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书场再度重生

不论它在哪个年代,身处何种境地,有一点从未改变:在这里,杭州人收获了无数的欢笑声

这快乐的精神,是这座城市文化记忆的温暖部分

大华书场今年59岁了。对这个杭州现存唯一的专业书场来说,这一年惊心动魄:差一点,它就从杭州的地图上消失。

倒闭,不是大华书场的最终结局。经历一年两次“关门”事件之后,半个月前,书场重新开张。老书迷惊喜地发现,重开的书场看上去很青春:全新的红木月牙桌,舒适的高背藤椅,明亮而古朴的舞台,书画牌匾点缀的四壁——仿佛脱胎换骨。

11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大华书场,虽然提前10分钟买票,也只买到了最后一排的座位。170多个座位早已坐满,晚来的书迷只能坐在门口的加座上。

下午一点半,五十九年不变的开场时间。两位说书先生上台。男先生一身浅色长衫,手捧三弦,女先生穿一件簇花旗袍,怀抱琵琶。叮叮咚咚,琵琶三弦合鸣,女先生婉转清亮地唱起来。我听不懂他们在唱些什么,只觉得曲子很有韵味,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小船上,清风拂过面颊。

书迷们悠然地呷着绿茶或菊花茶,有的嗑着瓜子。典型的姿态是这样:闭着眼睛随着乐声摇头晃脑,一只手搁在月牙桌上,用食指或中指敲打着节奏。

唱完一段,开始说了,苏州方言,两位先生时而独白,时而对话,表情丰富,抑扬顿挫,每隔数分钟,都会卖一个噱头,逗大家轰然一笑。

“我很喜欢听书的,二十多岁时就迷上了,现在退休了,每天就靠它打发光阴。”中场休息时,邻座的徐大伯说,他住得不远,几乎每天都来,在这儿听听书,喝喝茶,跟老朋友聊聊天,有时候还可以打个盹,很惬意。

提及大华前段时间的关门,徐大伯说,那些天,他像丢了魂似的,整天没有着落。“40多年了,我离不开它了。”

几乎每天都来的书迷都和徐大伯一样,一样的满头白发,一样的喜欢听书,一样的离不开大华。可是,他们救不了大华书场。

困境依旧 一边是严重亏损,一边是听众断层

大华书场前段时间的关门,不是因为掌门人不愿意坚守,而是因为亏损。一笔账被算了很多遍了:170个座位,票价6到10元,一场收入最多1100元。刨去演员的车马费、演出费,剩下的钱要支付水费、电费、茶水费,以及演员的住宿费。

“不贴钱,就要提高票价。可是,听书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要涨价,不忍心。所以,票价不能动。”大华书场的新掌门人周志华说。

更大的危机,则是听众将出现断层。从书场最后一排向前看,一片白花花的头发。以至于记者这张陌生面孔一出现,说书的女先生张碧华就注意到了:“我心里还蛮高兴的,今天观众席里竟然出现了年轻人。”“杭州跟苏州不一样,这里没有年轻观众的基础。而在苏州,说大书的夜场几乎全是年轻人。”张先生叹息,如果听众没了,评弹就没了。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8位老书迷,问起他们的孩子是否喜欢听书,答案完全一样:年轻人,对听书不感兴趣。

一边是经营亏损,一边是观众断层,大华书场虽然重新开张了,但这两个关系着书场未来命运的问题不解决,大华书场还能走多远,只能是个未知数。

全力突破 什么招都想了,连相亲会都在计划中

作为大华书场的新掌门人,周志华很清楚面临的困境。

“我接手书场,没想着赚多少钱。我是搞民间文艺出身的,我就想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一个接地气的平台,让它们能够传下去。”周志华,这位“小热昏”的传承人、杭州人熟知的“老开心”面带微笑。他正沿着自己的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书场每天只说一场书,场地使用时间不到3个小时。如果提高场地的利用率,不就能增加收入了吗?我们不能捧着饭碗要饭啊。”在他的构想里,书场不仅要有评弹,还要有昆曲、越剧、相声、莲花落、小热昏。书场的演出不仅有下午场,还要有上午场和夜场。

甚至,他还在网上发布广告,愿意在空闲的时段,将场地租给公司或企业开会。他还谋划,每个月搞一场老年相亲会。“场地利用率提高了,书场就能活下去了。”

年轻人是周志华最想吸纳的观众群体。相声和昆曲是他理想中的突破口。他和几个相声、昆曲团体正在谈合作事宜,筹划着不久以后就推出面向白领的夜场演出。“只要节目质量高,票价高一点,白领也能接受。”

事实上,大华书场曾在2010年推出过相声夜场,一群年轻的相声演员上台表演,观众反响特别好。开设瑜伽馆的女孩冬冬就是那个时候知道大华书场的。几乎每个周末,她都会约上朋友一起去大华听相声。“感觉很棒,难怪北京的年轻人爱听郭德刚。”一度,大华书场几乎成为杭州文艺青年的心头之爱。

冬冬认为,10块钱票价真的不高,“就是再涨一些,我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文化主管部门

传统不能丢,也要紧跟时代潮流

“说心里话,我们还是盼望政府的关心和长期扶持。”周志华说。他透露,这次重新装修书场花的四十多万元资金中,有一半来自政府的支持。

记者采访了杭州市文化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说,大华书场是杭州民间文化艺术的老品牌了,一直以来,杭州市、区两级文化部门都非常关心、支持它,“哪怕只剩下一个观众,也是我们文化服务的对象”。 现在,大华书场在求变求新,变成一个曲艺表演的场所,我们很关注。 这位负责人也指出,市场有其发展规律,除了政府支持,大华书场也要积极寻找市场出路,比如杭州是旅游城市,杭州评话又是杭州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场能不能与旅游相结合,想想点子? “希望大华书场能乘着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大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

“大华书场的传统不能丢,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潮流。作为文化主管部门,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和支持。”

大华书场创办于1952年。它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风光,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黯淡,经历过九十年代的复兴,也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的苦苦支撑。不论它在哪个年代,身处何种境地,有一点从未改变:在这里,杭州人收获了无数的欢笑声。正是这不曾间断的欢乐,让大华书场成为一块闪动着岁月光亮的招牌,也正是这份欢乐,让大华书场成为这座城市文化记忆的温暖部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