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农村人与城里人一样,不知电视为何物,更别提看春节联欢会了。在自家门口欣赏皮影戏,是他们欢乐开怀的一个选择。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神州到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各地有许多春节习俗,关东也如此。单说农村,除夕前,千家万户全部贴上精心制作的春联、福字、年画、窗花等,为新的一年祈福。除夕要先祭祖,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以示怀念;随后才吃团圆饭,长辈坐上首,晚辈团团坐,取“阖第团圆”之意。

而今,收看央视春节联欢会成了全国人民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尽管它像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以往,农村人与城里人一样,不知电视为何物,更别提看春节联欢会了。达官贵人需要娱乐,草根贫民也寻求放松,在自家门口欣赏皮影戏,就是他们欢乐开怀的一个选择。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演唱,并配以各种音乐。其主要道具由皮革材料制成,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以牛皮和驴皮为佳,所以,又俗称“驴皮影”。

被视为当今影视艺术鼻祖的皮影戏,起源于咱们的中国。资料介绍,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极盛于清代。它诞生于山西的孝义,证据来自史书的一条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前来“受教育”,子夏在夜晚采用了“影乐”的形式,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子夏生动形象的讲学不仅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人们也从中学会了这一表演技法。后来,子夏创造的“影乐教”形式竟然在当地演变成了影戏,并如蒲公英花絮一样飞扬到各地。元代时期,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皮影戏又走出国门,相继流传到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可见,皮影戏是中国古代的又一重大发明创造。歌德、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均对中国皮影戏艺术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在我国有众多流派,著名的有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等等。

辽宁省的凌源皮影戏、复州皮影戏以及岫岩皮影戏、盖州皮影戏,为北方皮影戏的重要代表,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中凌源皮影戏、复州皮影戏,2006年5月还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凌源地处辽西,比邻河北、内蒙古。清代时期,皮影戏极盛,尤以河北滦州皮影(即现唐山皮影戏)为最。300多年前,不知是那位民间艺人,出京东,经喜峰口,到承德、平泉,最后落地凌源,将群众喜闻乐见的皮影戏送到了这里。从此,皮影戏在凌源牢牢扎下了根基。

多少年来,凌源皮影戏在一代代艺人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人雕镂玲珑剔透、操纵表演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独具特色。清《塔子沟记略》记载,清乾隆五年,凌源“塔子沟厅初建之时影戏已大盛气”。当时民间凡喜庆丰收则唱“会影”,消祛灾病则唱“太平影”,老来得子则唱“喜影”,母马产驹则唱“骡子影”。1996年,凌源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艺术)”。

复州则地处辽南,在大连所属瓦房店市西北。有人研究后认为,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1),河北滦州皮影艺人大量流入东北并进入辽南,复州皮影戏才真正活跃和盛行。

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复州皮影戏融合了各种艺术形式,因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唱腔、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综合多样的艺术形态等特色,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2002年1月,辽宁省文化厅将辽南影调戏更名为辽剧,从此结束了辽宁没有剧种的历史。

与城市相比,过去的农村文化生活更加贫乏,大年中、农闲时,走乡串户的皮影戏班的演出,无疑是老百姓最精彩的娱乐节目。我们能够想象,夜幕降临之际,某一村落里响起了欢快的鼓乐声,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块空场上,一边如痴如醉,一边拍手叫好地观看皮影戏,是何等热闹非凡的景象!令人感叹与遗憾的,它如今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幻了,那些温馨与回忆,还有几多人清晰留存、反复回味呢?

习俗,为中国春节的重要文化元素,彻底抛弃,就会丧失“年味”,只剩下一个空壳。

注:据有关资料编写

(2010年2月16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