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江汉平原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刘年华在整理江汉皮影戏“行话”文字资料。从2008年至今,他以自己从艺60年的经历,将历来只准口传心授的江汉皮影戏“行话”,整理成30万字的文字资料,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动物、衣食住行等16大类别。

“行话”是皮影戏中的一种沟通语体,首创者为东周时期的赵候老祖(范丹),来源于古代名人、地名、成语及道家流传的行话。至明清时期,皮影艺人把民间的方言俗语、成语与流传的行话糅为一体,成为皮影戏中一套完整的“行话”,历来只准口传心授,不准文字流传,更不准往外传,如果艺人泄露“行话”,则用江湖规矩整治。

“行话”也是艺人相互交流经验和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方式,皮影戏演出时无剧本台词,全凭艺人在演唱中触景生情,你唱来我唱去,心想口出的词句难免有些差异,为了遮掩观众耳目,艺人用“行话”提醒对方,随时改正。如,“周公吼一差了”意即“你唱错了”。

改革开放初期,江汉平原皮影艺人猛增,因十年的中断,一部分老艺人与世长辞,在师少徒多的时期,只能集体传教演唱技能,初学者只顾学艺,加上“行话”历来不轻易向外传,江汉皮影戏“行话”面临失传的境地。

江汉平原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刘年华在整理江汉皮影戏“行话”文字资料。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