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瑞先生离开我们将近40年了,他是一位公认的评弹全才,无论是创作、实践、理论、教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特别可贵的是,他一生致力于评弹的改革创新,在继承与发展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经过他的革新,沈调、祁调、俞调等流派不仅提高了艺术感染力,更体现出时代性。在周先生短暂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他厚积薄发,佳作迭出,《秋思》、《霍定金私吊》、《祭江》、《岳云》、《黛玉离魂》、《情探•离魂》、《老贫农月下犁地》等等,包括周先生在长篇《珍珠塔》、《荆钗记》及中篇评弹中的许多唱段,都已在听众和爱好者中广泛传唱,周先生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们好好学习。
我是个周云瑞迷,是周先生的“粉丝” 。在欣赏和学唱的过程中,我一直有些疑问:在当今评弹界,创新的曲目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很难达到百听不厌、广泛传唱的程度。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出在哪里呢?怎样理解继承与发展呢?周云瑞先生的创新思路是不是值得深入探究呢?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京剧改革时曾提出一个原则,那就是“移步不换形”,这对我们现在振兴评弹、改革创新,有何指导意义呢?
周云瑞先生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家,他在乐器、唱腔、说表等方面的造诣之深是让人心服口服的,但令人惋惜的是,周先生这些方面的艺术成就,没能被系统地继承下来。目前,评弹事业面临挑战,原因是多方面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陈云同志对评弹提出“出人、出书、走正路”的发展方向,可见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是决定性的。无论是专业人士、媒体、理论学者、广大爱好者都应该深入思考,共同应对。我认为周先生的革新思路、宝贵经验以及他的敬业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我建议有关单位应开展“周云瑞艺术欣赏和研究”系列活动,形式可以包括周云瑞作品展演会、成立周云瑞艺术研究会等等,开展一系列宣传、展演、研讨、培训活动,将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及创作经验,系统、完整地继承下来。并以此为契机,挖掘整理一批传统书目,培养青年演员,让传统经典再放光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