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关中美影”(下)
秘而不传、已经失传的清代灰皮皮影,究竟有多美?最大的陕西皮影,有多大尺寸……近日,《关中美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清代皮影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从馆藏2000余套清代老皮影中遴选的近500套精品进行集中亮相。
此次展出的关中清代老皮影,有哪些地域特色和风格?其华美绚烂的造型和色彩,又讲究了哪些特殊的工艺——
小巧精致vs粗犷艳丽
“东路”“西路”皮影相互竞艳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赵农对皮影艺术研究颇深,他介绍,陕西皮影以西安为中界线分东路和西路影系,东路以老腔、碗碗腔影戏为代表,其皮影造型小巧,刀工精细,色彩丰富大方,身体比例协调,连头和身躯约八寸上下。旦角额头圆而突出,鼻子秀气,眉毛细弯且长,眼睛大都刻成“线线眼”,嘴巴近乎没有,只在鼻子下点一红色点点而已,即人们常说的“樱桃小口一点点”。陕西东路皮影以古同州府皮影为最好,民间流传有“朝邑的皮影合阳的线”之说,意思是,朝邑的皮影最好,合阳的线腔木偶戏最有代表性。现在,有关专家考察推断,这一带很可能就是中国皮影戏的发祥地。
陕西西路皮影虽不如东路纯正,但造型粗犷,色彩强烈,别具一格。尤其是代表性的西路皮影更是人高马大,有的身长达一尺二寸左右,堪称陕西最大的皮影品种。西路皮影主要的特点是头帽雕刻繁杂,人物面部阳刻,都涂以黑色,非常容易辨认。此路皮影以礼泉为中心,辐射到乾县、泾阳、三原、凤翔等地,以至甘肃、青海,影响深远。此外,千阳地处偏僻,皮影保留了与民间剪纸同源的特点,色彩古朴,图案多用剪纸纹样,粗犷简朴,自成一派。至于美誉全国的灰皮皮影,可谓陕西皮影一绝,据考察,这种皮影只在陕西极少数地区出现过,因制法特殊,秘而不传,至今无人能说清详情。这种皮影传说是用生石灰泡制皮子,因而皮色洁白晶莹,手感柔和,雕刻时易于行刀,着色时易于涂匀,故而能雕制出色影俱佳的最好效果。灰皮皮影的设计、雕刻、着色都是高手所为,所以所制皮影几乎都是上品,价格昂贵,传世皮影少之又少。
“推皮走刀”全国叫绝
雕刻鬼斧神工注重镂空之美
“推皮走刀”全国叫绝
关于陕西皮影有什么工艺上的特色?赵农教授介绍,传统皮影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要经过多道工艺程序和多种工艺技巧。陕西关中盛产黄牛,以“秦川牛”闻名天下,因而用牛皮作为刻制皮影的原料是非常方便的,同时,陕西皮影的“推皮走刀法”在全国独一无二。其独到之处,就是以刀凿代替笔墨,采用“推皮走刀”雕镂技法。其特点是以左手用力推动运转牛皮,牛皮接触刀口,形成皮走刀不动的状态。这种刻法视野开阔,往往刻得丝丝如发,根根均匀,即使工笔画师也难描绘,确实是鬼斧神工。关中皮影的雕刻,与别的地方皮影相比较,更注意运用凿镂手法的运用,形成变化多样的图案构成。雕刻刀法以镂空为主,采取阳刻、阴刻,或者以阳刻与阴刻结合的方法,吸收了传统艺术中线描效果,融汇了汉代画像砖石、唐代壁画、民间剪纸等诸种艺术形式的技巧,创造出极具关中地方鲜明个性的皮影艺术。
“象征之美”尽显深厚文化底蕴
“复合成像”彰显丰富想象力
“象征之美”尽显深厚文化底蕴
同时,皮影中的复合成像之美,也是陕西皮影造型的又一个显著特征。这种复合成像之美,比剪纸等其他品种的民间美术都要突出,这主要是由于皮影长于表演神话剧目的缘故。雕刻艺人根据剧情,利用“对应思维”的方式和“置换添加”的手法,将几个具有超自然性形象的突出特征聚集在一个人物、动物或器物之上,创造出了大量的复合造型形象。复合造型主要有龙、凤、四不像、火猎、神兔等怪异的动物;人物有三头六臂的天神、地煞、长一对蝙蝠翅膀的福寿童子、人头鸡嘴的雷神、阴曹地府中的牛头马面等,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象征也是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陕西皮影在这方面也表现得很突出。皮影造型往往用“符号”象征人物身份,象征人物品行,这些象征符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象征符号一般出现在头、衣、道具的装饰中,或者作为独立符号。其中,动物有龙、凤、麒麟、狮、虎、神兽等;人物有佛道神怪、天地诸神;植物有莲、荷叶、牡丹、梅花、兰草等。例如吕布脸上的莲花,象征他对女性的痴性;而菩萨、道家头上的莲花、莲叶却是身份的标志,象征修行与再生;丑公公的萝卜花眼睛象征贪婪与花心等等。除此之外,陕西皮影的色彩象征性也尤为突出:皮影造型中的红、黄、绿、白、黑五色,与“五行”相对应,与五方、方位神、五德以及民间美术中的“五毒”相对应。在皮影色彩搭配上,五色还分为上五色和下五色,象征人物的忠、善、刚烈和奸、诈、淫、邪、残暴等品性。这些丰富的象征意义,与陕西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密切的联系。
曾经盛极一时现在濒临失传
陕西皮影:折射出奇异的审美情趣
曾经盛极一时现在濒临失传
省美博张养玉副馆长介绍,此次展出的皮影,充分显示了陕西皮影的地域和流派特征。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因此,流传至今的民间皮影、剪纸、刺绣、石雕、花馍、陶瓷、木版画等无不蕴藏着周秦汉唐的文化血脉。其地理位置的奇特构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因生活风俗的不同,折射出奇异的审美情趣,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一方面,皮影艺术的形式,汲取着质朴的古典文化营养,在乡村社会生活中传播着中华民族古典文明的基本特质,并形成了广泛接受的群众文化基础;另一方面,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比如,剪纸与皮影,秦腔与碗碗腔,石雕与面花等等,表面上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是一种血脉中的暗合,从而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着自身的感染力量,以民间文化方式体现着儒、道、释的古典哲学思想,相融相济于一体,构成了健康活泼的艺术形式。这也是皮影戏之所以能够长期流传于关中乡村,以至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艺术流派,并为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真正原因。
当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回眸历史,传统艺术带给人类的,更多是令人惊异的智慧和自由瑰丽的艺术创造。但是,随着我国农业社会结束,皮影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正在逐渐失去生存土壤,老艺人的去世,手艺的流失更使其濒临凋零。皮影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和继承,许多丰富内涵也有待进一步挖掘,引起更多方面对皮影艺术的关注和进一步了解。而这,正是该馆举办此次关中清代皮影展的初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