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上周末在南京举行。由苏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常熟评弹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陆建华与著名作家金曾豪联合创作的短篇弹词《招牌菜》摘得创作奖,这也是继短篇弹词《千里寻宝》和《田阿桐》之后,陆建华第三次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
“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讲,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当记者踏进陆建华办公室时,他刚刚结束2个多小时的惠民演出,但依然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对这次会议的感想。陆建华告诉记者,现在评弹界有种说法叫“常熟现象”,这现象就是指在作品的创作上努力接地气,取材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和诙谐幽默的演绎,与台下观众产生共鸣,令观众在享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心底。
陆建华此次获奖的短篇弹词《招牌菜》,虽然时长只有20分钟,却在说噱逗唱中注入厚重的社会现实:一位打工者的好友因工伤去世,为实现好友生前愿望,他执意要带好友母亲去吃饭店的高价“招牌菜”,由此引发出一幕笑中带泪、发人深省的剧情。故事在嬉笑怒骂间针砭时弊,呼唤诚信的回归。在谈到与金曾豪老师共同的创作体会时,陆建华说,这个《招牌菜》的成功主要是在立意上,通过来吃招牌菜揭示了一个社会的现象,一定要诚信,还有就是要体现人性的孝与义,“百善孝为先,而弟兄之间的情谊、义气,也正是作品所要弘扬的社会真善美。”
常熟素有“评弹第二故乡”、“第一书码头”的美誉。常熟评弹团自建团之始,就一直有“创新演新”和评弹演员“自创自演”的传统。近年来,更是凭借对评弹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创作出了一大批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作品,为传统文化艺术注入了一股新意。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表示,现在曲艺界专职曲艺作家并不多,主要还是靠艺术家自己去整理、改编、创作,而能像陆建华那样一手抓舞台表演,一手抓剧本创作,并且能够在曲艺界胜出获得殊荣的非常难能可贵。
谈及自己的艺术之路,陆建华说主要得益于走进百姓接地气,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归根结底体现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15年来与金曾豪老师携手,参与了《山歌王传奇》、《千里寻宝》、《田阿桐》、《相约星期二》、《招牌菜》等五个短篇弹词的创作和演出,自己也从说书逐渐转向创作与培养新人,这就逼着自己不断学习、思考、实践,“我觉得一个评弹演员必须要懂创作,这里的‘懂’有两层意思。一是学习创作,演员能结合艺术特长创作书目是最好的;另一层意思是正确理解作者要表现什么,即使不会原创,能二度创作也很好。作品出来以后,还要结合演出多‘磨’,多方听取意见,反复磨炼修改,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