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苏城的盛夏,虽凉风习习,然酷暑难挡。骄阳下,一行人行走在通往千古名迹虎丘的山塘街上。其中,一位八十长者,腰直背挺,健步行走,气质不凡。这位风度儒雅的老先生不是别人,正是书坛风云人物、风靡海内外的苏州弹词名家蒋月泉先生。自文革磨难之后,蒋先生在公众场合很少露面,后来定居香港。蒋先生是苏州人,吴门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这里留下了他对生活的眷恋和艺术生涯中的丝丝履痕。这次他应苏州电视台之邀,重返故里寻踪探幽。

那天,蒋月泉先生在他的学生秦建国、沈世华的陪同下,顶着烈日来到了山塘街上的桐桥随近【桐桥为蒋月泉所说《玉蜻蜒》中的关键地址,即朱小溪拾得元宰之地。】。这里依然是古街傍河,碧水飞檐,树荫下老人与小孩在纳凉;收音机里不时传出弦索声声吴侬软语;妇人姑娘边洗衣边玩笑;还有那不怕热的少年相互追逐着在尽情玩耍……恬静、闲适的画面,勾住了蒋先生他们的眼神。一幅多么生动怡人的姑苏风情画,正是运用到《玉蜻蜒》中一个很好的素材。突然间,有一位当地老者认出了蒋先生,脸上写满疑惑与惊讶,稍作踌躇后走上前来询问:是否当年的蒋月泉?蒋先生笑着微微点头,边伸出手来与其相握。老者顿时笑逐颜开,还有点见到名人的激动,一边紧紧握着蒋先生的手不放,一边说:“我听了您几十年的书,是您的忠实书迷啊!万万没想到今天能遇见您……”两位老人犹如久违了的老朋友。当蒋先生问起桐桥遗址等事,这位老者打开了话匣子,如数家珍般告诉他们桐桥的方位和变迁,一旁的蒋月泉师生不时应答。围观的人们越来越多,争着一睹当代艺术大师的丰采,狭窄的街道一时竟被挤得水泄不通,苏州人对蒋先生的崇拜与敬仰由此可见一斑。离开桐桥后,蒋先生他们还去了山塘上的席场弄、阊门南浩街、北寺塔前的申家碑(牌)楼……这些地点都跟《玉蜻蜒》里的情节有关,这下仿佛作了一次实地勘察,遗址考证。

到了苏州,还有一个地方是蒋月泉先生必去的,那就是座落在城东一条僻静的小巷——中张家巷里的评弹博物馆。那一次是周良先生陪同参观的。在陈列室内,蒋先生看到许多同行好友的照片,还看到了昔日评弹兴旺繁荣的图片资料。周良先生指着柜中的一把三弦请蒋先生细看,蒋先生凝神注目,见物思情,往事历历。原来这把三弦是蒋先生的心爱之物,数十年前带着它跑码头,进书场,赴朝鲜;北上皇城根下,南至福建前线,为听众为战士为首长,唱响了评弹,传播了评弹,赢得了无数的掌声与赞誉。从陈列室出来,蒋先生特地去了该馆的评弹书场。他说:书场是我们评弹演员生存的地方,是评弹艺术发展的平台,那里有广大的评弹听众,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当现场的演员和听众得知蒋先生来看望他们时,都出来迎接。蒋月泉先生忙和大家一一握手,并走上书台亲切地说:老听众们大家好,我非常牵挂苏州的老听众,谢谢你们一直支持评弹。随即他又指指将上书台的演员:这是伲团里的两位青年演员,老听众们要多多帮肋他们,也希望两位后生不负众望努力说书,将来一定会青出于蓝胜于蓝。蒋先生心里装着听众,同时他也时刻关心、提携青年演员,希望他付出毕生精力的评弹事业后继有人。

那一次,蒋月泉先生还去了苏州评弹学校,与他的书迷一起探讨评弹,和他的得意门生研究蒋调,并看望了亲朋好友等等。所到之处,话题中心总绕不过评弹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在他的眼中,看到的是“评弹”;在他的心中,藏着的是“评弹”;在他的思维中,想着的还是“评弹”。只要谈起评弹,他的眼神,他的语气,他的声调,他的热情,一切都在不知不觉感动着周围的人。他是一位生命不息、艺术追求无止境的老人!令他最为高兴的是和曹汉昌、吴宗锡、周良一众老朋友的促膝长谈,从张鸿声飞机《英烈》的创新,一直到徐丽仙丽调的形成,细数了评弹界许多大家,唯独不谈自己,真正显示了一代大师的胸襟与风范。这让我再次近距离看到了一个真性情的蒋月泉。

虽说蒋月泉先生离我们而去已有十年了,然他塑造的艺术形象至今存活在人们的心中,那委婉醇厚的蒋调时时回荡在人们的耳旁。他的艺术成就与特色,已溶进了江南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无论是漫步在烟雨蒙蒙的长巷中,还是徜徉于杨柳依依的石桥畔,都会觉得那纷飞的雨丝、摇曳的柳枝就是蒋调的余韵,尽情流动在清夜月色里。

值得欣慰的是蒋月泉先生姑苏寻踪的全过程,已被苏州电视台拍摄纪录下来,成为一份极其珍贵的视频资料。
  
殷德泉写于 2010.8.18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