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亲民,虚实相融
程乃珊
如果要我评选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弹艺术肯定是其中不可缺席之一。虽说评弹源自苏州,但上海宽广的胸怀早已将评弹的弦曲雅韵纳入血脉之中,世世代代,营养着我们的城市和民生,从而成为上海文化的标志之一,上海人公认的乡音,即使人在天涯,仍拂不去那曲曲靖韵所激起的乡愁。
评弹艺术出身草根的口头文化,但经过几代艺人呕心沥血的打磨,已成为经典,用“咳金吐玉”四字来形容,一点不过。说真的,评弹艺术的虚实相融,空敝简洁,婉转生动,绝对是一门传统又超现代的艺术模式,对我们写作人启示更深,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对文史的爱好,是很难懂得欣赏这门高雅艺术的,故而评弹知音多为较成熟的听众,这本属正常。人体在不断的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心灵成长也如此:年少时喜欢动漫超男超女十分正常,但到了某个阶段,我们必定会不自觉地寻找一种更深层更典雅更从容的文化享受:评弹就如一位宽厚仁慈的长者,淡定耐心地等着我们发现她,爱上她!回归她! 。
评弹是很中国很上海的一门艺术,但她的爱好者却是多元和广泛的。近百年来,评弹发烧友不仅有草根小市民,还有庞大的白领和高层人士,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缕缕袅袅的清韵一起,各阶层知音就会自发聚集在一起,共事美妙时光,这就叫“和谐之音”。有年轻人认为评弹节奏太慢,殊不知,在今天,人们连看一场电影都不及等尾音结束就纷纷起身离座弄得椅座声劈劈啪啪的,评弹的悠缓和细致,正好让青年渐渐学会领略如何把脚步放慢一点去欣赏一门艺术。绷紧的生活之弦上,评弹滋糯的吴侬软语和阵阵丝竹有如一贴清凉剂,令我们稍稍放缓步于感受一下身边加上下五千年的人和事,生活会因你放慢步子而变得温情些。
我们常说的“休闲”,许多人将“休闲”等同“玩乐”。我认为其中还是有点差别。从行为科学上讲,休闲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说“玩疯了”,甚至“玩命”,但我们几时会说“休闲疯”了? “休闲命”?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连休闲,都有特定的东方式休闲文化,那就是从容淡定,悠闲舒缓。评弹艺术最形象地演绎了这种东方式的休闲特色:一杯香茗在手,静静地品味,那浓缩在舞台上的二椅一桌之间虚拟的一台绵绣,听众要的不是结果,而是那绵绵漫漫过程中一个个精致的细节,一道道绝然的风景。
难能可贵的是,撑起这台高雅艺术的基石一一评弹演员们,在当前书场数量锐减、评弹艺术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时,仍耐得住清冷寂寞,坚持跑码头,走茶馆,亲民深民,尽力传承这门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高雅艺术。
或者评弹艺术暂时处于低谷状态,但在众社会贤达和评弹爱好者支持下,在改革春风吹拂下,那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弦曲雅韵一定会高调地重新响起,毕竟,评弹艺术之根,是深深扎在老百姓心中的。
注: 程乃珊 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学基金会理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