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刚刚结束了在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等5城市的5场演出,下个月又要赴香港和台北演出4场;而在此之前,5月在日本东京等城市的3场演出场场满座,且都是面向日本当地观众———今年,一向给人低调印象的上海评弹团,凭借《林徽因》《三盗芭蕉扇》等作品十足闹出了大动静。
这也可以视作沪上地方戏曲院团的一个缩影。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推进一年多来,人们欣喜地看到,活态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地方戏曲,正在上海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新剧目和新观众,激活了地方戏曲在今天的生命密码。
剧目建设,打造新时代常演不衰的新作品
沪剧《邓世昌》、越剧《燃灯者》、评弹《林徽因》———去年以来,上海的国有地方戏曲院团在剧目建设上集体发力,以新创剧目拉近了地方戏曲与当代观众的距离。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说,缺少新时代下能够持续激发观看热情的作品,一度是导致地方戏曲衰落的原因之一。“很多人对当年越剧《红楼梦》连演54场、场场爆满的盛况念念不忘,今天地方戏曲要重新获得生命力,同样需要这样的作品。”
打造新时代下常演不衰的新作品,需要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求。“一团一策”的指导精神,就是尊重不同艺术种类的艺术特点。相关院团充分发挥各自的剧种特色,突破固定舞台样式,尝试各种表现题材。
沪剧新编历史戏《邓世昌》,改变了人们对于沪剧“西装旗袍戏”的印象,以一出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戏,重新塑造了邓世昌这一民族英雄,艺术个性独特,同时引入了丰富的舞台表现手段,至今在全国已演出了60多场。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现代观众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需求,这种审美需求要求舞台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与之相适应。这要求创作者不拘一格地去拓展题材,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呼应时代对于主流价值观的需求,引发观众共鸣。”
以法官邹碧华为原型的当代越剧《燃灯者》,就是一出体现主流价值观的作品。该剧通过整体舞台气质和表演风格的转变,通过演员直面人物内心的表演,完成了越剧从古装戏向现当代戏转变。事实上,地方戏曲根植于民间,天然具备将真善美渗透大众内心的功能。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说:“传递主流价值观,传统戏曲责无旁贷。”
上海评弹团的新编剧《林徽因》,则在坚持评弹表演本体特色的前提下,针对白领这一主要目标观众群,在舞美和服装设计上大胆创新,不仅每一回的舞美布景都不相同,还专门为剧中人物设计服装。这都是评弹演出中不曾有过的新鲜事。就拿服装设计来说,既要贴合人物的身份背景,又要与演员手中的琵琶三弦相协调,难度不小。最后设计师选择了用西式服装的剪裁结合传统中式服装的元素,颇受好评。
走出地方,在地域交流中更好地发现剧种特色
去年11月,上海戏曲艺术中心6台新创剧目赴京展演,其中有4台为地方戏。这是一次地方戏走出地方的大胆尝试———此前很多人认为,除了受到多种现代娱乐方式的挤压,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受制于地域因素,难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张鸣也曾经向记者坦言,临行前,大家对于南方剧种能否在北京观众中引起反响并没有把握。
结果是演出获得巨大成功———门票提前售罄,上座率均为100%,充分证明了当内容与形式结合恰当,地方戏就可以穿透地域障碍,在当下焕发新活力。受此启发,上海的地方戏院团今年加大走出去的力度,从而在南北中外交流中更好地发现自身优势,树立剧种自信。
赴日演出的评弹《四大美人》,改编自由4部中篇组成的同名系列作品,在兵库县相生市文化会馆演出时,不仅700多人的剧场座无虚席,通往二楼包厢的台阶和剧场的走廊上也挤满观众,甚至还有观众坐在剧场外的大厅里看现场直播。很多观众是第一次看评弹,对于唱词并不能完全明白,但仍然被演员的唱腔和演奏所吸引,留下了“非常美”的印象。“这说明,地方方言真的不是问题,关键还是表演够不够好看,唱腔够不够动听。”上海评弹团支部书记赵倩倩对记者这样感慨。
与此同时,地方戏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与不同地区观众进行碰撞,有助于开阔视野,获得新的刺激和灵感。比如,评弹《林徽因》先后到北京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演出,演员们发现,对于同一处噱头,一南一北两所高校的学生反应完全不同。这让演员们思考:放噱头是评弹演员的基本功,但是,面对新的观众群体,老的噱头套路不管用了,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加一些网络语言?(首席记者 邵岭)
(摘自 《文汇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