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团国家一级演员盛小云不久前来上海乡音书苑,和上海四位演员联袂演出了“花色档”《白蛇传》。这次演出虽则从“辞伙”到“水漫”仅九回书,但由于秦(建国)蒋(文)档和王(玉立)庞(婷婷)档本是承传蒋派艺术,现有盛小云的加盟,优势组合,强强联合,形式新颖,整体演出达到了新水平,三位女演员分别担纲的“白娘娘”也各显特色。听众反映:“这次演出,有亮点,有新意,很有回味”。在盛小云行将离沪之际,我慕名采访了这位“东方戏剧之星”。
(一),致远问:(以下简称“问”)您到上海演长篇机会较少,去年在长艺单档演出长篇《啼笑因缘》甚受欢迎,这次到乡音和秦建国搭档演四回《白蛇传》,共二十八天,天天爆满,上海不少‘盛迷’从别处赶来。先请您谈谈这次来沪演长篇的感想。
盛小云答:(以下简称“答”)这次来沪演出有不少体会,也引起我一些思考。
{1},父母都是弹词演员,也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盛玉影拜师周玉泉先生,使我自小受到潜移默化的培育。也许有一种承传人脉之缘,我特别喜欢蒋月泉朱慧珍俩位先生演唱的经典作品。例如,蒋月泉先生在《白蛇传》中起小青青角色时,说表用中州韵很好听,有音符,高低音变化很见功力。因此,这次到乡音来不仅仅是演几回书,是给我一个实践的机会,去具体学习承传名家的优秀书目。
{2},秦建国团长是蒋月泉先生的嫡传弟子,我能和他拼档演优秀长篇,不仅对自已书艺的长进有很大帮助,而且有较好的契机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因为朱慧珍先生的演唱一直是我学习的楷模,追求的目标。上海团参加演出的四位优秀演员都演过《白蛇传》,在承传《玉蜻蜓》等蒋派艺术经典代表作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在以后如何去继承评弹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借鉴。
{3},这次演出的形式对我也有启发,各地区评弹演员要多交流演出,不限于会书,包括长篇、中篇,这样有利于取长补短,开拓视野,提高水平。
(二),问:这次乡音俱乐部请你和秦建国合演了一期星期早场,节目质量较高,听众非常满意。听说您准备了一个星期,还特意安排了单档《啼笑因缘》,你对每场演出都这样认真吗?
答:对,那天凌晨三点半就睡不着了。我对每场演出都自加压力,要求自己一点不得马虎,不能出一点差错。尤其自己“名声在外”,引人注目,听众要求越高,越不能有半点闪失。我认为听众口味不同,对每个演员各有所爱。我作为一个演员,总有喜欢我的“粉丝”,也有听众不喜欢我的。对自己每场演出,总会有不同声音,这是很正常的。但不同声音绝非对演员个人的好恶,仅依艺术而论。因此我对自己定条“残酷”的规定:演得好应该的,演不好不应该的。
(三),问:您很有人气,很有观众缘,从何而来?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我觉得你除了“说噱弹唱”之外,在“演”这方面也给观众留下较好较深的印象,这集中表现在塑造角色上。你为什么要讲究这一点?出于何种考虑?
答:一九八八年我二十岁时去北京参加中国第二届艺术节,我演唱“新木兰辞”,当时剧场没打字幕,担心北京观众能听得懂吗?于是我在唱这只开篇时根据具体内容在“眼神、手势”等方面增加了一些表演成份,尽量让观众体会到我在唱些什么,感到效果就不一样。我原来眼睛没有神,先生蒋云仙就教我先把眼睛闭一闭,然后再用力弹出来,可让人一吓,经常练,也就有眼神了,要茌眼睛上表现出角色的“喜怒哀乐”。我认为自已作为一个弹词演员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坐在台上说好唱好弹好,这还不够,必需加重“演”的份量,再和“说、噱、弹、唱”综合起来,把人物塑造得有立体感。我当下手,在上手说唱时自己要全身心的投入,各个方面去呼应。这是时代不断前进的需要,也是评弹向前发展变化的需要。
(四),问:我同意您的看法,也同意吴宗锡先生对此的解读:“说噱弹唱”加上一个“演”字,是为了塑造人物起好角色。同时,我觉得不能误解为演话剧、演情景剧,“演”过头了,评弹就变味了。另外,再请您谈谈为什么你在演出时在各个方面非常注意自己的仪表和形象?
答:十年前我去台湾演出,结束刚回房间就接到一位台湾戏曲爱好者的电话,他说:“你今天穿了旗袍,形象很美,但当你上台把脚踢弄脚垫,似乎是一种习惯性动作,却让你美的形象大打折扣,你走到台上每个动作都要展示你美的东西,给观众要有美的感觉”。这位台湾观众的批评对我触动很大,一直记忆犹新。我认为随着电视等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对评弹演员提出了要注意包装自己的新要求,包括台风、气质、发型、服饰、形象等等。还有在演出过程中举手投足、语言说表,许多许多,都要体现评弹艺术之美,形象包装对女演员的要求更高些。当然不能矫揉造作,更不能刻意造假,评弹不是戏剧。评弹既是“中国最美的声音”,我们的演员也应有最美的形象。
(五),问:您兼任了很多社会工作职务,前不久又当选了中国曲协副主席,这是我们整个评弹界的光荣。但你又是一位优秀的评弹演员,听众需要你,希望能常在书坛上看你的演出。这两者会有矛盾,那你是怎么处理这两者关系的?
答:我还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文联委员、省文联委员、苏州市人大常委和曲协副主席,要列席省市政协会议,经常参加市人大视察活动,不能多请假,确实矛盾很多。但是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评弹演员,不能离开书坛,不能离开长篇,忙里偷闲,合理安排,这几年坚持每年包括长篇、会书和各类形式的演出不少于一百场。正因为我是一个评弹演员,长期工作和生活在评弹这块土壤上,听众信任我,支持我,我才被选上担任中国曲协副主席等职务;如果我一旦离开评弹,离开听众,就没有资格担任上面任何一个职务;现在既然担任了,就要为评弹事业的发展,多提些建议,多反映些情况,多争取些支持。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的访谈只能暂告结束,所以本文取名为“初访盛小云”。她还年轻,还有更精彩纷呈的舞台等待着她去展示。我借用盛小云对我说的话来作为对她的希望、勉励:
“观众是我的老师,面对观众我什么都可丢弃,我会永远站在评弹这个舞台上”。
“每个演员都有长处,那怕有一个优点就值得我学,我要发挥自己长处,收起短处”。
“千万不要给我戴上‘艺术家’之类的帽子,我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评弹演员”。转自《上海评弹网》
二位肯定会成为艺术家的评弹演员
(支立)
11月10日在乡音书苑化妆间致远先生采访盛小云小姐 (程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