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皮影堪称中华民间艺术的瑰宝。在国内皮影界,但凡知道懂得皮影的,侯丕烈这个名字也大都熟悉。侯丕烈,山西平遥县人,1939年2月出生于孝义市古城桥北村。从艺近四十年来,涉猎美术、绘画、剪纸、皮影,尤其倾情于孝义皮影的收集、整理、研究、制作,成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孝义市皮影艺术研究会会长。

虽然七十多岁的高龄,侯丕烈老人依然举止儒雅,有翩翩长者之风。身材虽然淡泊瘦弱、腰背挺拔,头发花白却浓密整齐,在国内皮影界乃至美术界,他却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多年的艺术生涯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侯老退休前,就在书法、绘画、剪纸内均有所造诣,取得高级研究馆员职称,1997年还被中共吕梁地委、吕梁行政公署授予“吕梁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令许多业内外人士不解的是:在青年时代,侯老为啥要放弃本已熟悉的美术事业,转而主攻皮影的收集、制作?而且矢志不渝近四十载。孜孜不倦地进行搜集整理和创作研究。甚至年近古稀仍痴情不改。

侯老的居所书斋小巧精致,整洁有序,一如他给人的整洁印象一样。在靠窗的小桌前,我们倾听着这位睿智的长者,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他“自我超越”的心路历程。

“我曾在太原从事17年的美术工作,深受孝义传统皮影戏的熏陶。要说我的艺术启蒙,最早就是孝义皮影……”侯老回到孝义工作后,看到由于人才匮乏导致皮影濒临消亡的困境。认为孝义皮影是民族艺术的瑰宝,任其流失湮灭实在是祖国文化的大损失。他痛下决心,放弃了已经小有声望的绘画艺术,转而开始了漫长的、孤独的皮影艺术之旅。这一干就是近四十多年,经过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他一共收藏皮影5000余件,含元明清珍贵皮影文物,其收藏最古老的皮影作品被国家邮电部选用为“中国特种邮票”的票型图案予以纪念发行。1984年,侯老编著的《孝义民间剪纸集》被评为国内第一本民间剪纸书籍,被天津美术学院作为留学生专用教材。同时,为孝义获得“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称号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在侯老的居所,扑入眼帘的尽是美不胜收、多姿多彩的皮雕作品。“西施浣纱”、“昭君出塞”、“猪八戒背媳妇”、“西厢记”、“雪虎”等不同的主题作品工艺精细、线条流畅、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幅刻品就是一段优美的传说故事,充盈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深厚底蕴。

一幅装裱考究的书法条幅,占据了侯老工作室门口显眼的位置。一幅蒲松龄老先生的语录抄,已深深博得侯丕烈的推崇与效法。“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及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一语道破,“痴”字诀毫无疑问也已成为侯丕烈老人艺术生涯的自觉追求。

“痴”教化着侯丕烈,也勉励着侯丕烈。为了孝义皮影的复兴、传承与发展,他宁愿痴得再彻底些。痴,拯救了孝义皮影,也成就了侯丕烈的辉煌。近四十余年间,他搜集整理和创作的皮掉皮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办展,并多次获奖。其中皮影《辕门射戟》参加美国纽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获优秀佳作奖。《昭君出塞和亲图》选送泰国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晒,并获“国际荣誉金奖”。他还出版了《中国孝义皮影》、《卜子夏在孝义》等五部专著,在国内外权威性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侯老的个人传略,被国内外三十余部名人电机所收录。

家中的方寸斗室成为侯老退休后进行皮雕艺术创作的独特天地。构图、绘画、皮件处理、雕刻、着色,一件作品往往需经过十几道繁杂的工序。几年来。一千余件皮雕作品就是这样一笔一笔地画,一刀一刀地刻,一丝不苟地完成自他的手下。在自己收集创作工作之余,侯老又把希望寄托在了年轻人身上,早在文化馆工作期间,他就坚持常年举办美术培训班,讲授皮影、绘画、剪纸技巧,培养了二百余名学员。在他的教诲下,许多皮雕、绘画、剪纸新秀脱颖而出。现任山西民间剪纸学会会长的郭梅花女士,就是侯老一手培养成材的剪纸专家。

皮影是祖先留给孝义人民的宝贵遗产。随着孝义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的进程,孝义皮影与孝义木偶、孝义碗碗腔一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孝义人民的骄傲,更是吕梁人民文化生活中的盛事。孝义皮影的拯救与复兴,侯丕烈老人功不可没。他不仅赢得了口碑,也赢得了荣誉。因为侯老的杰出贡献,他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授予他“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以及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成为我国屈指可数的世界级民间工艺大师人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难吾德馨。如今拥挤的斗室,窄窄的工作间,已成为专家学者关注和采访者聚集的地方,侯老的皮影情,也已成为了刘禹锡笔下《陋室铭》的翻版。谈到自己所做出的贡献和自己的皮影事业。侯老认为:孝义皮影能为世界所承认和尊重,说明了世界的开放性和宽容度。孝义皮影把东方文化提高到一个蜚声的境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完全可能的。每种文化通过交流都能跻身到另一种文化之中。

在告别侯老的时候,老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件他最近的新作,亮丽的图案四周是一枝绿竹和百合花,前者象征着中国,后者象征着世界。图案中心是一个大大的“和”字,令人遐想无限。与“和”相伴的是几只鸟,仿佛将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境界无限升腾翻飞……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