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点一响,顷刻光影交错,刀光剑影、儿女情仇,都融入了这几尺白布背后,几名老艺人用他们沧桑的嗓音,演绎出一场场悲欢离合、荡气回肠的悲喜剧。这就是庄河皮影,充满了儿时回忆,别有一种风味的艺术形式,它在田间地头,老百姓喜闻乐见,是那么的接地气,可以说,这就是最原始的一种电影,数百年间,人们在皮影戏的影影绰绰中寻找到许多快乐。

皮影艺术几近失传

李德仁,今年已经75岁的高龄了,可是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河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他还跟随着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全国各地奔波着,“说实话,总是飞来飞去的,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真是有些困难。”李德仁说,尽管每次出门家里人都很担心,自己也觉得不堪其累,但一走上舞台,就来精神了。“我就是喜欢演皮影,从小就这样,拦都拦不住。”李德仁告诉记者,他是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皮影的。

在李德仁的记忆里,皮影戏早年在民间很受欢迎,小时候村里就有一个皮影剧团,每逢年节或农闲期间,艺人们便结伙成班演出。最初,辽南皮影往往以祭祖、请神、求雨或为有钱人家许愿的名义而演出。日伪统治时期,辽南皮影被认为是低俗不雅的东西,几度遭到禁演,大部分皮影艺人被迫弃艺务农或流落他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辽南皮影的班社进行多次整顿,并在各地相继建立了皮影社,使旧影班成为职业与半职业的演出团体,活动于各县乡镇农村之中。不过,由于时代因素,这一古老的传统文艺开始出现后继乏人的断档现象,一些老艺人靠演皮影戏难以维持生计,而可供青年人选择的娱乐项目越来越多,自然对皮影戏日渐疏远,古老的皮影戏有技艺失传之危。

新曲目让老皮影戏复活

一提起皮影戏,李德仁仿佛回到了往日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时光。年轻的时候,喜爱吹拉弹唱的李德仁,被透着浓浓满族风情的皮影戏所深深吸引,通过拜师苦学,终于掌握皮影戏的演唱技巧,成为村里业余皮影剧团的骨干。农闲时节,只要锣鼓一响,皮影前就会聚满人,人们随着皮影戏激昂的唱腔,或喜或悲,或哭或笑,小村里总是充满了乐趣和生机。“文革”期间,皮影戏不得不让位于样板戏,李德仁只好把皮影戏道具压在箱子底下,把唱腔藏在心里,只有在歇马山渺无人烟时,他才会尽情地向着大山吼出心中的郁闷。40多年过去了,当村里决定成立旅游公司,发掘这里的满族传统文化的消息传来时,最高兴的莫过于李德仁。这时,另一名老人鄂文武找到了他,两人探讨起恢复庄河皮影艺术的问题,结果一拍即合,最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一个皮影剧团成立了,李德仁介绍说,其他的成员大都是半路出家,不过基础很好,都具有深厚的传统戏剧底蕴,上手非常快,“我现在嗓子不能唱了,基本就是在幕后帮帮忙。”尽管如此,李德仁还是乐此不疲。

为了让皮影戏能够吸引现在的年轻人,皮影艺人们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编排新曲目,比如在小学校园里非常受欢迎的《西游记之大战蜘蛛精》,还有《四平山》、《盗马关》、《伊索寓言》等故事,有的曲目则取材庄河民间故事,如《蛤蜊岛传奇》。

庄河皮影里也有生旦净末丑

当年,清朝的官员到地方赴任一般都带着皮影戏班子在当地演上几天。由清朝时期传入庄河的皮影戏,至今仍保持着一种朴实无华的风格。以前的庄河北部山区每到逢年过节或是喜庆丰收之时,都会有几班皮影戏班子在当地巡回演出。60年代初,庄河境内皮影戏有影响的队伍渐少,主要有高岭乡大白屯和太平岭歇马山的几支皮影戏班。有影响的皮影戏艺人是唱小嗓的(旦角)景为桓、唱大嗓的(老生)侯国良、侯国礼为代表人物,他们演唱风格迥异,极具庄河的地域特色。辽南皮影戏和关内皮影戏的区别,一是辽南影和奉(天)影相似比关内雕刻精美;二是唱腔和伴奏不一样,以邢中堂为代表的乐师采用两种主弦伴奏,一种是六上弦用板胡伴奏,另一种是用四胡为主弦拉的是尺合弦。音乐、唱腔特别丰富,大致有三赶七、硬唱、七言句子、五字锦、十字锦组成的唱词类别。有大慢板、慢板、流水、快流水、快板和赞等板式。主弦四弦胡定弦为2、5弦,演奏具有鲜明的特点,不仅影味浓纯,而且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唱腔基本上是师傅口传心授,旋律优美、变化无穷。

皮影戏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种。五种形态各异,唱腔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净要求用大嗓演唱,要求粗犷有力、声音洪亮;而小生和旦要求用小嗓也就是假嗓唱,要求声音绵柔;丑则要求用杂嗓唱歌,也就是阴阳嗓,一句话里,上半句用大嗓唱,下半句用小嗓唱。演出的传统影目有《秦英征西》、《五峰会》、《盗马关》、《锁杨关》等等。1960年初期,皮影曾尝试演唱现代内容的节目,如《雷锋》、《刘胡兰》、《萧飞买药》等。“文革”中皮影戏演出中断。1980年7月县文艺汇演时,有3个影班20余人参加演出,其中景维恒班的《下南唐》被录音收存于县文化馆档案。改革开放后至今仅存一家影班还能够坚持演出。

幸运的是辽南皮影戏已分别被列为国家(瓦房店皮影戏)和辽宁省(庄河皮影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各级政府和文化单位都在积极想方设法加强对皮影戏这一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但是,培养一个皮影艺人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它不是简单的表演,皮影艺人不仅要会吹拉弹唱,还得自己设计制作皮影、创作剧本,培养一个皮影艺人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应该本着对民族、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尤其要强调的是应将辽南皮影戏这个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并经常举办创作、演出等活动,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传统文化。
  驴皮影都是手工制作

李德仁专门给记者演示了皮影的操作,一静一动、惟妙惟肖。李德仁说,唱皮影戏,首先就是要学会做驴皮影,老艺人的驴皮影都是自己制作的,工序非常麻烦。制作皮影戏的道具多用驴皮,民间习惯将皮影戏称为“驴皮影”。制作驴皮影道具的工艺程序是这样的:将驴皮去毛,用石灰水泡,加火碱,肉皮里外刮,前后需用两天时间,待驴皮透明,即可使用。过去做驴皮影的人物,是看到喜欢的历史人物,就画在纸上,印在处理好的驴皮上,再用刀刻,然后上色,再用亮油(即青油)涂抹。最后一关是“组件”,术语叫做“影子”,连手条、脖条共11件,想装订什么部位就找什么‘条’。如今,为了吸引观众,他们将原来0.33×0.5米的小影窗换成了现在的3.20×1.50米的“宽屏”,皮影高度也从原来的60厘米长高到80厘米,有些还达到了跟真人差不多的1.50米。

走进《中国梦想秀》圆梦

要说,能让庄河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能在新的时代继续生存发展,就得有年轻的力量。说到这里,李德仁老人不禁感叹:“要是没有这个小伙子,皮影戏可能就死了。”老人口中的小伙子就是85后王绍森,他因偶然看到一次皮影演出,决心要拯救这门已日落西山的艺术,他掏光了自己30多万的积蓄,领着老艺人们走上全国巡演的道路。

2015年11月5日晚的《中国梦想秀》第九季上,一段精彩的皮影戏《盗马关》表演结束后,王绍森和6名老艺人在热烈的掌声中走到了台前。他们的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在过去18个月里,演出了162场,跨越全国8省12市,观众达30000余人。他们对皮影表演进行了创新,并吸入时尚元素,尤其受到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同时,收益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直至扭亏为盈。此前,王绍森掏光了创业积攒的30多万元。听完他们的故事后,周立波面露惊讶:“我能不能形容你是个‘玩物丧志’的人呢?你如此坚定地做这件事,很了不起!皮影现在日落西山,而你可以说是皮影的‘救世主’!刚才你们给大家鞠躬,现在我要回应你们。”说完,周立波向王绍森和老艺人们鞠了深深一躬。

周立波问王绍森来到这里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王绍森说,希望能够帮助他们的演出继续走到全国其他省市。当即,有企业愿意为他们提供十场演出机会和总计10万元的演出劳务费。经观众投票,他们现场圆梦。

让传统皮影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2015年7月,王绍森让传统皮影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他在网站上发起了一个众筹项目——辽南皮影戏全国巡演,筹集演出费用,并以皮影戏演出门票和皮影戏延伸产品作为回报。“我希望在这些老艺人皮影生涯的最后几年时间里,带他们出去演出更多场。这是他们第一次巡演,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我也正在请人把这个过程拍成一部纪录片,如果传承终将失败,至少我还能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王绍森说,他没想到会有500多人参与众筹,并筹集了十几万元演出资金,顺利开启了全国巡演之路。从杭州开始,上海、苏州、徐州、宾州、济南、北京……艺术团一路演过去,每到一个城市,都有志愿者、艺术爱好者相助。9月上旬,他们在苏州平江文化中心上演了一场《西游记之大战蜘蛛精》,演出前三天门票便销售一空,其他城市的演出也都广受欢迎。

一年多下来,艺术团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每位老艺人每月能拿到两三千元工资。王绍森说,“我算过一笔账,如果每年靠演出能有40万的收入,我们就可以招到年轻人,能编更好的剧,让艺术团走上良性发展的路。我还算过一笔时间的账,鄂文武今年77岁,留给我的时间不多。”用一年多的时间让皮影戏从赔本到盈利已属不易,而王绍森却有着更大的目标,“我想让辽南皮影走出国门,去国外演出,再招些有戏曲功底的年轻学徒。如果这些都能成功,我还想成立中国皮影文化传承保护中心,将皮影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并带动产业发展。”

对于未来,李德仁说,他只能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皮影戏的发展还是得靠年轻人,不过他们需要我做啥都行,只要是为了皮影戏好就行。”

人物名片

李德仁,75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河皮影戏传承人,十几岁开始学习皮影,如今虽然年纪大了,还跟随着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全国奔波表演。

项目名片

庄河皮影

庄河皮影戏属于辽南皮影戏,起源于西汉的皮影戏又名“驴皮影”,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皮影戏也可以说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公元1585年,辽南皮影戏创始人黄素志将它带到辽南地区,距今已经有400余年的历史了。据《庄河县志》记载,19世纪初,河北滦州皮影流入辽南,由盖县传入庄河。多年后与当地方言、民乐结合,形成具有辽南特色的皮影戏。庄河皮影戏的影卷卷头大,多以长篇传统历史题材为主,主要剧目有《界牌关》、《卧凤山》、《秦英征东》等50余部。此外,还有改编和创作的现代剧目《刘胡兰》、《雷锋》、《肖飞买药》等10余部。

庄河皮影戏分为平唱和硬唱,平唱的词格韵脚是上仄下平,硬唱的词格韵脚是上平下仄。唱腔因人物行当不同而各有千秋,如唱武的声音要刚健,唱文的声音要柔韧,唱旦的声音要“细”、“柔”,唱净的则要“横”、“粗”“烈”等。庄河皮影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为“翻书影”,又称“北派”影,受关内来的民间艺人的影响,在唱腔及乐队配备上水平较高;另一派为“本地影”,又称“南派”影,保留“溜口影”的形式,风格上与二人转、单鼓、民歌等其他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颇为相近,具有浓厚的东北地方特色。后来南、北派趋于统一,均采用北派的表演形式。庄河皮影大致分为乐影,是以庆贺喜事为目的请影班唱影;愿影,是以还愿为目的请影班唱影;会影,是以村屯各家各户集资请影班唱影,共三种形式。早期有耿家班、景家班两大皮影戏班,现仅存耿家班。

李德仁表演皮影戏

60年代的演出介绍信。

驴皮影都是手工制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