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灯光照射和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的皮影戏(又称灯影子),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和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傀儡戏。数千年来,这一以渭南为主要源头的优秀民间戏曲艺术经过历史的演变和无数皮影艺术家的打磨锤炼,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曾以历史最悠久、形象最美丽、演技最奇妙的独特魅力风卷世界,中国因此在世界上获得“皮影戏的故乡”之美誉。据有关专家考证,皮影的前身为“弄影术”。在中国古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弄影术”是当时少数道士、方士掌握的“秘密武器”,他们长期以来只在皇宫表演,因此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到了隋唐时期才转向民间,并由京都长安及京畿之地的渭南向外辐射。唐开元盛世后,经济文化的发达更是促进了皮影戏的长足发展。宋代时,皮影戏已遍布大半个中国。到了清末民初,由于我国著名皮影戏作家李芳桂(李十三)及《李十三大本》碗碗腔皮影戏在渭南的出现,使得皮影戏在渭南达到了空前鼎盛时期,一度班社林立。元代后,皮影戏随成吉思汗远征传入中亚细亚一带,而后在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传入了波斯、埃及、土耳其等国。十八世纪清代,来华传教的法国神父,又将皮影戏带回法国,并传入英国、德国。如果说中国是世界的“皮影戏之乡”,那么,陕西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展源地,以此类推,曾做为周、秦、汉、唐京畿之地的渭南,自然是皮影戏发祥的主要源头了。
二、渭南皮影的艺术特点
(一)渭南皮影戏的唱腔特点
渭南皮影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支派。唱腔有老腔、腕腕腔(华剧)、秦腔、关中道情(新调)等。其中,碗碗腔皮影戏影响最大,可称为陕西东路(渭南)皮影戏的代表。
1、碗碗腔皮影戏(又称渭南东路皮影戏),主要流行于华山北麓、渭河两岸的华县、华阴、临渭区、大荔(朝邑)、澄城、蒲城一带。它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现存的手抄本就有近300本之多。碗碗腔以用来敲击把握节奏的、样子像个小铜鼓的铜质乐器“碗碗”而得名。碗碗腔花脸戏吐字重,杀声如雷,震裂金石;生旦戏启口轻圆,清丽典雅、委婉细腻。唱腔融“北曲”的马上杀伐之声和“南曲”的柔媚婉转以及当地民间娓娓动听的清音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1955年被周恩来总理改名为“华剧”,取“中华民族之剧”之意。改名之后的碗碗腔,人们称之为“时腔”,区别于以前的“老腔”。2、阿官腔皮影戏(又称渭南西路皮影戏)。流行于渭北平原中部的富平县及乾县等周边县市一带,现存的手抄本不多。阿官腔据传为秦阿房宫歌女所唱曲调衍变而来,唱腔柔腻刚劲、激越委婉。
3、老腔皮影戏(当地人称“老腔影子”)流行于华阴一带,现在手抄本不多,多以列国、三国戏为主。唱腔具有激昂粗犷、慷慨悲壮的特点。
(二)渭南皮影表演语汇
皮影戏的表演是靠灯光透过镂刻的影人和道具在亮子(影布)上的活动景象来表现剧情,展示人物的运动、情态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在表演上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历代皮影艺人们却在诸多限定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技巧,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汇,扩张了艺术表现力,使得皮影艺术增加了无穷的魅力。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语中道出皮影戏的玄机所在。渭南将皮影表演叫“挑签”,把用签棍操纵影人活动的人叫“签手”。签手在表演中,主要采用挑、抵、推、拉、捻、揉、拖、反转等技法语汇来表现人物的繁复动作和细腻情感,赋皮影以鲜活的生命力。亮子是显示皮影形象和剧情的屏幕。影人离亮子近,影子实,反之则虚,这样显然限制了皮影在深度空间的表现。但艺人在影人的上下场表演时,巧妙地运用这一特点,形成上场由大变小,从虚变实,给观众以姗姗而来的视觉;而下场则由小变大,从实到虚,给观众渐渐远去的视觉,有效地加深了皮影场景的深度空间。这一艺术语汇还常常用于表现烟、瘴气、云雾等的骤然变化,起到了烘托场景气氛、渲染剧情的作用。
(三)渭南皮影的造型特点
渭南皮影人一般为一尺左右高,造型夸张大胆,变形巧妙,除个别丑旦和书僮经半侧面双目出现外,其它以侧面单目表现。面部有空面阳刻和突面阴刻之分。生旦尖口小,口点以朱红,若有若无, 清秀妩媚。人物性格则以眉区别,文人雅士以平眉表现清秀文静,将帅武士以立眉表现英武强悍,且前额突出,更显气宇轩昂、气慨非凡。渭南皮影的制作,均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刮、磨、刻、染、熨、缀等8个基本步骤20余道工序精细加工而成。它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中国造型艺术(如剪纸、窗花、门画、工艺美术、雕刻等)。雕刻刀法以镂空为主,结合传统的绘画线描形式,刀凿并用。在装饰文样上,多以菊、梅、竹、兰为主,最有代表性的图案有雪花、万字、鱼鳞、星眼、梅花、松针等。其着色用传统绘画工笔重彩方法,以镂线分色、用固有色平涂分填,多次烘染,用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镂线计白,自然调合,绚丽谐调,简洁明快,精致高雅,无论用以演出还是用于收藏,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难怪一位皮影收藏家对渭南皮影情不自禁地发出“美轮美奂、出类拔萃”,“妙在雕镂与彩绘,静态与动态相匹配”的赞叹。并称其为“中国皮影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三、渭南皮影的现状及对策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受电视、录相等对皮影演出市场的强大冲击,渭南皮影发展步履维艰。但在乡镇仍有一定的市场。据统计,全市至今仍有皮影班社近百家,经常活动的有30余家(其中华县13家),有皮影演出艺人200余人,年龄大都在60—80岁以上,最年轻的也有37岁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渭南、华县和大荔等皮影班社多次到日、德、法等国和港、澳、台演出,皮影雕刻制品也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远销海内外,显示了渭南皮影的强大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城乡间的小路上,已经鲜见那些往日拉着装有皮影戏家什的平板车踽踽而行的皮影演唱艺人了。千百年来牵引着亿万国人心头喜怒哀乐的鲜活生动的皮影戏,已在逐渐的冷落中凋零。记得在今年春季陕西文化博览会上,西安电影制片厂推出了名为《最后的皮影》的影视碟盘,一看到这令人心酸的片名,做为世界皮影源头的渭南人心头便感到无比的沉重。于是,传世皮影绝不能在我们手中灭亡,便成为时常回荡在我们耳边的警钟。如何发扬光大渭南皮影,使这一国之珍宝重现光彩,便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启动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市政府成立了渭南市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领导小组,主管市长亲自挂帅,由文化、财政等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以指导、推进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同时,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通知》,真正起到政府的主导作用。每年市财政投入30万元资金,用于民间优秀文化资源的普查、搜集、挖掘、保护、利用和人才培养及对民间传统文化重点项目传承人的扶持,加大扶持力度。2、建立41个市级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和7个省级保护示范项目。并尽快建立皮影艺术档案(含艺人档案)。目前对渭南皮影正在以县市为单位加紧进行普查征集,挖掘整理(剧本、唱腔、雕刻),防止更多的皮影精品流失。
3、培养皮影艺术新人,解决后继乏人问题。将在新成立的渭南市艺术学校开设皮影专业班,有关县市也成立皮影演出、雕刻培训班和皮影协会。
4、做大做强渭南皮影产业。今年上半年,在全省优秀民间艺术展览和第八届西洽会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皮影艺术的轰动效应,也为做大做强渭南皮影产业奠定了基础,坚了信念。因此,应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尽快将这一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开发优势。
5、鼓励外商、民间资产进入。渭南皮影要生存发展必须要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可以在动画片和卡通片等方面开拓、发展,使其成为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精美的藏品。为此,要积极鼓励外商、社会、个人资产进入。保护开发渭南皮影,仅靠政府一方不行,靠几个专家也不够,我们将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外商和民间资本加入,不仅提升渭南皮影的收藏价值,更要充实渭南皮影的生命力。(作者系渭南市文化局局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