗓音低沉者成为名家。主要他们有坚定的事业观。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他们能对自己的长处明了,对自己的短处也了解。扬长避短,坚韧不拔,创出了自己的 风格,为听众折服,力压群雄,自成一格。像评话名家杨震新能以一把扇子,技惊四座,博取满堂彩声,唐骏其能以一块醒木,碰得令人钦佩不已。所以有各家各说百听不厌的效果。
(二)为什么现在的观众对传统书不大欢迎?不!传统书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几百年前辈艺人的心血是评话瑰宝。所谓的不大欢迎主要原因有二点:
1,现在评话中30岁以下的最好的 演员也只能达到学像某某人,等于书法临帖,写像颜体,柳体,大家都称赞写得有柳颜之味,但离书法大师的标准毕竟还有一段距离。评话亦然为此仅是模仿,而缺乏自己的创意,老书迷当然要与前辈名家对比,一比就淡然乏味。
2,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是从属于政治,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文艺。现在存在的传统书也肯定不都是几百年时的传统书。尤其中国经过十年浩劫以后,文艺千穿百孔,刚得到恢复,又迎来了开放改革的崭新局面,使中国起了质的变化,都忙了起来,甚至于退休在家休闲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等都引起人们的关注请出来,闲不下来,都关心社会经济的境况,听众必然减少。
(三)为什么有些演员本来名不经传,默默无闻,而说现代书都上座率超群,鹊声四起。但评话前辈名家等听后并无突出之处,而且还是讲故事,不能算评话。现代书虽然属于讲故事一折,但是听众比听传统书受欢迎。这个原因我觉得离不开社会因素,现在书场经济竞争激烈。农村都已城市化,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形势,讲故事的特别比传统书目明快,而有新鲜感。像80年代现代书中以上海滩,三大亨,杜月笙等书目颇受听众欢迎,因为80年代听众中大部分对旧上海有所了解但不大熟悉。所以听来兴趣盎然。到21世纪现代书以文革事件为主,因为听众对象变了不少,大多是过去当过知青,经过文革迫害的人群,所以听来亲切。因为评话不恩能够不跟上形势,尤其30岁到50岁之间的演员责任重大,要成为改革的主力军。
(四)当前现代书,大都是在讲故事,说新闻,谈历史,而且此倾向还在发展,如此下去真正评话岂不消亡。我却认为不然——这是一个好现象。为什么?虽然将故事,说新闻,谈历史,不能就是评话。但我坚信数百年前评话一定也是从讲故事开端,历经社会变革,名家们的努力,一代一代的适应社会,政治的需要及听众的需要,不断改革创造,推陈出新才有今日评话的 成效。所以创新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精品,有了讲故事的成形一定就有新评话再生,现在我们已能看到的如姜永春改编《廉政风暴》从1998年开始迄今12年认可,再如周明华的《吴史春秋》虽不能算评话,是谈历史但有一定的深度社会反响很好。都是很好的先例。也说明只要我们这一代及下一代肯下决心努力改革创新,能磨出精品,评话一定不会消亡。
(五)评弹学校中已无一个评话学员。变成弹词学校,各评弹团评弹演员从何而得,让演员自带学徒,一无先例,二将来不入编制顶多成为民间艺人,现在青年谁肯来学,这样后继无人,评话岂不凋亡——这是一个大多数听众及演员的共同心声。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忧心的问题,要培养一个评话演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过这问题也不是我们演员及听众所能解决的,但我深信这个现状,团领导,局领导,市领导决不会不知道,也决不会视而不见,尤其苏州评弹已被国家批准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名列曲艺类第一。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评话这一奇葩。大家想,有一度很多演员尤其评话演员找不到演出场地,由于现在是经济第一,很多营业性书场先从日,夜二场变为一场,另一场放录象等来提高效益,后来又纷纷关闭,弄得演员心慌不安,改行从业,认为评弹要灭亡。。。但在于政府的支持同志们的努力下已大为转机。书场也由营业性变为公益性,确保了演出场地又确保了演员收入有发展了社会效益。所以这些我们不要担心,灰心,我们应该专心事业,坚定信心,改革创造,承上启下,不辞辛劳,推陈出新,步入正道。
以上认识,定然是肤浅得及,不堪入目,但是我的真诚之心,写出我的心声。万祈莫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